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梅
作为“万众瞩目”的母语课程,语文教学从来都不缺乏与时俱进的改革与应运而生的变化。而当“语文倡简”、“本色语文”等口号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击小语界并逐渐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后,语文教学终于迎来了“轻装上阵”、“全线提速”的最好时机。但是,“倡简”和“本色”的课堂固然意味着对“观赏性”、“可看度”的淡化,却决不表示可以容忍“技术含量”的“下降”和“课堂内存”的“缩水”。上乘的语文课决不“简单”,它的“规矩”有很多。
一、“两读环节”的“制度化”
在一堂低年级阅读课《美丽的镜泊湖》上,执教的女教师让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并认读了几个词语后便开始引导学生探究、想象,结果教学进程“举步维艰”。课后有人问她:“全课共9个生字,多数都比较难写,你怎么不抓生字呢?”她说:“这些字学生课前都预习过了,不会影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我没把更多精力花在初读上。如果过多地处理生字,我担心会冲淡学生的兴奋点……”
其实,如果初读环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精读时必定难以纵深挺进!所谓精读,也称深读,是指在读通课文基础上进行的精研细磨阶段。可惜的是,一些教师为追求所谓“书声琅琅”之境,当学生在精读课文时“静场”时间稍长一些便过于紧张,唯恐“气氛沉闷”,因此随意压缩学生静心研读的时间。由于用时局促,学生自然难以深入文本内核,课也就难免显得“飘”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盘活课文”时的初读,还是“深挖文本”时的精读,其“共性”在于都必须有时间上的充足保证。而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需要教师在朗读指导方面有足够的“花样”,后者需要教师在放手让学生默读揣摩时有足够的“胆量”。现在有些语文课的“两读”中没有一个“读”是到位的,因此,规范“两读环节”应完全成为当前语文课堂上严格执行的“制度”!
二、“训练落点”的“个性化”
一位优秀教师上《荷花》一课,根据课文质地清新、文句优美的特点而设下“培养语感”的目标。教学中,他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为核心,用“设境激趣、触发语感”、“充分诵读、激活语感”、“潜心品读、领悟语感”、“多元解读、积淀语感”、“抒情表达、丰富语感”五大板块无缝链接,浓墨重彩地引导学生咀嚼语言文字,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素养。
事实上,上乘的教学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在充分保证对教材内容全盘兼顾的前提下适度彰显自身的“个性”,以便“集中火力”地发挥其“例子”功能,真正做到因“课”制宜。如果课文音韵铿锵,则朗读训练当加大份量;如果课文结构精巧,则谋篇布局需有效提示;如果课文词句华美,则品味咀嚼要不惜余力,如果课文意境深邃,则研磨揣测应做深做透;……
应该说,“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其实并不能划上“恒等号”,因为“教材内容”往往必须经过适当删削与剪裁之后方能变为“教学内容”。否则,教学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如果教师贪多求全,企图把众多内容“最大化”地交给学生,那常常会令教学的“预算”无法变成“决算”,岂不让人“一声叹息”?因此,语文课的“训练落点”必须“个性化”!
三、“课堂交流”的“立体化”
王崧舟老师教《一夜的工作》时,曾问学生:“你觉得总理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一位学生站起来说:“简朴。”王老师接道:“你的回答也很简朴,再说说理由好吗?”于是这位学生想了想说:“因为他是一国的总理,办公室里就算有高级的摆设都不过分,现在却只有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而已,因此我觉得总理非常简朴。”
由于王老师的追问,学生的发言从一个词增加到了非常有理有据的一段话,语言因“立体化”而大大提升了“含金量”。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课,学生发言虽积极投入却只能蜻蜓点水式地说些粗浅感受,缺乏“含金量”;有的则虽然观点较深入但语言不规范,表达欠妥、词不达意;更严重的,甚至还有诸如语序失调、逻辑紊乱等现象。这样的课自然很难说是“高效率”和“有成色”的。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交流环节既是学生心得汇谈的最佳“平台”,更是言语操练最主要“时段”。曾有专家提醒:“语文课,‘交流好才是真的好。”因为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讲究、不习练、不规整自己的语言,那应该在什么课上去讲究、去习练、去规整呢?实际上,唯有多维、立体的课堂交流,才能让教学丰润、高效!课堂交流,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四、“读解策略”的“学科化”
曾听过一位知名青年教师执教的《詹天佑》一课。众所周知,《詹天佑》一课不好上,尤其是文中“人字形路线”比较难处理,教师单方面的讲有“灌输”之嫌,学生自己画则又茫无头绪。这位青年教师怎么做呢?他是非常“大胆”地用多媒体课件把“人字形路线”演示了一遍给学生看!他的解释是:“试教时也曾让学生画,但都画得乱七八糟,我想用课件演示是直观形象的,我认为用这种方法处理这样的难点是可行的……”
学生只需要知道课文在“讲什么”就行了吗?于永正老师说,如果这样,那讲解无疑是最“经济”的方法。实际上,学习一篇课文,关键是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阅读、自行参悟,以努力求解和破译课文在“怎么讲”。上例中,如果学生能经历一次“乱涂乱画”,那么即使课堂因此而“不好看”,至少也能让学生得到真真切切的习练机会。学语文需要熟读和精思,教师的演示让学生失去了一次宝贵的研读深究的机会,这种“免费获得”让学生“损失巨大”!
还记得新课标出台的2001年,某位专家曾提出“研究性阅读”的概念,为配合“研究”这一“关键词”,他还开出了诸如分析、概括、判断、推理、观察、实验等研究方式“集锦”。当然,这一“新概念”最终不了了之。事实上,不管时代怎么变,学语文的方法都是感性的“听说读写”而决非理性的“推理、判断”。当前有的语文课中“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滥,确有“不务正业”之嫌,让学生负担加重了,收益却减少了,需要有效、限期、大力整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秉承“四化”理念,语文教学这一辆“开往春天的地铁”就能突破“高原”、穿过“瓶颈”,在“一路前行一路歌”之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由此,我们的课堂就会澈如水晶而通体透明,纯如山泉而纤尘不染,素如百合而芬芳暗藏,美如天堂而拾级可上……可以相信,在实现了“四化”操作之后,课堂必能“全线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