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新 王 飞 郑小燕
摘 要:CLL教学法具有独特的优点,对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弱势群体的口语水平有独到之处。本论文试图把库兰的CLL教学法引入对这一群体的英语口语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班级的实战性训练教学,最终用可信的数据说明这一教学方法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弱势群体的口语水平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CLL教学法 口语教学 英语弱势群体
2004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尽管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下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听说能力的重视大大加强,广大英语教师对提高大学生听说能力的研究也取得一定成就,然而,仍然存在不足: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英语听力课和口语课分别视为各自独立的课程分而教之,而是把听、说混而谈之,取名曰“听说课”。所以,就有了“听说课”上过分强调听,而忽略说的环节,把说视为听的附属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英语口语教学在学生及老师心中的地位,从而影响学生英语口语的进步,并最终影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对口语课分配的课时太少,学生锻炼口语的机会相对较少,无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带来障碍;而且大部分高校在期末时并没有设立口语考试,缺乏了监督监控机制,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大大削弱,对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或许英语口语的练习不是难事,然而对那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弱势群体学生来说,他们则会主动放弃口语练习,毕竟期末时并不需要参加考试。应该说,对大学生英语弱势群体的口语教学研究在我国尚无先例,本文试图结合库兰的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教学法(后文简称CLL)对这一群体的口语教学进行试探性研究。
一、CLL教学法简介
CLL教学法是由一位咨询专家兼大学心理学教授库兰(Charles A. Curran)所创立。这一方法是将咨询活动中的当事人(client)与咨询顾问(counselor)的关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learner)与教师(teacher)身上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较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只是把L2传授给学生,还会顾及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情绪,这也是其优点所在。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地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担心犯错误的忧虑心理。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弱势群体来说,这一方法尤其奏效;CLL主要采用语码转换(code alternation)进行教学——学生先用L1说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将其翻译为L2后,学生在一旁将所听到的L2念出来给同学听,同时把刚说的内容录在录音机中。课后学生根据磁带所录内容反复操练,直到完全掌握并能运用。
1.具体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活动包括翻译、录音、听写谈话内容、语言分析、反复操练等。第一阶段:思考待讨论的话题。准备好录音机,学生围成圈坐下,同时思考自己想要谈论的话题,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而教师则在旁边认真倾听。第二阶段:记录谈话内容。选定话题后,学生把自己想要说的内容用L1说出来,教师帮助学生翻译成L2。其他有疑问的同学可以一个接一个询问教师,也可以互相交流,教师都要一一翻译成L2,这一活动要一直持续到谈话结束。重要的是,说话的同时这些内容都要被录下来。第三阶段:听写谈话内容。接下来,学生可以一边听刚才所录的内容一边听写下L2的句子。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为其提供帮助,尽量不去打扰他们的听写;同时教师要渐渐削弱学生对教师依赖的习惯。第四阶段:语言分析。从记录的句子中找些典型的句型、句子结构、词组让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用这一句型、结构、词组,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替换法,甚至还可以从时态、语态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也可以把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拿出来一起来分析。这样学生会全身心投入这一讨论从而加深对这些语言现象的了解,并最终能达到熟练运用的地步。第五阶段:反复操练。之后,学生根据所录磁带和自己听写的内容对这节课讨论的话题反复操练、模拟口语练习并要延伸到课后的练习中,直至达到熟练说的目的。
2.优点:这一教学方法有两大明显的优点:第一,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着辅助“答疑、解惑”作用,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CLL常用来教会话课,但其课程内容并不以语法为导向而是以学生最感兴趣、最想要谈论的话题为主,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将话题中所运用到的字词、句型结构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口语教材内容。换言之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教材,而要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来决定。如此灵活的口语课堂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即使对那些英语弱势群体的学生来说,他们练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增,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从而逐渐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在这层意义上说,CLL对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弱势群体的口语水平是上佳之策。第二,这种方法具有其独特的减压手段,从而能克服学生学习英语,尤其在练习英语口语时的恐惧、焦虑心理。首先,其课堂交流形式独特,学生坐成一个圈,形成一个谈话的小团体,就像平常熟人交谈一样面对面坐着,这样交流起来十分方便,同时也给英语学习者创造一个似曾相识的气氛,没有竞争压力、没有学习压力,大家在一起只是交谈。毫无疑问,用英语交流的障碍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解。其次,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习惯,而且便于促进学生之间友好融洽关系的形成,这样学生之间学习英语的压力就相对得到减轻;同时,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相理解也给英语学习者的心理增加了一定的安全感,在某种意义上也削弱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和焦虑。