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劳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步实现

2009-04-13 06:58佘云霞刘元文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体面劳动力劳动者

佘云霞 刘元文 刘 晴

一、体面劳动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体面劳动”一词最早出现在1999年6月,时任国际劳工局局长的胡安·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倡导这个理念,他认为。体面劳动就是使劳动者在生产性劳动过程中,既能够获得各种权利保护,同时也能够获得足够的收入,并且能够享受充分的社会保障和足够的工作岗位保障。其具体内容体现在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四大战略目标中:第一,促进和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简称ILS或劳工标准)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第二,为所有人创造更广泛的、体面的就业机会;第三,为所有人提供广泛而有效的社会保护;第四,进一步加强劳方、资方以及政府三方合作,加强社会对话。由此可见,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四大战略目标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给劳动者以尊严。无论是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强调,还是对就业以及社会保护的推进,或者对三方对话机制建立的倡导,都是为了给劳动者争取更多的尊敬与权利。

那么。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得到普遍认可的解释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保护劳动者权益这一点上。企业社会责任与“体面劳动”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体面劳动”提出的是原则与方向,而企业社会责任所要做的则是将“体面劳动”的原则与方向变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以见到实际效果的企业行为。也就是说。企业在实现社会责任的同时,实际上已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体面劳动”。企业社会责任完成的过程,也是“体面劳动”完成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理很简单,“体面劳动”概念中的许多原则与要求,如果不能变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必选项目,那么“体面劳动”必然成为空中楼阁;而企业实现的社会责任,如果不能处理好“体面劳动”问题,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

问题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不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企业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存在。其生产资料的取得、产品的销售、企业建设和发展、人力资源的获得等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所以企业应该是负有社会责任的主体。做它该做的事情。正如有的研究者已经指出的那样,如果企业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自觉履行道德义务。那就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声誉,从而扩大企业利润的增长空间。毫无疑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最终是在为自己的发展谋划未来。

二、“体面就业”的意义

在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劳动者的就业造成严重影响的今天,“体面劳动”中的为所有人创造更广泛的、体面的就业机会(本文简称“体面就业”)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关于“体面就业”的涵义,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康妮女士的解释是:首先,最基本的,要有工作的报酬,即薪金;其次,要得到法律的保护,即劳动者的健康、工作安全条件等要被纳入法律的条文;再次,劳动者必须有与资方沟通的渠道,并使自己的声音能被社会听到,这就要有健全的工会组织;最后,劳动者在获取物质报酬的同时还应对工作有愉悦感和成就感。毫无疑问。“体面就业”的实质,就是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有保障的、安全的平等就业机会。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劳动环境恶劣、劳动报酬无法维持生存、没有基本社会保障等都是非体面就业的表现。分析发现,无论是就业机会的提供,还是良好劳动环境、可靠劳动报酬、基本社会保障的实现,都离不开企业投入。所以说,企业是实现“体面就业”的重要载体。劳动者的“体面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企业行为,依赖于企业管理者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最终表现往往是自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在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企业通过实现“体面劳动”所强调的“体面就业”来承担社会责任,其意义何在?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通过这样一些数据具体了解“失业”一词在目前对中国意味着什么。2008年初,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近年来,在城镇要求就业的人数每年约2400万,但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大约800万人,造成3200万劳动力去争夺1200多万个岗位的局面。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2000万劳动力面临就业困难。关于这个问题,《2009(社会蓝皮书)》的主报告者李培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称,经过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发现,目前中国的城镇失业率高达9.6%。失业已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中国社会问题。对企业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无动于衷地袖手旁观,就将失去积累企业竞争力的机会。道理在于:

首先,企业只有积极参与实现“体面就业”,才能有效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有人会认为。“体面就业”意味着提高增加劳动者收入,这既增加了人工成本,也增加了企业负担。会迫使企业减少劳动者的雇佣数量。这样一来。一部分劳动者的收入固然增加了,但是另一部分劳动者可能会失去工作机会,从而导致社会整体失业人口的增加。其实,这些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众所周知,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增加必定会提高劳动者的抚养能力。这使得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劳动者就业就能养家糊口,这样,可以淘汰掉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劳动者,从而有效地降低劳动参与率,最终减轻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家庭高收入情况下的劳动力“退出”,多半是自觉自愿的,这意味着其一般不会重返劳动力市场,因此。这种“退出”具有一定的永久性。与这种“退出”不同的是,那些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只是苦于长期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离开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迟早要重返劳动力市场,因此。无论他们是否退出劳动力市场,都不能真正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压力。有的研究者明确指出,企业在决定其生产投入要素组合时所关心的不是每种要素的绝对价格,而是相对价格与各要素的边际产出之比。劳动者的工资提高以后,一方面企业会不断增加资本投入量,但根据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产出递减律,厂商不可能无限制地用资本替代劳动;另一方面,劳动成本的提高又会促使企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使技术进步不断朝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向进行。最终使财富分配朝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向倾斜,进而有效地缓解失业和收入差距。所以,企业实现“体面劳动”,在承担社会责

任的同时,实际上也为自身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其次,企业积极实现体面就业,能有效地减少社会贫困,而贫困的减少能有效促进生产和消费。国际劳工组织在其发布的《2007年度全球就业趋势报告》中称。工作贫困人口(即虽然从事工作,却不能靠工作摆脱贫困状态的人口。其具体指标为从事全职工作但家庭人均生活费每天低于2美元的人)的绝对数字仍然在增长,2006年达到13.7亿人。工作贫困人口日益增多的情况表明,目前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越来越有利于资本所有者,劳动所有者在财富分配过程中越来越没有主动权,因而失去得越来越多。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少数有钱人占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而大多数劳动者却不得不承受越来越沉重的生活压力,贫富差距日益加剧。这种状况的出现,不仅使社会保障和救济体制负担沉重,而且已经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矛盾的加剧,必然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所以,非体面就业虽然通过压低劳动者收入增加了资本所有者利益,但是,其使整个社会付出的高昂代价,最终也会分摊到各个企业头上。可见,即使企业所有者通过非体面劳动获得了丰厚利益,这种获得也是不可能长期而稳定的,最后会作为代价尝付出去。相反,“体面就业”在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同时,必然使工作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社会矛盾因此而减少,社会会更加安定,从而降低了社会和企业的运行成本。

此外,企业实现“体面就业”,能够有效吸引和积累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为企业发展储备后备队伍。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人,需要一个比较稳定而收入合理的岗位发挥其聪明才智。如果工作没有保障,报酬入不敷出,其必然不会安心为企业服务,企业会因此失去新鲜血液。同时,年轻的企业员工,如果获得的工作岗位不利于其才能的发挥或者不利于其成长,也应该被看做是处于失业或者就业不足状态,也会影响其对企业的“忠诚度”。所以,为了企业的未来,积极实现“体面就业”是必要的。只有用“体面就业”作支撑,使劳动者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取得一致并因此获得相应报酬,企业的人力资本才能得以积累,企业的未来才不会为人才问题发愁。

综上所述,“体面劳动”中的“体面就业”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现过程,不仅不会增加企业负担,而且因为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与尊重。将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猜你喜欢
体面劳动力劳动者
致敬劳动者
请给被辞者体面和尊重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致敬最美劳动者
体面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输比赢更需要尊严和体面
狗熊讲体面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