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课标理念 展现课改课堂

2009-04-21 09:45黎兴贵黄一珂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竖式课标个性化

黎兴贵 黄一珂

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照本宣科多,联系生活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书面作业多,实践操作少。这样的教学呈现出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应渗透《数学课程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作业形式,展现出数学课改的课堂,从而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标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数学教学植根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1.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如教学“276+98=?的简便计算”时,可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妈妈买饮水机用了276元,买了一件衣服用了98元,问一共用了多少钱?如果衣服用了100元,就用276+100,可衣服比100元少了2元,所以要用276+100-2=374,一共用了374元。这样教学,学生兴趣盎然,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2.捕捉生活素材。教师可将教材例题、习题的情节作适当的改编,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有生活气息的学习内容。如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说出了许多现实的生活素材,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等,从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3.再现生活情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生活化。如教学“a-b-c=a-(b+c)”时,可用多媒体创设一个生活“原型”。小明同学拿100元钱,想为自己“手拉手”的两位好朋友各买一件礼物,小明到了商店看中了四件物品:书包16元、铅笔盒14元、足球44元、球拍36元。同学们猜一猜小明会买哪两件礼物?还剩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如此再现了学生平时购物付钱的情景,学生倍感兴趣。

二、教学策略个性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学生学习差异的存在。”教师应正视这一现实,在教学中要深刻领悟《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的“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重要理念,实现课堂教学个性化。

1.学习方式个性化。传统的教学总是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思考,而今教师应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数学。如一位教师教学“每辆车限座25人,140人外出旅游需租几辆车?”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结果出现了如下思路:①用小棒代表人,用圆片代表车,摆后得出要租6辆车;②25人25人地加,加5次后还余15人,所以要租6辆车;③25×5=125(人),5辆车最多可坐125人,还余15人,需租6辆车;④从140人里依次减去25人,减5次后余15人,要6辆车;⑤画示意图得出要6辆车。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数学,满足需求,各有所获,积极性高涨。

2.教学方法个性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路,施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时,可引导学生把思考的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学生会得出多种思维方式:有直接用口算的方法,写出竖式;有想乘法计算,得出竖式;有先分单根的,再分整捆的,得出竖式;有先分整捆的,再分单根的,得出竖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动力。

3.教学评价个性化。评价应以《课标》所指出的:“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指导,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同学点评、教师总评等。运用不同的评价内容,如评价差生:“你进步了,老师为你祝贺!”评价中等生:“你快追上××同学(指优生)了。”评价优生:“好上加好,才是最好。”使用发展性评价,如对某个学生落后时的评价:“鼓起劲,给大家一个惊喜!”进步时的评价:“你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鼓励他更进一步时的评价:“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通过评价达到融洽关系、沟通情感、促进交流的目的,让学生各有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作业设计实践化

《数学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编写应以《标准》为依据,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这里所说的虽是教材编写,但同样给我们启示:作业练习不应只停留在巩固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

1.调查型。这种作业练习一般以问题形式出现,让学生根据问题,到生活中摄取信息。如复习“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可让学生研究如下问题:①调查本班学生人数情况,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②调查家中近两个月来的各项开支情况,从各项开支中想想有哪些数学问题?

2.操作型。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和容积的测定等。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将所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的机会。如教学“米、厘米的认识”后,可让学生测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黑板、书桌、课本、文具盒的长与宽;回到家里测量各种家具的长、宽,爸爸、妈妈的身高,等等。 总之,教师要从理念上、操作上切实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策略个性化、作业设计实践化,渗透《数学课标》理念,展现课改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猜你喜欢
竖式课标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循理入法 以理驭法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关注教材文本中言语表达的“序”
乘除法竖式内容这样调整是合理的
弄脏的竖式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