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华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充分关注情感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预设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这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生成的智慧、情感让我们的许多教师为之动容。但预设是静态的,生成是动态的,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因此,我们的许多教师在面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真情实感”时会手足无措,往往打一个马虎眼,敷衍过去,失去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资源。
“‘真情实感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手段和途径引发出来的一种至真至美的内在体验和感受。在这层意义上,真情实感的流露本身便是教育。”[1]可见,“真情实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灵魂,很好地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生成的情感,这是教师彰显教育智慧、追求动态生成的品德课堂教学的关键。
1.聆听。我们常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但有时我们教师又常忘了聆听学生的发言。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没有目光的接触,不能让学生感觉受到尊重、鼓舞和期盼,学生何来情感的流露?
(1)正面相对——此刻老师全心全意对你。一部分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是侧着身体听的,会让学生感觉不到教师的关注。(2)开放的姿势——老师愿意以开放的态度了解你的想法和生活、乃至故事。教师如果把手放在胸前,或是自然下摆,或是一只手稍微抬起,意味着一种包容和接纳。 (3)目光接触——表达老师的尊重和关心。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传达的是教师关切的情感,它能够让你在师生交流中保持良好的亲和力。
2.同感。如果说聆听能够催生学生的想法与情感,那么“同感”就是学生情感的发酵剂。它是我们教师处理学生在交流中生成的情感的有效策略。
(1)言语。学生讲述的事实或陈述的观点不妥当时,教师可以告诉他:我知道你所说的,但再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还会是什么样呢?(2)眼神。可以传达老师“赞许、肯定、支持”的情感。(3)动作。可以是“拥抱”,也可以是“抚摸”,如抚摸学生的头。
以下是一节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会沟通,享受亲情——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其中的一个片断老师充分关注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生成,给我很深的感受。
{两三个学生交流了他们与父母亲之间的亲子故事。}
师:是呀,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我们多一点。听了他们的故事,我想肯定还有同学愿意把他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生:我妈妈不怎么理我,我想她可能没有时间,于是我抢着做家务……可是她还是不爱和我说话。不管她怎么对我,我想我都应尽我的可能把家务活做好。因为我认为沟通不仅在于说,而且在于行动。(哽咽)
师:(教师面对学生认真地听着,当学生说完后,缓缓地走过去,把她拥在怀里,哽咽得少顷说不出话来)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其实你妈妈也是爱你的,天下哪一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师:(面向全体)要是你碰到像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帮×××同学出出主意。
片断中教师第一次说的话就是向学生表达的“同感”。正因为有了这个情感铺垫,学生才能够把她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暴露给大家,而这正是这个主题活动中最有价值的资源。教师“面对学生认真地听”“缓缓地走”“把她拥在怀里”“哽咽”,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安慰。另外,教师把学生拥在怀里时说的话,既肯定了学生的做法,同时又不会让这个学生产生对妈妈的负面情感。显然,片断中教师已能感觉到她们母女之间的沟通产生了问题,但她不是立刻向这个学生说,你应怎么做,而是让班上的学生“出主意”,让学生自己学会正确处理亲子沟通中的关系,而这正是这个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也显示了教师在课堂中处理情感生成的教学技巧。
封闭与开放的关系:走向“真实”的开放
有些教师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并融入社会生活,这个“社会”应是正面的。例如,谈家乡的发展,就要尽可能少地或是避免谈家乡的落后甚至愚昧的陋习。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呈现给孩子的将是一个不完整的世界。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还是封闭的,而不是走向了开放。那么,开放的课堂教学应具什么特点呢?
1.内容的真实开放。开放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呈现给孩子的应是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既要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的世界很精彩,也要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的世界有时很无奈,需要我们做出努力去改变。我们教师要做的是怎样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世界的负面性。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也提出:“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在教材中,主题“我们都是同龄人”,不仅要让我们的学生认识生长在和平世界里的幸福的儿童,还要引导他们认识生活在中东战火燃烧地区的同龄人的生活状况,认识生活在非洲贫困地区的同龄人的生活状况,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并愿意伸出手去帮助他们身边的以及远在其它地区的儿童,学会同情,学会关爱。这些内容是负面的,但它们却具有教育意义。
2.教师情感的真实开放。我们老师有时害怕在课堂教学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担心因此失去了学生对自己的那份敬意。但我们知道,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交流”与“对话”,如果交流与对话失去“情感”的因素,那么这种对话或交流还有意义吗?显然,教师把自己裹得越紧,我们德育课堂的实效性就越差。北京四中的何石明老师在记者采访时说:“简单的教化势必将失去效果,不做道德的卫道士,用真实的情感去影响学生,让‘教师真实的情感发挥教育作用,和孩子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2]当教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教学、融入学生的时候,学生的情感才是敞开的、真挚的。哪怕如上面那个教学片断中的教师在课堂上哽咽、流泪,也会让学生感觉我们的老师是多么的美丽和动人。
文本教材与文本外课程资源的关系:有效解读文本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静态的教学内容”同“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之间,是“文本教材”与“文本外课程资源”的关系。静态的教学内容指的是文本教材,两者是品德与社会两个层面意义上的课程资源。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师已经能够把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现在的生活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又开始忽略对文本教材的充分利用和解读。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它传达的是课程的意图和方向。教师只有走进教材,应用教材并最终走出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阐述,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对品德与社会教材进行解读:
1.知识维度。三至六年级的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是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扩大到自己的家乡、祖国和世界。其中涉及地理、自然、科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教师需要细细地研读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
例如,五年级的课题“黄河东流水”中有一首歌谣:“第二长河出冰峰,黄河全长五千五。流经九个省和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与陕,豫和鲁,注入渤海流千古。”这首歌谣传达给教师和学生的有哪些信息呢?它包含:黄河发源地、全长、流经区域、入海处。
2.方法维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从教材的“文字如诗歌、故事、歌谣”等以及“表格、地图、图例”中获取与主题学习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上面的课题为例: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哪里?从哪里注入渤海?先后流经哪些省份?教材中呈现给学生一幅“黄河流域图”,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该图,从图中获取信息。
3.情感、价值观维度。这是品德与社会的核心要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开阔的视野,能够判断行为、言语、事物的美丑。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主题、文字”所蕴涵的情感、价值观因素。例如,主题“沿着江河走下来”,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长江、黄河的地理知识,也要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气势磅礴,感受长江的源远流长,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自豪感。
4.实践维度。教材总是静态、固化地呈现编者事先预设的教学思路,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经验、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有依据教材提供的思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实践,才能将教材预设动态生成。
例如主题“过去的游戏真有趣”,教材中提供了编者的思路: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几种不同的游戏,并让学生思考今天的游戏方式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在游戏中同学之间应怎么相处,记录下你玩游戏的体会。其中“记录下你玩游戏的体会”提示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游戏中去体验和感受。这就是“实践维度”。另一方面,学生曾经体验或了解的游戏方式远比教材呈现的要多得多。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了解的过去的游戏,当然教师也可以补充。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小组,在游戏中去真实地体验一番。学生参与实践而说出来的体会和感悟才是真实的,才具有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晓华. 论关注生命价值与教育[J]. 教育科学,2006,(4):19—20.
[2] 胥丹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怎么教[N].光明日报,2007—1—24(10).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厦门,361021】
责任编辑/孙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