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语文作业飞扬个性

2009-04-21 09:45王建东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语文作业个性设计

王建东

[摘 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我们的语文作业观需要转变。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与教材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在形式、内容、层次上进行优化设计。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层次不一,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使学生的个性在参与作业的活动中得到张扬。

[关键词]语文作业 设计 个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对作业的重要性,在认识上必须有新的定位,即注重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获取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

因此,语文作业设计要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创造性上动脑筋下功夫。语文作业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与教材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在形式、内容、层次上进行优化设计。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层次不一,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使学生的个性在参与作业活动中得到张扬。我校虽地处城区,但60%以上的生源来自城乡结合部,分布的小学杂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如果是统一、呆板、机械的作业模式,显然会造成优秀学生不优、中等学生厌学、学困生更差的恶性循环。因此,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作业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如下两个方面,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授之无趣,必不乐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其学习的热情必然会高涨,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高。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对未知的好奇心的本能,这种本能如果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强化,那么学生将会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然而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机械重复,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因此,设计丰富新颖的作业内容,形成各式各样的作业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乃至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行分类作业则不失为一项有益的探索。

一、立足于创新,设计趣味性作业

我们发现学生对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倍感厌倦。因此,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课文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绘画、调查、制作、表演等活动之中,甚至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选择作业,自主定量,把完成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们要开阔视野,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驱动力,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笔者尝试了以下三种增加语文作业趣味性的方法:

1.以新引趣。好奇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新颖的作业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针对这一特点,平时尽可能变化训练内容出现的方式。比如,在学了《智取生辰纲》这篇文章后,布置的作业是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一段时间后采用“打擂台”方式检查课外阅读效果,即分4人一小组,以课内学习为基础,从个人的爱好出发,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或情节,查阅有关资料,形成小组的书面评价,同时熟知其他人物或情节,掌握反驳别人的资料。然后在活动课上“打擂台”,每个小组都可以成为“擂主”,也可以“打擂”,对小说人物进行评价,互相质疑反驳,互相讨论分析,而教师应该及时补充、调整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所选的作业材料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在布置阅读训练的作业时,阅读材料的内容应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今年上半年我国发生了大雪灾和四川特大地震,就查找了一些灾难中的感人事迹的材料或是说明性的材料进行设计阅读训练。还有关于杭州湾大桥的新闻通讯、有关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资料、这次“神七”的有关科技知识都可以作为阅读训练材料。结果,学生大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以赛引趣。初中学生大多逞强好胜,勇于竞争,训练中适当设计一些竞赛性的练习,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学完了唐诗宋词后,笔者在活动课上举行一次“诗词诵读比赛”,还开展了一次“咱自己的诗”自创展示活动,结果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各自的作品。这些竞赛式的训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立足于探究,设计实践性作业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是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以下几种实践性作业:

1.科研类作业。为了深入理解课文,加强语文的学科知识渗透,不妨设计一些科研类的作业。比如学了《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后,学生了解到绿地沙化已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课后的作业设计就从环保的实践出发,引导学生以文本为基础制定和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作业中,可以联系自己掌握的历史、地理与科学学科的知识,做到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环保实践,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作业设计如下:

作业步骤:全班组建治沙委员会,分三大组,即指导组、情报组、攻坚组,明确研究范围。

指导组:对治理沙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进行考证,提出治理沙化的规划。

情报组:了解治理沙化的主要方式及所用的武器;考证何处寻找所用的武器——水,汇报当前的沙化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攻坚组:考证如何防备沙漠进攻,如何培植防护林,考证如何反攻为首,具体的实践策略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特长自由组成三对,集体研究讨论,可以利用课文知识,也可以利用学到过的历史、地理与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还可以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将研究结果与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最后,由四位学生组成治沙委员会审议组,三个小组派代表在班级活动上交流、评价。

2.查找类作业。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扩大知识面,可放手让学生去查找有关参考资料。比如学习《旅鼠之迷》一文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旅鼠的资料,有文字,有图片,甚至还有光盘。上课时,说起旅鼠,学生个个头头是道,兴趣盎然,连笔者也自叹不如。

3.考察类作业。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考察能力,可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考察活动,并做好考察记录。这对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相关课文内容及掌握语文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学了八年级下册的“民俗风情”这一单元时,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自己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考察一下家乡的风俗人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并与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结果,其中有三个来自四川和江西的学生给大家带来了那里的独特风俗,让同学大开眼界。又如班会课让学生走上城区街头,调查各类广告、招牌用语中的错别字和不规范字,然后进行归类,让学生懂得书写规范字的重要性。

这样富有实践性和研究性的作业设计,打破了以往机械的作业模式。在这些作业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活动,从而使作业过程和作业结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作业布置不再是僵化的、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生成过程。

三、立足于自主,设计开放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每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想象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训练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学了《我的叔叔于勒》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题作业: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以课文为蓝本,想象一下当于勒成为千万富翁出现在菲利普夫妇眼前时的情景。又如学了《变色龙》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地充分地想象,续写一个“警官奥楚蔑洛夫路上巧遇将军的哥哥”的场景,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性格,增强学生的文本体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四、立足于差异,设计套餐型作业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在性格特征、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量力而行,设计分层次作业,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着手,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一些有梯度的套餐型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去自主选择完成。

比如在布置每课词语运用练习时,设计的套餐作业是:A.抄写文中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并解释这些词语。B.在了解词语意思后进行造句,要求词语运用正确。C.运用提供的几个词语,写一段文字或一篇短文,要求立意正确,语言通顺,词语运用正确。

又如学了《月亮上的足迹》一文后,就设计了以下三个作业套餐,让学生自主选择:A.摘抄文中富有表现力的或是自己喜欢的词句,至少5句。B.以“1969年7月21日,伟大的一天”为总起句写一段话,内容要求从所学的课文出发,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C.想象作文:《假如我是“神八”宇航员……》,要求基于所学的课文,查阅有关天文知识和航天知识,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基础差的可以选做简单的C套餐,中等的选做B套餐,基础好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A套餐。

五、立足于积累,设计量化类作业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在设计作业时采用量化的形式,实现学生学习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整,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从初一新生进校开始,就着手开展每位学生每学期自主积累20首诗词和每周10个好词、5个佳句的量化作业活动。每位学生每周找20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赏析,形成书面稿件,内容包括:介绍作者和背景,讲解疑难字词并解释全诗,分析该诗令自己喜欢的原因(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然后要求背诵和默写。每位学生每周从语文报或《读者》中摘抄10个好词5个佳句,在旁边加上适当的点评,写出自己喜欢的原因。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赏析的量化作业活动,扩展了阅读空间,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语言文学素材,并在自主阅读、自我感悟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品质。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作业观需要转变,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树立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作业中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作业中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作业中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素养在作业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宝娜.谈谈作业形式的优化[J].江西教育(管理版),2001,

(10).

[2]张鹏举.关于语文个性化教学的若干问题.

猜你喜欢
语文作业个性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谈学生语文作业纠错评价的有效策略*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