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内容与写作思路及文体归属

2009-04-13 05:29
文学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庸人刘和珍惨案

周 岳

关于《记念刘和珍君》的文体归属问题,先暂不讨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本文的中心内容,是评述“三一八”惨案。

关于“三一八”惨案,课文已有注释①说明。本文主要评述的并不是惨案之本身,而是社会各方对待“三一八”惨案及其人事的言论和态度,进而以揭示“三一八”惨案的应有意义,所以,要真正理解本文,首先须在阅

读文本中,梳理出当时社会各方对“三一八”惨案的言论、态度。

一.社会各方的言论、态度

1.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残酷镇压。

——命令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见课文注释①)。

2.以陈西滢为代表的“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散布流言。

——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并把杀人责任推到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见课文注释⑨)。

3.爱国青年(如“程君”):心情悲痛。

——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见课文第一节)

4.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对之淡漠。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偷生”。(见课文第二部分第1节)

二.鲁迅先生对上述社会各方包括刘和珍等人的态度

1.对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愤怒至极。

——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难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见课文第一部分第3节)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见课文第四部分第1节)

——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见课文第四部分2—5节)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见课文第五部分第3、4节)

2.对以陈西滢为代表的“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出离愤怒。

——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见课文第一部分第4节)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见课文第四部分第4、5节)

3.对刘和珍等人:悲痛、尊敬。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见课文第三部分第1节)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实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见课文第五部分第3节)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见课文第六部分第2节)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见课文第七部分第2节)

三.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及所揭示的“三一八”惨案的意义

1.对“请愿”的态度: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见课文第6部分第1节)

2.“三一八”惨案的意义: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见第二部分第1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见第七部分第2节)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见课文第七部分第2、3节)

四.本文的总体思路

借助以上有目的的对应“引述”分析,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作者撰写本文主要是在梳理自己自惨案发生后两周内的情感和思想,评述社会各方对“三一八”惨案尤其是刘和珍等人的言论和态度,揭露段祺瑞执政府残酷镇压学生的罪行,抨击“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表达对死难烈士的崇敬之情,总结惨案的意义,激励包括“真的猛士”、“苟活者”、“庸人”在内的所有后人——以此来纪念“三一八”惨案和刘和珍君。

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在以上思路的统摄下,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1)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过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因此,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

从写作缘起入笔,是常见的思路。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进行了概括。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惨案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照样“维持着”。同时,作者也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事。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作者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对于“请愿”,作者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需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

五.本文特色

1.与通常杂文不同,本文具有极强的抒情色彩。字里行间既蕴含着对死难烈士的尊敬和悲痛之情,也包含着对段祺瑞执政府的愤怒之情;既表达了对“几个所谓学者文人”阴险论调的指责和愤慨,也表达了对“庸人”们思想麻木的悲哀和无奈。

2.文章在叙述、议论、抒情中燃现的思想火花,深刻而富有哲理。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3.文章的外在形式,犹如散文,行文的内在思路则完全是杂文的写作思路。因事而议——透现象、析本质——小中见大,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具体见“本文的总体思路”,主要见其中第3节。因此,本文是一篇思想深刻、抒情色彩极浓的“散文”化的杂文。

周岳,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庸人刘和珍惨案
《记念刘和珍君》中五次“微笑”的作用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解读与构思
智者与庸人互为衣冠镜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 真实的她却是一名武术高手
兔子惨案
出来混,谁都有几把刷子
职业风险
我倒在了职场“庸人”脚下
死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