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杰
11月14日~17日,湖北省2008年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在宜昌市隆重举行,来自各地市的21位选手展示了湖北青年语文教师勤奋好学、厚积薄发、充满青春活力的亮丽风采。这次竞赛的参赛选手,能走上这个讲台都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在这样一个高起点的平台上,和学生们一起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深入探究文学作品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文学世界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对年轻老师而言,经历这样一次全方位的教学准备和竞技的历练,将会得到一种精神气质的升华,会促进自身的进步与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参赛者都是成功者。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也因此真正成为了一次始终充溢着智慧、激荡着情感、碰撞着思想的语文大派对。
本次优质课竞赛的主题是高中语文课堂的文学作品教学研究,主要是关于小说阅读和诗歌鉴赏的相关探究。这样一个课题,既是语文教学中的主题,也是最能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加之所选课文既有难度又具挑战性,处理技巧很能见出教师的功力。这次竞赛中有几位教师,的确显示出很多过人之处,他们通过准确的主题定位和精当的情境氛围营造,将学生自然地引入一种“共赏、共振、共鸣”的理想课堂状态,适时地将学生的情感投入导向高潮,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在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兴趣,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就选手的表现,我想结合以下问题谈几点体会,和大家讨论。
一、尊重原著精神与个性化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历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从接受美学的阅读体验角度而言,读者的参与和再创作的空间大小,是衡量作者创作天赋的重要标尺。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国康士坦兹学派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伊萨(Wolfgang Iser)等青年理论家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论证了文学作品的两重性:其一,对于完全没有文学欣赏经验的人来说,作品只是一件白纸黑字的没有变化的“成品”;其二,只有对于具有相当的欣赏能力、懂得如何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它才可能成为可以从中获得美学享受的“审美对象”。我们在欣赏绘画或雕塑作品时,往往是站在对象之外,由主观之“我”观赏着某一客体;而阅读小说和鉴赏诗歌时,“我”却居于篇章之内。例如一幅业已完成的祥林嫂画像或塑像,它是按照作者描述而制作成的客观存在的对象,对此我们唯有观看、欣赏,当然也能进行一定的想象,但参与创造的余地很小。而在阅读小说《祝福》时则不然,读者必须通过自己主观的想象参与创造,按照作者提供的框架和可能性进入作品,创造属于自己的祥林嫂形象。这个创造出来的形象当然具有客观依据:必须尊重原著,不能南辕北辙而与作者的创作思路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也终究是主观想象的产物,任何读者心目中的祥林嫂都包含着读者本人的主观存在,因此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正是由于文学欣赏过程中有如上所述的广阔的想象余地,对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接受和阐释就往往很不相同。部分老师习惯于做教参的传声筒,先入为主地向学生灌输某些现成的结论,将本是虚构的内容过分落实,对学生即时生成的言之有理、析之有据的个性化解读进行无端打压或采取完全漠视的态度,逼迫式地引君入瓮,最后总要导入到既有的结论上来。这实际上并非对作品的尊重,而是糟蹋和蹂躏。
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有时只需适当转换一下视角。江汉油田广华中学的王东亮老师在解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分别从“小二眼中”、“风雪中”、“山神庙中”几个不同角度关照,就把林冲特殊的个性特色交代得非常清晰。但如果单纯追求创意而造成某种失位,那恐怕就得不偿失了。像我市预赛时某老师将苏轼的两首词重新包装成两壶“酒”,进行独到的品味,可以说是个性十足;但将这两首词的重点研究对象落到“酒”上,未免太过牵强。
要对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当是必然之选。我市预赛时,远安一中温晓蓉老师撷取《祝福》电影改编中的一个细节:从“捐门槛”到“砍门槛”,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性格发展的轨迹,就比较巧妙。只是,电影情节的改编,实际上带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一个如此具有反抗性的祥林嫂,已经和鲁迅笔下的人物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在分析中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的理解就有可能失位。所以,课堂上任何拓展延伸的内容必须对教学有帮助,即拓展延伸的空间和尺度必须合理掌控,尤其不要作对分析作品毫无帮助的漫无边际的无端联系。有位老师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在结尾处安排拖出王熙凤尸体的视频,与前面的内容可说并无必然关联。湖北省中语室主任、著名特级教师秦训刚老师评课时讥之为“以为拖出了一条死狗”,可算是无端延伸的典型例子。
二、吟诵朗读与品悟探究