再次,这种方法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活动也可以缓解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和焦虑,用录音的形式记录所谈话的内容是CLL教学法的独到之处,这可以为英语学习者增加心理安全感,课后的复习也有据可依,反复听并模仿录音内容便可以熟练掌握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口语练习巩固的同时,听力能力也得到了加强。而且,授课内容灵活,没有固定教材的约束,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进行选题练习,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兴趣的指导下,学习过程会较为轻松;同时,没有教材所要求的具体目标的实现,这种教学法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本着“咨询——解疑——复述——反复操练”的宗旨,学生会在没有太大压力的状态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逐渐习得英语。最后,用母语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和媒介可以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从已知信息获取未知信息的便利通道,这样有助于英语学习者迅速便捷得了解相互的观点,同时快速地获取自己不知道但却急于了解的信息。在谈话者表达有误的情况下,教师及时给予更正,便可辅助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这样可以避免英语学习者犯些不该犯的错误,从而快速提高英语口语的表达水平。
二、研究设计
1. 试验对象:本次试验的对象是本人所任教的西华大学 2007 级某专业一个班的学生,共30人,试验时间为入学后的第一、二学期。由于这个专业实行分层教学,本人选择了最低层次班级的教学(高考英语低于及格分数线90分,注:总分为 150 分)。这些学生英语基础很薄弱,有3个学生(10%)的基本没有语法功底,高考英语分数甚至低于60 分;60-69.5分的学生有6人(20%);70-79.5分的学生有9人(30%);80-89.5分的学生有12人(40%)。这两个学期每周有5个学时的英语课,其中包括3个学时阅读课和2个学时听说课。为了方便研究,笔者试验期间把听说课分而教之,即每周分别用1学时上听力课和口语课。本次试验的目的是用CLL教学法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大学生英语弱势群体进行英语口语教学试验,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并希冀为这一群体的英语口语教学做出较为有意义的探索。
2.试验方法:经过前期的认真准备之后,本人在第一学期即对试验班级进行教学试验。入学伊始,首先对试验对象进行了口语的初步测试,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入学时的口语基本水平,从而为教学试验后的结果提供可比较的依据。具体评分办法主要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相结合,分析法主张把口语分解成若干要素,如语法、内容、语音语调、流利程度、准确度、词汇等,评分人员根据一定标准对不同要素分别评分,然后相加即得总分。这种方法主要注重口语的各个要素,更为客观、信度较高;而综合法主要是评分人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凭总体印象给考生打分。这种评分主要评价考生的口头交际能力,着眼于其语言行为的交际效果,它能从整体上把握考生口语表现,效度较高。这两种方法各有长短,结合使用可以各取所长,从而能够对学生的口语成绩有更为客观、标准的记录。具体评分标准:满分100分,测试依据发音(包括声音重读、语调、语气;25分)、准确性(包括语法、用词、说话方式;25分)、流利程度(包括语速、长短句搭配;25分)以及交流能力(包括独立性、灵活性以及对谈话方式的把握;25分)四部分来判定。入学初的第一次口语测试,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十分糟糕。30名学生中及格者0人,占0%;50-59.5分0人,占0%;40-49.5 分5人,占16.67%;30-39.5分6人,占20%;20-29.5分8人,占26.67%;10-19.5分4人,占13.33%;10分以下7人(其中0分有3人,占10%),占23.33%。从如上数据分析来看,学生的英语口语十分薄弱,基本上没有基础,大多学生都在10分、20分左右;而且本人在测试中还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英语口语缺乏信心和兴趣,有些甚至在考试中根本无法张口说英语。
随即本人便对该实验班进行CLL教学法的英语口语教学,具体教学模式采用前文所述模式,每次谈话的主题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挑细选出来的。如此,学生学习英语、练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大增,而且由于轻松、活跃的谈话气氛,这些基础薄弱的大学生也排斥了自己内心的自卑心理,摆脱了对英语的焦虑、恐惧心理,在心理压力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这些原来对英语十分畏惧的大学生也重振精神越发喜欢英语,尤其喜欢每周一次的口语课。以两个学期期末口语考试的实验数据为例,可以发现他们的口语成绩在经过实战训练后取得了明显进步,具体情况见如下两表格:
3. 试验结果:把表1、表2的数据和入学初的英语口语成绩比较之后,不难发现学生的成绩在逐渐取得显著的进步:入学之初,英语口语及格者无一人,甚至连50-59.5分之间的学生都没有,40-49.5之间的学生才5人占16.67%,而10分、20分的学生也大有人在,还有3人(占10%)得了0分。经过两个学期的试验训练之后,及格人数逐渐增多,所占比例从0%上升到70%,其中还有30%的学生拿到70分之上;不及格人数逐渐减少,所占比例从100%逐渐减少为90%再减少到30%;而且0分记录的学生人数也在逐渐减少,所占比例从10%减少为0%。显而易见,低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在逐渐减少,而高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在大幅度增加,这说明这些曾经基础十分薄弱的英语弱势群体的英语口语成绩在逐渐进步和提高,虽然还有30%的学生还没有达到及格要求,但以上数据清楚表明即便是这些不及格的学生也都在逐渐取得进步,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上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尤其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口语教学的研究仍然欠缺。原因主要出于思想意识方面,同时,英语基础薄弱的差生更是缺少对英语口语练习的信心、兴趣和热情,在强大的思想压力和焦虑心理的控制下,他们的口语进步举步维艰。然而,库兰的CLL教学法所具有的独特优点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解决,采用这一教学法可以使这些弱势群体的大学生克服掉对英语的自卑、恐惧、忧虑心理,并且重拾对英语的兴趣,逐渐培养起对英语的爱好,口语成绩亦日趋进步。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并对两个学期期末口语测试的成绩进行分析与比较不难发现,对我国大学生英语弱势群体的英语口语教学采用CLL教学法确实能让这些英语水平处于弱势的大学生取得可喜的成绩,获得出人意外的收获。鉴于有限的教学条件和研究水平,本实验或多或少存在某种不足,但毋庸置疑,CLL教学法确实是个值得一试的举措,尤其在小班教学中不妨一试。
[本文为西华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W0721109。]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章晋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5.1。
[3]Richards, J. & Rodgers, T.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1997.
李新新、王 飞、郑小燕: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