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增寒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试卷中的分值近20分。如何学好文言文、在考试中少失分甚至不失分呢?
关键要立足课本,注重积累。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文言文阅读题都是取材于课外,这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但是其中所考查到的文言词语、文言现象大多出自中学教材之中。以2008年江苏省高考试题为例,试题材料选自《后汉书•吴汉传》,但涉及的实词虚词大多不陌生。如常见实词的考查题中“听”,作为“准许”讲,先后出现在《屈原列传》(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和《魏公子列传》(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等课文中;“迫”,作为“逼近”的意思讲,先后出现在《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等课文中;“壁”,作为“营垒”的讲,曾出现在《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中;“度”字在课文中多次出现,但与本句相近的莫过于《史记选读•刺客列传》中的“群臣皆愕,尽失其度”一句,应取“常态、风度”之意。三个翻译的句子中重点句式和字词多次出现于课文中。如:“见”字表示被动,曾出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渔父》(而自令见放为)中,其他句中的重点词语如“比”“就”“并”等也多次出现于课文之中。所以,我们平时要注重对课本中文言文的学习,积累文言知识,试卷中选择什么材料都不可怕。
如何立足课本积累文言知识呢?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注意积累“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常见古今词义的差别,理解一词多义,掌握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和常见词类活用现象。但不要孤立地背诵文言虚词的字典意义,而要记住例句,在句子中理解。不仅如此,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文言段落也十分重要,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完成名句名篇默写试题,还可以充实文言仓库,加强文言语感建设。
如何讲究方法解答题目呢?
首先,初读文段,整体把握。
近年江苏高考涉及的文言文,大多是浅易的纪传文,以写人为主。解题前先粗读文段,把握文中主要写了哪个人物,还有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做了什么事情,事情的始末如何,通过这些事情,看出人物有什么特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要培养良好的阅读心态,不必深究细处和难点,只求宏观上把握文段。
其次,细读题干,审题析文。
仔细阅读文段后的题目,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了解每一题的出题点,即题目所涉及的词句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有重点的细读文段,尽可能仔细搜索文中信息,包括文后的注释,先易后难的完成题目。
第三,运用技巧,突破难点。
1.巧借试题,理解文本。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大多有“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的选择题,仔细阅读此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文本,把握文本大意很有帮助。如2008年高考试卷江苏卷第8小题,四个选项中按照原文顺序分析和概括了文段的内容,只有C项概括不当。所以解题时,不妨先做这一题。另外,实词考查题中,对一些实词的解释,对于我们也会有些提示。
2.联系课内,迁移课外。对于试题中涉及的疑难词句,不妨先想想学过的课文中是否有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如2008年江苏卷第6题涉及的几个实词,我们都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使用它、并且意思与之相近的句子;翻译题中重要的句式、词语也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与之相似的句子来帮助我们理解;有时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往往把文段中的句子和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对应起来出题,这就更需要我们联系课内,迁移课外了。
3.结合语境,上通下联。考题中涉及的句子与其他句子尤其是上下文总是有互证、互补或互释的关系,联系上下文,容易理解句子及句中词语的意思。如2008年江苏卷第6题中“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一句,上文说到战斗,下文说到吴汉下令“敢轻冒进兵者斩!”可见句中的“听”应该解释为“准许”;从后文皇帝对吴汉的宠信可以印证“遂见亲信”的意思。
4.利用成语、俗语推测主要词语含义。成语、俗语大多来源于古诗文,许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相同。据此,利用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词语含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由“迫在眉睫”的“迫”为“接近”“逼近”之意可以推断“公转营迫之”的“迫”的解释是正确的;由“并行不悖”的“悖”的意思可以推断“悖乱”的意思。
5.利用文言语法、句法推测词义。如“失其常度”从语法上讲“失”为动词,后面应该带宾语,可见“度”解释为“考虑”是错误的;如“遂见亲信”中,既然“见”表示被动,那么紧跟后面的词语一定是动词,“亲信”一词应作动词讲。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则相近或者相对相反。如2007年江苏卷文言翻译题中“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一句,两个“以”意义相同,“义”和“忠”意思相近,“死友”“死君”结构相同,注意这一点可以相互印证。
另外,借助字形也可推测意义。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读音,从字的形旁就可以推测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