语文课堂需要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这是毋庸赘言的。尤其在古代诗歌鉴赏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吟诵来感悟体味,准确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入作者营造的特有情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最终产生顿悟,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前人曾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说法,足见诵读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大赛中,二十一位讲课老师有十位讲授诗词,占到近五成,说明大家对古诗词鉴赏的重视程度。而其中几位老师,如夷陵中学邓少平老师,自身的朗诵水平已臻化境,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也非常到位,显示出很强的能力。但是,古诗词鉴赏又不能仅止于诵读,诵读的目的最终还是为品悟、探究、鉴赏服务。古诗词讲究炼字造境,讲究音韵和谐,讲究比兴,讲究铺排,讲究用典……教师首先要具备极强的古诗文鉴赏的功底,才能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咀嚼玩味,识“象外之象”,辨“味外之味”,步入审美鉴赏的最佳境界。关于古诗文的鉴识与欣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一段话发人深省:“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即是说,虽然作者的生活年代距后世的读者很遥远,我们也未曾与他谋面,但沿着作者情感的波动追溯到激发他情感的源头,依循他的辞采深入到他的内心,即使作品的涵义十分隐晦含蓄,也还是能让它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我们应在与作品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中成为作者的知音,我们无须责怪作品内容深奥,只能抱怨自己的鉴赏能力达不到那个水准。
我们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明确的层次。学生为何而读?在诵读中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何种目的?教师要有前瞻性的预设,课堂的重心最终也应落到鉴赏上来。前人提出的“涵泳”之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涵泳”一词最早见于左思《三都赋》:“跃龙腾蛇,鲛鯔琵琶……涵泳乎其中。”这里的“涵泳”指“沉潜”之意。到宋代理学家朱熹那里又有了发展,他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子语类辑略》卷二)他将“涵泳”引入到阅读鉴赏的领域,强调读书要靠虚静的心态,不要做太多的理性分析,要沉潜于作品,对作品的哲理意蕴进行反复琢磨,才能体味到精深的哲理和事物的本质。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则形象地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急要细思量。”(《陆象山语录》)“涵泳”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诗词作品;消化,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渗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积累,就是让学生在渗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教师对学生朗读技法的指导,目的也应明确,我们并非培训演员,所以指导的重心在于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创设的特定情境,真切体会作者抒发的特定情感,从而融情于作品之中,在诵读中准确再现诗境。
三、师生互动交流中教师地位的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种对话交流是建立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任何脱离文本的课堂活动都必然会成为无效劳动。因此,教师应秉持这样一种基本态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研读原文并从文本出发生成、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启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摸索研究路径,学会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心灵上是默契的,真正能够达到无障碍的沟通,对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起到终身受益的帮助效果。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必然是活跃的,也是和谐的,不会节外生枝,不会旁逸斜出,不会为形式而形式地天马行空;另一方面,教师的知识构成和学养高度应对学生的阅读、研究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支撑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文本背景的交代、课堂氛围的创设、研究方向的校正等方面。教师不要急于灌输现成结论,但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从中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并对学生及时生成的亮点予以有效回应,顺势推进课堂进度,不断形成情感高潮。对交流中学生的错误结论,教师既要照顾其自尊,保护其积极性,不要粗暴打压、生硬否定,更要通过合适的方式明确指出其产生误读的原因,用合理得体的评价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激发新一轮研讨的热情和动力。对那些本身不能以单一结论概而括之的内容,教师则应以包容的心态兼收并蓄,给学生留下回旋的空间。这与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师不是以绝对权威的身份亮相,硬性要求认知趋同,按所谓的标准答案勘校学生言论,扼杀教学民主,强行统一思想,而是使课堂处于一种学生既不断地汲取丰富的鉴赏养料,又极富活力地张扬自己的个性理解,学习研究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师生人文理念、逻辑思辨、知识能力高度融汇,灵感不断碰撞,思想充分交流的完美状态。学生通过个案的阅读鉴赏,举一反三,掌握对未来成长发展能起到重要帮助的学习方法。华师一附中盛玲老师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就很善于调动学生,抓住“宝黛初会”中的传神细节,入木三分地品鉴分析这两个在当时社会被视为“异端”的青年男女的典型形象,最后学生讨论“摔玉”的环节,不经意间进入高潮,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可窥一斑。
四、原生态课堂和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与课堂进程、氛围的协调
近年来,原生态成为非常热门的词汇,尤其是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推出原生态专场后,开始受到各界的关注和追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借助其他让人眼花缭乱的辅助手段,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教师的一张嘴,就能将学生带入奇妙的语文世界,领略文学作品的无限风光,我们姑且也称之为原生态课堂。我个人以为,如果涵咏功夫到位,引导评价得法,教师的功底在这样的课堂中甚至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学生对这样的课也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次地震发生后,我在成都双流机场候机时发现,所有电子显示屏都失去应有的功能,唯一能正常有效工作的还是最原始的黑板。所以,对传统教具保持一种尊重,保有一份留恋,应该不能简单地归之于守旧。去年十二月,夷陵中学陈鹏老师在中南六省中语会年会上执教《边城》,即以原生态形式呈现,他引导学生对沈从文笔下的人情美、人性美、人物美挖掘甚深,真正走进了作者营造的散发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俗情调的世外桃源,在湘西至纯至美的自然风光构成的让人沉醉的背景下,思考作品独特的价值和内涵,进而了解作者创作的出发点。这节课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并由中国教师研修网向全国推出,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亲自作了点评。
