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忠平
摘要:课程的人本化要求教育不仅关注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且更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等内在精神世界的充实、完善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文章探讨英语课程的人本化及其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人本化;英语教学过程;情感态度;教学策略
一、英语课程的人本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专家都关注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在课程总体目标上,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教学观念上,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教学内容多层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满足不同学生对外语学习的不同需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活动的设计以话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评价上,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重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激励作用,注重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采用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英语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其一,内涵变丰富了,英语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成为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附属的,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中去,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因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突出课程的人本化给我们以启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英语学习过程是以学生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
二、课程人本化下英语教学过程的优化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创设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主动的语言活动氛围,努力产生浸润性的效果,即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的环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增强语感,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教师要创设一种愉快的教育氛围,首先必须自己保持愉快的心境,用教师的情绪带动学生情绪的转变,通过师生共同的期望实现成绩的转变,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在授课时处于激昂的情绪状态,以饱满的情绪、生动的语调、慈祥的面容进行教学,学生被教师的情绪状态所感染。主动思维,学习热情高涨,想像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求知欲望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未成曲调也有情”,“有了曲调情更浓”的实效。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反馈给教师,教师的讲课热情得到进一步强化,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亲切、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教学效率最高,教学效果最佳,对这种类型的课,学生往往有较强的盼望心理和依恋情绪。
2.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课堂教学的节奏感,结合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做到张驰有致、动静相生,形成课堂的节奏美、活动美,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环节,以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1)精彩导课美。教师精心设计导课的美,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导课时,精彩生动的语言,引人人胜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扣人心弦的故事等,往往瞬间即可勃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心灵的震颤。
2)教学高潮蔓。教学高潮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有感情反应的时刻,此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作为英语教师,应准确地把握师生美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契机,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小高潮,并合力推向大高潮,以最精彩的教学内容和最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激扬教学高潮的巨澜,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设计和制造教学高潮的方法很多,如设立悬念、循循善诱的启导,出奇制胜的应变,疑义相析的商讨,轻松活泼的游戏等。
3)结课延伸美。良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人胜的方法,环环相扣的推进和“渐人佳境”的高潮,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优秀的教学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是从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桥梁,是启迪思考和开发智力的良机,是教学高潮美的延伸。教学结尾的形式与方法千姿百态,都能给人以美感,得到美的享受,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和主体及课堂临时出现的情况灵活运用、开拓创新。
3.创设英语教学情景
情景是指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学习外语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准确地理解意义,正确地表达思想,使学生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故而,英语教学在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做语言形式的练习,要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联系,要使语言形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使言语技能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创造交际活动的情景,同时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融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
首先,创设多种多样的语言环境。人的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境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性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采取情景教学,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有利条件。外语教学情景有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为模拟创设的外语教学情景:另一类是可利用的真实的外语交际场景。如信息交流、角色扮演、开展调查、解题、游戏、猜谜、讨论等。利用真实的社会语言情境和实物、图画都是情景教学的有效方式。在多媒体教学的今天,充分利用好磁带、录像、幻灯、VCD光碟等教学设备的同时,还应在教学中积极创设一定的社会语言情境,在特定语境中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
教学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简笔画这一简便易行的教学手段进行对话和课文教学,既形象生动,又通欲易懂,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其次,无声言语传真情。眼神是感情的窗口,语言是感情的铃声,手势是感情的衣锦,表情是心灵的镜子。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交往、适宜停顿等无声言语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师生、生生之间的真情。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在人体身上发生的1是语言表达的重要补充。美国研究非语言的权威查里斯,格勒佛博士经过长期反复研究后指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交际信息总量的93%是非语言渠道传递的。非语言交际的方式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和缓柔软的语气、协调自然的表情、信任的眼神、充满鼓励的注视、点头和微笑以及洒脱自如的手势等这些体态语言和关怀性动作,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都是传递情感的渠道。英语教学中需要的不仅是教师深厚的知识基础,更需要教师与教材脉脉相通的感情投入。教师要用自已的情感去点燃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渴求之火,把对学生的真挚的情感表现为眼神、语言和手势等丰富的教学活动,用无声的教诲展示情感的巨大力量。
4.突出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尊重个体差异
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或活动教学,教学过程是交际活动过程。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提供情景,让学生在其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见解和情感。突出学生主体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育教学材料。其二、在英语课程的每个决策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学校、教师、课程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每个决策环节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而不能一昧满足学校或教师的愿望。
尊重个体差异是指英语课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既不能机械地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也不能强迫学生学习单一的学习材料。在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学法,排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财富。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才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啡为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人为本,把教育的重点从重知识转到重全面素养的培养,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做到英语教学中认知与情感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