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是初中语文单元目标教学的重要项目。怎样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语文老师不断探讨的重要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是否注意到学生的情感素质与作文的关系呢?
情感素质对作文训练的直接作用。作文的原理就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思想感情,思想感情形成语言文字的过程。这方面的道理,古人论诗时就说得很透彻:“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故形之于言,……”所以就有了“诗言志,歌缘情”之说。作诗如此,作文也毫不例外,所谓“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足以说明情感活动对写作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喜笑怒骂”是写不出文章的。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之前,就要对所写的人和事倾注一种思想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没有这种感情的投入,写出来的文章是枯燥无味的,甚至连枯燥无味的东西也写不出。学生作文写得不生动,不感人,就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缺少情感活动的因素,或对所写的人和事情体验不深。语文老师或许都有这经验,一个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有时也能写出好的作文来,那是他对所写的这个人这件事有了很真切的情感体验。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篇“我爱妈妈”的作文,一般同学写得还不差,可是有一个平时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写得很糟糕,经了解,这个学生不但不爱妈妈,还有点记恨妈妈的情绪,原因是他小时候生过一场重病,他妈妈对他关心不够,险些死去,后来还是在他奶奶的精心照料之下好起来的。于是,我让他写“我爱奶奶”,结果写得很好。
当然,所谓情感素质,我们需要的是那种积极向上,爱增分明的健康情感,不是要塑造林黛玉似的“多愁善感”型的人才。
情感素质对作文的间接作用。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想准确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就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观察不单纯是器官的利用和观察的能力、方法问题,它与情感活动还有着密切关系。一个情感素质良好的学生,他热爱大自然,所以就能积极的投入生活之中,处处留心,感知事物,在生活中积累起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写作材料,作文就写得细致具体、生动感人;一个情感素质差的学生,他对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麻林不仁,不管外界怎样刺激他,也是无动于衷,更谈不上主动的认真细致的观察事物了,让他写作文,他头脑里一片空白,无从下笔。
要解释这个问题,道理很简单,观察,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注意,注意本身虽不是一种心理过程,但它是伴随着情感等心理活动而产生的。同是初一新生,有的对上中学向往已久,跨入中学校门后,对新环境的一切都怀有好感,对草色、对花香、对老师的关心、对同学的情谊,都有细致入微的感受。而产生了厌学情绪的同学,是在家长的逼迫下走进中学的,这种学生对校园里最迷人的花草树木也视而不见,让这两种人写“我爱××中学”之类的作文,前者从物写到人,从老师写到学生,写得细致具体,感情真挚,后者只能说几句空话,说不出校园里一种花草,一种树木的名称,就连他的同桌,他的任课老师的姓名也搞不清楚。这种差别,除了写作能力的高低之外,就取决于情感素质的优劣以及情感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差异了。实际上,写作能力的形成也是与情感素质的培养分不开的。
作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情感素质的培养有助于作文训练,反过来,作文训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这是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经常的写作,就能促进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感情的陶冶。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而产生的有所知,才有所感。作文是认识的一种形式,多写作文,可以增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认识的过程中加深感情。诗人说:“好句三年得,一吟涕泪流”,“三年得”就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再认识的过程;“涕泪流”就是情感的发生和表现,诗人、作家之所以富有思想感情,就是得益于写作。
情感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是有效途径之一。我认为应把作文训练放在一切语文练习的首要地位,宁可不做其他练习,也要腾出时间来让学生做作文练习,一篇课文要上两课时三课时,宁可只上一课时二课时,让学生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写作文,要认识到情感素质和写作能力对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蔡定家,教师,现居湖北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