自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层出不穷,为我们更好地实施教学设想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可能。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有许多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进程完美结合的案例。任何排斥先进教学设施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明智的。关键在于,这些手段的使用要能够真正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教师为此设计安排的活动,也应立足于学生接受的实际,学生的情绪状况应符合教学内容营造的情境氛围,思维活跃,反应积极,和整个课堂进程及氛围高度协调。如果只是展示一些花哨的图片,播放一些流行的音乐,组织一些浮泛的讨论,只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史绍典先生曾举例说,某位老师在讲《边城》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取材过于现代,画面上出现的翠翠给人的感觉完全就是当今的湘西导游小姐,学生无论如何是体会不到至清至纯之美的。还有一些老师在讲授小说时,也习惯以播放电影、电视片段代替学生的阅读,以便学生迅速了解相关情节。殊不知,文字阅读中获得的愉悦所激发的丰富联想,是看电影、电视无法替代的。所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必须是用得其所、用得有效,否则,宁可不用。即使要用,在使用形式上也可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不要总停留在资料、问题集、影像集萃的低层次上,而应设计成随课堂进程同步推进并能多向交互探讨相关问题的形式。在画面的处理上,也应尽可能吸收古典书画之长,给人以浅淡含蓄的美感效果。个别教师偏好的卡通动漫效果,除特例外,对高中文学作品教学而言我以为是不太合适的。
五、文学研究术语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契合及语文教学的趣味格调
高中语文教师在接受高等教育时,都受到过系统的文学理论的培训,有些老师甚至具备了较高的文学鉴赏的理论素养,能够娴熟地运用阅读鉴赏术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问题是,面对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文学研究术语的使用一定要有度。一方面,让他们适当接触相关鉴赏术语,了解基本的阅读鉴赏套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让学生在保持感性思维的颖悟的同时强化理性思维的严谨是大有益处的;另一方面,如果整个课堂充斥着云山雾罩的空洞理论,教师所设问题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让学生的阅读过程丧失了原初的快感,成为拼凑伪理论的标签集锦,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文学鉴赏,应尽可能在“清水出芙蓉”的本色状态下推进,教师的引导讲解应在契合学生鉴赏实际的前提下逼近文本,深入浅出,最终让学生在“没有文学理论阴影令人窒息的压迫下”接受文学理论潜移默化的熏陶。
由此派生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的欣赏趣味和审美格调要与文学作品教学的风格相称。我们一贯推崇雅俗共赏的教学艺术,但需要注意的是,“大俗近乎雅”。这里所谓的“俗”,是指“通俗”之“俗”,“民俗”之“俗”,而绝非“庸俗”之“俗”,“俗气”之“俗”。卖弄噱头、哗众取宠的低级趣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忌,切不可为迎合部分学生而失当。
六、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容量与多个作品赏鉴的课案处理
人教社新课程教材与过去老版本最大的不同,一是分成必修和选修,二是必修教材中将过去所关注的文学流派之间的比较移之于对作家自身不同作品的比较中。如过去柳永、苏轼、辛弃疾的词都各选一首,现在均变成《××词两首》。这样,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就必须通盘考虑,既要找到两首词合理的联系点,又要关涉作者的心路历程、风格流变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比较阅读。在阅读方法上,以一篇为主带动另一篇,达到举一反三之效,让学生对该作者的创作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单元小结时,再将学生关注的目光引导到对不同流派的风格比较上来,适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扩充其知识容量,这应该是比较恰当的课案处理。宜昌市一中辛娟老师对《苏轼词两首》的解读,就巧妙地抓住苏轼人生历程的坎坷起伏带来的矛盾冲突,衔接串联自然得体。随州市广水二中邓文老师在鉴赏研究《辛弃疾词两首》时,则将重心定位在词人的情感变迁与用典的关联上,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在赏读中追根溯源,挖掘较深较透,较具新意。
在并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容量较之过去将在无形中扩大,对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也要求更高。教师在处理时不应当追求面面俱到,而要在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应用性目标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现实的需求有所侧重,要在系统安排的基础上对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解决学生阅读障碍较大的疑难问题。按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这一部分内容还可同选修内容结合起来,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让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在更广阔的文学天地里与文学大师们亲密接触。
[作者通联:湖北宜昌市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