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雷锋精神不曾走远,志愿者精神遍地开花等

2009-04-08 08:45
中小学德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志愿者文明

全国:雷锋精神不曾走远,志愿者精神遍地开花

“雷锋精神没有走。志愿者精神,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雷锋精神。”37岁的河北唐山农民宋志永如是说。作为道德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雷锋精神始终不曾因时间的流逝而黯淡,当前风行全国的志愿者活动正在为雷锋精神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全国人大代表、知名学者彭富春看来,历经40年,雷锋由一个趋于神化的形象回归到一个有着正常欲求的人,原因在于社会时代的变迁,三四十年前的社会“强调人的政治性、阶级性,而现在,社会越来越关注人性”;“雷锋精神因为产生在中国一个特定的时代,具有‘中国特色,而志愿者精神更加国际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武汉大学教授尚重生也认为,雷锋精神中体现的与人为善、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成分是超越特定时代限制的,这些是人性共同的光辉,是人性中永恒的东西,也正是志愿者精神和雷锋精神的连接点,不以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没有雷锋精神在几代人中的长期积淀和潜移默化,就不可能有志愿者精神在中国的迅速成长”;“志愿者精神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摒弃了强烈的阶级色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在经历了社会转型和市场变迁后,志愿者精神传承了雷锋精神,并且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特征。

(《中国青年报》2009年3月6日)

五省市:“上文明网,文明上网”的和谐共振

日前,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北京五个省市的中小学校相继开展了题为“抵制网上低俗”的主题班会。这项活动由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网、地方团组织和学校共同举办,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七部委联合开展的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的一部分。在五省市举行的多场主题班会上,各中小学的同学们采取辩论、情景喜剧、小品、相声、双簧、诗歌朗诵、乐器表演、歌曲改编新唱、快板等多种表现形式,从自己身边的实例和日常见闻中提取素材,经过重新编排,讨论分析网络低俗内容对学生的危害。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班会上,师生们还共同发出了“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坚决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的倡议书,倡议中小学生携起手来,用自己的行动来共同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如通过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环境,自觉树立网络文明新风尚,从而营造出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

(《人民日报》2009年3月4日)

云南:让三生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新概念”

云南省教育厅德育处最近对1399份有效学生问卷、1053份有效教师及教育管理干部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8.4%的学生对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感兴趣;84.6%的学生认为参加三生教育没有学习负担;86.6%的学生认为参与三生教育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用;98%的学生认为三生教育改变着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约九成的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认为三生教育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非常有用。

对此,云大附中教师张继文分析,如今的教育现状使得无论是家庭、学校或学生自己都非常看重分数、升学,原本对个人成长尤为重要的精神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被挤到了角落里。而且以往的道德教育往往目标过高、过空,内容过于抽象,教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使得道德教育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而苍白无力。以“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世理”的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道德教育,因其贴近生活而被小学生广泛接受。

(《半月谈》2009年3月2日)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志愿者文明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志愿者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