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博士健康广场

2009-03-23 10:10
饮食科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研究

调料——药效

油盐糖醋不会影响药效吗? NO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院药剂师王钰琦提醒,油:植物类食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可增强降脂药物的效果。而动物油如猪油、羊油、鸡油等,会有降低某些降血脂药物的功效。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盐过多可降低降压药、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的疗效。糖:服用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退热药,不可同时食糖,这点儿童尤其要注意;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服用强的松等皮质激素药物也不可同时食糖,这样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醋:醋是酸性物质,在服用红霉素、苏打水、氢氧化铝(胃药)、磺胺类碱性药物时,会因为食醋改变胃内PH值而影响药物吸收。

大豆——性别

大豆对不同性别的人影响一样吗? MO

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大豆蛋白摄入会对不同性别的人造成不同的健康影响。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营养学》杂志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林旭研究员说,在绝经后女性中,大豆蛋白摄入量越高,罹患代谢疾病的风险越低;在男性中,大豆蛋白摄入量越高,罹患血压异常的风险越低,但大豆蛋白摄入可能会增加血糖异常的风险。目前,科研人员对这种差异的生物学机理还不清楚。林旭说,这可能与大豆中异黄酮具有的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双重作用有关。

饮酒——脑梗死

长期饮酒者要当心突发“脑梗死”吗? YES

从临床治疗中分析,目前脑血管病已不再是专属的“老年病”了,去年脑血管疾病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尤其是具有高血压、肥胖、高血脂、长期饮酒史等危险因素的人,即便年轻也容易发病。冬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更要当心突发“脑梗死”。

运动——大脑

有氧运动能激活大脑吗? YES

大多数科学家一致认为,从事某些类型的体力与脑力活动是有益无害的。这些活动包括定期的体育锻炼,从事有趣的工作、志愿活动、接受继续教育、参与社交、注意饮食健康、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等。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脑的功能,动物实验已经发现运动活跃的动物记忆力更好,而且海马区域的细胞更多。锻炼还可以抵御疾病的发生,例如II型糖尿病,从而降低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危险性。

营养——疲劳

缺三种营养人最易感到疲劳吗? YES

身体对疲劳的感受因人而异,有调查发现,女性疲劳者是男性的三倍。而女性更易疲劳往往与“三缺”有关,即缺铁性疲劳、缺碱性疲劳、缺维生素性疲劳。缺铁性疲劳:轻度的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容易疲乏、怕冷、注意力下降、抵抗力下降等。缺碱性疲劳:不少女性经常会无故出现身体疲劳、记忆力减退、腰酸腿痛、头昏、失眠、便秘等症状,其实,这可能是酸性体质在作怪。缺维生素性疲劳:通常是维生素B1缺乏或不足,会使人感到乏力,因此补充维生素B1可以消除疲劳。

韩国——儿童

韩国儿童睡眠时间充足吗? NO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韩国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要明显少于其他国家。调查结果还显示,在7岁的韩国儿童中,患有慢性睡眠不足的孩子有4.3%,而这一比例在12岁儿童中高达25%。报道说,睡眠是儿童身体及精神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生理过程,睡眠不足将引发疾病和心理不稳定,并对孩子学习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电子烟——安全

电子烟安全吗? NO

肯尼亚医务人员近日对市场上大做广告的电子烟产品发出警告,认为目前还无法证明电子烟对人身健康是安全的。肯尼亚《人民报》援引医师爱德华·卢索戈的话说,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可能比普通香烟高出一倍。他说,电子烟产品带有金属壳电子管,里面的液体尼古丁装在可反复填充的管筒里,烟民嘴里含着金属壳电子管吞云吐雾。与普通香烟相比,这种带有金属附属品的香烟致癌的可能性更高。

催产素——辨认

催产素可助男性辨认熟人吗? YES

瑞士研究人员发现,吸入催产素(哺乳和分娩时产生的激素)的男性能够更为准确地回忆起熟悉的面孔,但是这种激素对于人类辨认无生命的物体没有帮助。据路透社报道,以苏黎世大学的彼得·克拉韦尔为首的研究小组将这项科研结果发表在《神经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说,这种激素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大脑中参与社会记忆的神经网络的工作,这一作用的发现可能对治疗孤独症这类疾病有启示意义,因为在这类病症中,人的社会信息处理能力遭到了损害。

