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中的同声传译

2009-03-19 04:37桂小曾
新闻前哨 2009年2期
关键词:演讲者译员口译

桂小曾

[摘要]同声传译,简而言之,就是译员随着演讲者的发言边听边译,原话与译文在速度上几乎同步,平均间隔不会超过10秒。随着国际交往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和扩大,同声传译也凭借省时高效的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替传译,成为国际活动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转换和交流形式。

[关键词]电视直播同声传译特点方法

作为口译行业中较为年轻的门类,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近年来在国内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据史料记载。这种翻译模式最初出现于1919年巴黎和会,开启了国际会议中同声传译的先河。同声传译简而言之,就是译员随着演讲者的发言边听边译,原话与译文在速度上几乎同步,平均间隔基本不会超过10秒。随着国际交往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和扩大,同声传译也凭借省时高效的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替传译,成为国际活动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转换和交流形式。

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拉开了我国电视直播中同声传译的序幕。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对这次战争作了全天候、大视角的直播,并首次进行了同声传译,收到了空前的效果,国内外观众反响强烈。在此之后,国内各主流媒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的中英文国际频道、法语和西班牙语频道,都开始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新闻直播中频繁使用同声传译这一“新式武器”。那么,电视直播中同声传译的特点与方法有哪些呢?

同传译员必须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

从心理感受来说,在电视直播中担任同声传译,所承受的压力比普通会议要大得多。同传的工作性质本身就决定着极重的思维负担,因为即使是最普通的同传过程,也是由一种语言的信息摄入而始,经过在脑海中几乎同步的转化,将其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而终。

一般的会议或其他活动中,同传的服务对象数目都是有限的。而且由于译员和参会者处在同一环境当中,万一工作中出现了小失误或不准确之处,也通常可以及时地通过现场其他的信息传递方式,比如演讲者展示的数据、图像之类可视信息源来补救。而且演讲本身带有随机性,所以对于翻译中不可避免的更正处理,与会者一般都能够比较宽容对待,不会产生太多的异议。

电视直播中的同声传译就不同了。受众数以亿计,遍布世界各地,与译员没有任何实质关联。译员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而是一个电视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而且,电视直播的时间不能重来,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政治错误或舆论误导。由此可见,要想担当电视直播中的同声传译,首要的前提是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

同传译员既要“忠于原著”又要随机应变

许多人都知道,“信,达,雅”是口译最基本的原则,口译员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完全地、详尽地、准确地、清晰地把演讲者的意思传递出来,让人甚至感觉不到口译员的存在,这就叫“忠于原著”。但是,人人都会犯错,即便是再谨慎的演讲者,语言也会有出现漏洞的时候。根据场合的不同,轻则无伤大雅马上更正,重则就有可能导致“贻笑大方”、“祸从口出”了。

虽然把演讲者的口误归咎于译员的失职的确有些牵强,然而在现实情况下,人们对译员的要求往往超出了演讲者传声筒的范围,帮助演讲者及时纠正错误,或者替演讲者背黑锅,都是常有的事情。

如果你在一个很重要的场合为国家领导人做口译,除了单纯地思考怎样把演讲者的语言翻译出来之外,脑海中还要留有余地对演讲者的语言进行快速的判断和分析,对于很明显的错误和漏洞,一定要在翻译中及时改正。而且要敢于弥补,因为你维护的不仅仅是一个领导人的形象,而且是一个国家的形象。这就叫善于随机应变。

我国的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英文水平很高,在他参与的会议中,经常纠正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虽然译员可能在面子上觉得有些过不去,但李肇星的纠正避免了对聆听者的误导,是非常必要的。

同传译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译员要如何才能做到不仅翻译的语言准确,表达的信息也准确呢?这种能力当然有赖于平常对知识和时事的学习与积累了。许多口译从业者早就指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语言功底固然重要,但其他一些因素,包括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语言外知识等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对各种信息,特别是与口译工作内容有关的信息的充分了解,才能让译员不仅做到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同传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以我自己的工作来说,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直播的均为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从领导人出访到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从达沃斯峰会到两岸经贸论坛,从香港回归庆典到奥运会,都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万一时间仓促来不及详细了解,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网上搜索一些权威机构发布的有关活动内容的最新消息,在工作前的短时记忆中留存一个资源库,以备不时之需。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同传译员应该找机会接触和掌握中国各地区的方言,因为在许多活动中,往往不是所有人都使用普通话,甚至许多领导人也时常用方言演讲。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方言不计其数差异很大,译员如果不懂方言,碰到这种情况就会捉襟见肘了。

我本人就碰到过类似情况。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上,香港的官方语言是英文和广东话;在香港举行的活动,只要没有太多的大陆成员参与,基本是使用这两种语言。英文自然不需要同传,但广东话是国内外大部分人都听不懂的。所以当得知有一次活动是全程用广东话进行的时候,频道的领导很着急,怕我不懂广东话耽误播出,甚至一度打算放弃该活动的直播。虽然我本人此前没有做过广东话和英文的交互传译,但我在澳洲留学的七年间结识过不少香港同学,常常听他们用粤语交谈,并和他们一起观看过许多香港电影,到后来不用看中文字幕也能明白。所以我主动请求尝试。没想到所有广东话的发言我竟能悉数听懂,完全没有障碍地完成了从广东话到英文的同传。原来广东话已经潜移默化地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虽然平时没有机会使用,但脑子里的数据库是存在的。所以同传译员平时如有机会应该多学一点各地方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派上用场。

同声传译必须把握好翻译的速度和时机

这是一个同传的技巧问题,也就是说,演讲者开讲后要过多久开始翻译最好,这个间隔怎么掌握。中英文的语法结构是相反的,一般情况下,译员应当尽可能把演讲者的一段语意听完整,才能提高口译时组词造句的质量,但译员等待的时间过长会给听众造成疑惑,也会占用聆听下一段语句的时间,不利于翻译的完整性,继而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电视直播本就音画同步,对同传的要求更是如此,所以演讲者和译员讲话的间隔不宜过长,应尽量做到立即响应。这时候就需要译员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所谓预测能力,就是根据演讲者每句话开头的一两个词,判断他接下来说话的大致内容。这种方法的使用在开场白时最为常见。比如一个论坛的开场演说,大多都是以“今天能参加这次活动感到非常高兴,我谨代表×××向参加此次论坛的×××表示热烈的欢迎”开篇。这时只要译员一听到“我谨代表”,就可以马上开始传译,而且能达到基本准确。在之后的段落中,做到提前预知就困难一些,必须要结合活动内容,现场环境和之前发言的语势才能做出偏差相对较小的判断。

锻炼这种能力确实需要灵敏的思维,更需要工作中不断的积累。而语言驾驭能力,是对预测能力的辅助和延伸。在时间限制极强的同传过程中,译员只能抓中心思想,一字不差几乎不可能,所以做到信息未知时的铺垫和已知后的补充完善。是一门颇有挑战性的驾驭语言的艺术。特别是自主演讲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常常会话锋一转,不按套路出牌,这个时候根据判断所作的初步翻译便要留有回旋余地。所以一段话开头的翻译铺垫,应该尽量使用实际意义不明显的过渡词汇和人所共知的套话,因为不独立成意,所以方便之后补充;因为是套话,所以即便不准,也不会错。

猜你喜欢
演讲者译员口译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会计时的话筒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会计时的话筒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