侯晓燕 荣 莉 黎 达 孙 玲 潘淑范
[关键词] 儿童癔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b)-111-01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hysteria的译音。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有人称其为“疾病模仿家”。由明显的精神因素, 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器质性基础。近年来儿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将我院3例癔病患者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案例1,患儿,女,14岁,因“间断抽搐2 d”入院。患儿于2 d前出现间断抽搐,抽时意识未完全丧失,双眼向上翻, 呼吸急促,四肢抖动,肌张力增高,无大小便失禁,每次持续时间不等,有时10余分钟,有时更长,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 追问病史,患者于半个月前有过抽搐,曾以”病毒性脑炎”治愈后出院,患者性格内向,学习优秀,但家里条件不好,因为住院费用问题,心情一直愧疚,更加不愿意说话。此次发病前无感染史,查脑电图、脑脊液常规化验、头颅CT、血电解质、心电图、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故诊断为癔病,予以患者心理沟通、暗示等方法治疗,患儿心情逐渐好转,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案例2,患儿,男,12岁。因“ 双下肢活动障碍2 h”入院,患儿因考试成绩不好,父母对他进行了指责,后患儿出现双下肢活动障碍,不能站立,发作时意识清,无外伤史,否认药物、毒物史,查体无任何阳性体征,急查血、尿、便常规,头颅CT、心肌酶谱、心电图、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分析病情,考虑患儿发病明显与精神因素有关,患者性格较内向,成绩不稳定,家长管教严格,很少和孩子沟通,只知道打骂,所以导致患儿有此种表现,临床诊断:儿童癔病。予以静脉注射葡萄糖,且暗示治疗,患儿症状消失,行走自如。
案例3,患儿,女,11岁,因“行为异常1 d”入院,患者是农村住宿生,好胜心强,因为某件事情和同学发生了争吵,大哭了一场后入睡,醒后出现大吵大闹或声嘶力竭吐露愤懑,甚至扯头发、撕衣服、捶胸蹬足、以头撞墙、地上打滚等,发作时间长短可受周围人的劝慰而变化。入院后急诊查血、尿、便常规,头颅CT、心肌酶谱、心电图、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儿童癔病,予以口服氯丙嗪镇静,暗示治疗,症状逐渐消失,痊愈出院。
2 讨论
因癔病患者的许多症状可以和其他疾病相似,很容易误诊,故必须对癔病病因、症状特点、病情经过充分了解,且经过详细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及必要的特殊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才能定诊。3例癔病患者均有以下临床特点:①有心理社会因素为诱因;②均为学龄期儿童;③有躯体或行为异常,且有充分证据排除器质性病变和中毒所致的类似症状;④症状妨碍到正常生活;⑤暗示治疗有效。
儿童癔病的病因多由性格缺陷和精神创伤引起。目前儿童以独生子女为多,由于父母过分溺爱,加之教育方法不当或家庭的特殊原因,使其形成了任性、自私、疑心重、暗示性强,爱感情用事,富于幻想,好表现自己等性格。当受到惊恐、委屈、愤怒等精神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发病。且儿童情感带有冲动性和易变性,情感调节能力弱,应变能力低,心理稳定性差,故易发生心理异常。儿童癔病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同时还要避免不良暗示,避免反复发作,影响儿童的个性发育,所以很值得家长和临床医生重视。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3.
[2]李燕华.学龄期儿童癔症临床特点及心理治疗[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11(4):112.
[3]吴静,李武军.学龄期儿童癔病3例诊治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0):159.
(收稿日期:200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