乳腺癌——基因

科学家发现导致乳腺癌扩散的基因吗? YES

据路透社报道,新泽西癌症研究所的迈克尔·赖斯博士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康毅滨博士发现,乳腺癌患者的MTDH基因都出现异常基因变异,但当研究人员对这些肿瘤进行基因改造,抑制MTDH基因时,肿瘤细胞扩散的可能性大大减少,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癌细胞》杂志上。研究人员说,MTDH在其他种类的癌症中也可能起作用,包括前列腺癌,因此可以开发一种抗体,对抗这种基因的活动。

慢疲征——病因

慢性疲劳综合征又发现新病因吗? YES

美国《普通精神病学文献》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童年时受到创伤,包括性虐待、情感虐待及被忽视的成年人患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风险比正常人高6倍。研究人员选取了113名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和124名健康成年人做对照实验。研究人员称,神经紧张与其他诱发因素相互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从而导致人体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

晒太阳——近视

晒太阳有助于预防儿童近视吗?YES

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一定时间的户外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儿童近视。这项由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完成的研究表明,让儿童每天暴露在阳光下两三个小时有利于眼睛发育,可以有效预防近视。负责这项研究的伊恩·摩根说,对比研究显示,新加坡30%的六七岁儿童患有近视,而这一比例在澳大利亚只有1.3%,“两国的孩子花在阅读、看电视和打电子游戏上的时间基本相同,但户外运动时间却有天壤之别”。 摩根说,新加坡儿童平均每天只有半小时时间和阳光亲密接触,而澳大利亚孩子每天会在户外玩上两个小时,“这说明一定量的户外运动是预防近视的‘特效药”。

基因——肥胖

变异基因导致肥胖吗?YES

苏格兰敦提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63%的人体内都具备一种与肥胖有关的变异基因,这种变异基因会驱使人每餐平均多摄入约100卡路里的热量。据西班牙《世界报》报道,这项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周刊上的研究报告说,研究人员对100名4岁至10岁在校儿童的饮食习惯进行了分析,发现体内带有FTO变异基因的儿童总是习惯于挑选含糖和脂肪的食品,这说明他们本能地被这些高热量食品吸引。但研究负责人、敦提大学生物医药研究学会专家科林·帕尔默说:“这项研究证实,只要不贪吃,这种变异基因就不会导致肥胖。”

植物——康复

接触植物不利于术后康复吗?NO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园艺、娱乐和森林学系的研究人员对90名刚做过阑尾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在术后恢复阶段被随机分配到有植物和无植物的病房。收集的数据包括住院时间、控制术后疼痛用药情况、生命体征与疼痛、压力、疲劳和焦虑等级,以及患者对病房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与住在无植物病房的患者相比,住在有植物病房的患者服用的止痛药物要少得多,生理反应更积极,疼痛、焦虑和疲劳程度更低,整体感觉更好,对病房的满意度也更高。研究还显示,与没有根的鲜花相比,盆栽植物因其长久性更有益患者术后康复。

维生素——黑眼圈

补充维生素可治黑眼圈吗?YES

黑眼圈一般是由饮食不正常,吸烟饮酒,情绪低沉,思虑过度或熬夜引起的。缺乏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也可引起黑眼圈。所以,要尽量避免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也可适当用药物调节。另外,还可以配合服用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

糖尿病——大脑

糖尿病可能令大脑功能退化吗?

加拿大研究人员近日说,糖尿病可能会使大脑反应迟钝,对各年龄段成年人的两种重要脑部活动造成影响。据最近出版的《神经心理学》杂志报道,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在执行功能和反应速度两项脑功能测试中,健康的成年人比糖尿病患者表现好很多。

睡眠——伤心

睡眠不足会很“伤心”吗?YES

芝加哥大学流行病学者黛安娜·劳德代尔带领的研究团队从人体血管健康状况入手,探索睡眠时长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研究历时5年,以芝加哥地区495名年龄在35岁至47岁之间、此前未发现心脏疾患的居民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与每晚睡眠时长超过7小时者相比,每晚睡眠时长为5小时〜7小时的人出现血管受损迹象的几率增加近1倍,每晚睡眠时长经常少于5小时的人则面临更高的血管受损风险。

铁——帕金森氏症

过量摄取植物中的铁元素无害吗? NO

意大利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报告说,通过食用植物类食物摄入过多铁元素的人更易患帕金森氏症。意大利巴里大学研究人员对47406名男性和79947名女性进行了长达16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通过食用植物类食物摄入较多非血红素铁(专指植物中的铁元素,非肉类中的铁元素)的人患帕金森氏症的风险大大高于摄入非血红素铁量低的人。研究还表明,服用补铁剂的男性患帕金森氏症的风险也高于不服用补铁剂的男性。

