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诊治41例幼女阴道异物及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2009-04-23 10:04王翠兰陈超萍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8期
关键词:宫腔镜

王翠兰 陈超萍

[摘要] 目的:评价宫腔镜在幼女阴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因反复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患儿22例,阴道流血患儿3例,可疑阴道异物患儿16例,在氯胺酮分离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结果:41例患儿中发现阴道异物13例,均顺利取出,幼女阴道炎28例,予取分泌物培养,并行阴道冲洗上药。结论:应用宫腔镜诊断治疗幼女阴道疾病,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腔镜;幼女阴道炎;阴道异物

[中图分类号] R72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b)-029-02

幼儿阴道异物及阴道炎并非少见,由于其生理解剖特点及中国传统观念,常为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阴道异物如不及时取出,会引起阴道反复感染,严重者可致阴道闭锁,甚至影响今后的生育功能。宫腔镜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当前国内宫腔镜的应用较为普遍,为幼女阴道异物及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方法。笔者总结我院应用宫腔镜技术诊治的41例幼女阴道异物及阴道炎,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1年6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幼女阴道异物13例,其中,11例来自农村;幼女阴道炎28例,患儿发病年龄3.5~10岁。主诉可疑阴道异物16例,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3例,阴道流脓或水样分泌物22例,其中伴有臭味7例,病史全部由患儿的父母提供,病程为2 h~4个月。

1.2处理方法

所有器械为直型宫腔镜,检查用镜鞘直径5.0 mm,手术镜鞘6.5 mm。术前3~5 min,肌注氯胺酮4~6 mg/kg,使患儿处在分离麻醉状态,为阴道镜检提供良好的合作状态。患儿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如怀疑阴道炎,宜首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拭子轻轻插入阴道内取得检验标本,而后消毒外阴,缓缓由阴道口插入宫腔镜,开启膨宫器,以5%葡萄糖溶液为膨开介质,压力6.7 kPa,阴道膨开后直视下将宫腔镜缓缓深入,全面窥视阴道结构及宫颈,阴道口松弛,液体流出过快影响窥视时可轻轻按压阴道口,减少液体溢漏,保证视野。发现异物经宫腔镜操作孔插入异物钳取出或用0.9%氯化钠液冲出阴道异物。阴道炎则以稀释15倍的碘伏经镜下冲洗阴道,尽可能冲洗净阴道分泌物及涂药等。

2结果

2.1可疑阴道异物检出情况

可疑阴道异物16例中,发现阴道异物8例,分别为塑料笔帽、别针、纽扣、海绵块、玩具口红、细小竹枝等,均在宫腔镜直视下用异物钳取出,术后行抗感染治疗。

2.2阴道流血及血性分泌物的治疗及结果

阴道流血及血性分泌物3例,均为炎性出血,予1∶15碘伏液通过橡皮导尿管插入阴道冲洗,给予局部涂红霉素软膏,口服抗生素治疗后痊愈。

2.3阴道流脓或水样分泌物的治疗及结果

阴道流脓或水样分泌物22例,发现阴道小异物5例(细小沙砾2例、麦粒2例、细碎草枝1例)在宫腔镜直视下用异物钳取出或用0.9%氯化钠液冲出阴道。化验检出滴虫2例,用0.5%的醋酸液行阴道冲洗,灭滴灵0.2 g溶解后注入阴道内每天1次,1周后痊愈,化验检出霉菌3例,用2%苏打水行阴道冲洗,制霉素软膏涂外阴每日1次,1周后痊愈。余12例用1∶15碘伏经镜下冲洗,尽可能冲洗净阴道分泌物,局部用红霉素软膏涂,1周后痊愈。

3讨论

3.1应用于幼女阴道疾病诊治的方法

由于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幼女阴道易进入异物和发生感染,对幼女阴道疾病,如怀疑异物、创伤或肿瘤者,因阴道发育未成熟,检查比较困难。以往小儿阴道异物通常需肛门指诊检查,但如异物细小,柔软其质地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的差别,则很难触觉发现,为确定异物,一般需全麻下用窥鼻、膀胱镜或支气管镜替代窥阴器扩张阴道进行观察,取出异物,因窥鼻器头粗短,又无内光源,不易暴露宫颈,又会损伤处女膜,引起出血,不仅给女童带来痛苦和损伤,而且难以完全达到诊治目的。而膀胱镜和支气镜属其他科室的器械,应用时多有不便。应用宫腔镜作阴道检查克服了上述缺点,不但对幼儿阴道异物的诊治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手段,也为小儿阴道流血等及时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法。

3.2宫腔镜在幼女阴道检查中的麻醉

由于幼儿患者不可能在清醒状态下接受宫腔镜检查其阴道,因此必须麻醉,我院妇产科宫腔镜在实践中选择了分离麻醉,用氯胺酮分离麻醉,使患儿处在分离麻醉状态,为阴道镜检提供良好合作状态,保证镜检术进行。

3.3注意事项

由于幼女处女膜口大小不一,处女膜组织较脆,所以操作时极容易造成撕裂,检查前一定征求家长的同意,以避免引起医疗纠纷。对较大质硬的阴道异物术者可用左手食指伸入肛门作为引导,将异物向外推至阴道口处取出,细小无粘连的阴道异物如沙粒、玉米粒等可经导尿管向阴道灌注0.9%氯化钠液将其冲出,由于患儿的阴道弹性差,宫腔镜在进入时必须先开启液体灌注膨开阴道后非常轻柔地插入,异物取出时要轻柔,必要时取到阴道口时用止血钳接应,注入液体石蜡油润滑,以保护处女膜。

3.4宫腔镜在幼女阴道检查中的优越性

具有暴露良好、视野清晰、镜下取物方便、无损伤等优点,近年来主张对久治不愈的幼女阴道炎或疑诊幼女阴道异物患儿,用宫腔镜窥视阴道以明确诊断,同时可取出阴道异物或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有关检查,但在应用宫腔镜检查时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压力不要过高,阴道口狭小者,不应强行放入宫腔镜,可用宫颈扩张器扩张阴道口,本组病例应用宫腔镜替代阴道窥器检查阴道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在镜检定位下顺利取出异物,而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当前国内宫腔镜应用较为普遍,为幼女阴道异物及阴道炎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马铃.应用宫腔镜行幼女阴道检查及治疗38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5):307.

[2]高琴.幼儿阴道异物8例报告[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0,25:54.

[3]关铮.现代宫腔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区出版社,2001:150-151.

[4]冯缵冲,邵敬於.实用宫腔镜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26.

(收稿日期:2008-12-05)

猜你喜欢
宫腔镜
妇产科住院医师宫腔镜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索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在宫腔镜检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宫腔镜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