饮食——乳腺癌

健康饮食有助于预防乳腺癌吗?YES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对乳腺癌与饮食的关系进行长期研究分析后指出,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类食品,减少脂肪摄入量,尤其有助于降低没有潮热现象的患者乳腺癌复发风险。研究人员将3000名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一半人每天食用10份果蔬,摄入更多膳食纤维、更少脂肪,另一半人每天食用5份果蔬。研究人员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吃10份果蔬的人中仅16%的人7年后会出现复发,而食用5份果蔬的人复发率为23%。研究表明,乳腺癌幸存者食用大量果蔬后,能将复发风险降低31%,而已过绝经期的妇女如以果蔬为主,其复发风险更会降低47%。

音乐——心脏

音乐能改善心脏健康吗? YES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听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降低胆固醇水平,起到改善心脏健康的作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近万名当地居民,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6岁。结果发现,经常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的人,其血管输送血液的功能比从不听音乐的人高26%。研究人员分析,音乐能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的水平,而一氧化氮有助于预防血栓、减少“坏胆固醇”在血管中的堆积。研究还发现,常听“红辣椒乐队”及麦当娜的音乐,可以提高耐力;而18世纪的交响乐则可以改进大脑的注意力;但重金属音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健康。这一研究的负责人迈克尔·米勒说,虽然音乐升高一氧化氮的作用只持续数秒钟,但其累积效应会持续很久,而且有益于各年龄段的人。因此,他建议人们在工作之余,不妨每天听上半小时的音乐。

维生素——争议

维生素的作用没有争议吗? NO

有研究显示,吃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其实对人体没有显著帮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和流行病学教授米勒说:“这些东西没有效用,而且吃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人们对他们的饮食不满意,加上生活压力也很大,因此,以为这些东西对他们有帮助。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但仍有科学家相信维生素对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这一争议仍将持续下去。

卵巢癌——酶

卵巢癌患者存活率与体内酶无关吗? NO

据西班牙《世界报》报道,美国MD安德森癌症治疗中心的科学家先后对111个和132个卵巢癌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体内两种核糖核酸酶Dicer和Drosha含量高的患者平均存活11年,而含量低的患者平均只能活2.86年。研究报告作者之一加布里埃尔·洛佩斯-贝雷斯坦说:“我们发现Dicer的水平高低对卵巢癌患者尤其重要。这一发现有助于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

怀旧——快乐

怀旧能让人快乐吗? YES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发表的研究报告说,怀旧情绪有助于改善健康,提高自信心,增强社会关系,使生命更有意义。科研小组成员蒂姆·维尔德斯屈特说,过去有人将怀旧情绪看做一种心理疾病,但实际上怀旧是人类用来抑制孤独感和摆脱日常难题的重要策略。科研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对英国、中国和美国的学生进行怀旧测试,包括撰写和阅读文章,回忆童年生活等。结果显示,怀旧的人在接受测试之后比回忆普通事件的人更快乐。

恐吓——止哭

采用“恐吓”方式让小孩止哭可取吗? NO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主任赵聪敏提醒,有些小孩在“恐吓”下停止啼哭,一些父母以为此法奏效,殊不知,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将带来不良影响,因为小儿的语言发育尚未成熟,不会使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而将不满、忧郁积压在心中,并以异常的心理或行为表现出来。赵聪敏说,对小孩的啼哭,父母应当进行分析,如果是身体不适,家长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如果孩子因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家长应采用“冷处理”方式,即不理会孩子的哭闹,直至小孩自行停止啼哭。事后,家长再去爱抚他,关心他。经过几次强化教育以后,小孩的这类哭闹就会逐渐减少。

洗澡——香皂

干燥季节洗澡宜多用香皂吗?NO

冬春季节,北方地区气温低、湿度小,很多人会感觉皮肤干燥,甚至出现瘙痒现象。这时,很多人会增加洗澡次数,以为这样可以减缓痒症。为此,皮肤科专家提醒加强保湿是关键,且洗澡不应太勤,在洗澡过程中少用或者不用香皂和肥皂。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张晓鸣说,气候干燥会导致皮肤水分蒸发量增加,保持水分能力降低,因此容易出现皮肤脱皮、发痒等症状。洗澡过程中应尽量少用或者不用肥皂和香皂,尽量直接用清水清洗。

责任编辑/邹佳璇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