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习需要”,打开课堂教学的“黑箱”

2009-02-20 05:12陈隆升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文语文

陈隆升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期执行主持: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08年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对“学习需要”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本年度对“学习需要”的关注与研究来自三个层面:学者的理论探讨、学生的陈述、教师的备教策略。本文将分别从这三个层面对相关文章加以述评。

一、“学习需要”的理论探讨

伯顿(J.K.Burton)和梅里尔(P.F.Merrill)把与教育有关的需要分为五类:

(1)标准的需要(normative need),指个体或集体把某方面的现状与既定标准比较而揭示出的差距。

(2)感到的需要(felt need),是个人认为的需要。

(3)表达的需要(expressed need),是个人或集体已认识到有“需要”、为满足该“需要”而表达出的要求。

(4)比较的需要(comparative need),是同类个体或集体通过相互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差距。

(5)预期的需要(anticipated need),指将来的需要。(伯顿和梅里尔著《需要的评价:目的、需要和优先考虑的需要》,转引自张祖忻等编著《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8页。)

上述五类需要的核心含义是:当现状“是”与“应该是或必须是”两者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产生“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学习需要(learningneeds)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有关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揭示出的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学习需要”的分析(learning needs analysis),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合适途径。分析学习需要的重点是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而不是教师教的状况。

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向来对“学习需要”是漠视的,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好经验,但尚未引起理论的自觉。本年度有不少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触及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需要”。李海林(《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区别与关联》,《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8期)在研究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之间的关系时提出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读一篇课文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自己的学习需要。他以文学作品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认为学生读一篇文学作品时,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读不懂”,一种是读得懂但“不喜欢”。从根本上来说,文学作品教学就是做两件事,一是解决学生“读不懂”的问题,可称之为“解读”;二是解决学生“不喜欢”的问题,可称之为“鉴赏”。“解读教学”具体教“课文说了什么”,“说的这些意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些、为什么要这么说”;“鉴赏教学”具体教“你喜欢课文吗”,“你觉得课文什么地方好”,“这些地方为什么好”。

把“学习需要”区分为“读不懂”与“不喜欢”,可以说是切中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肯綮。这种区分至少有两大贡献:一是对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提升,“读不懂”与“不喜欢”大体上包含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习需要”的感性表达,李海林把教师的实践话语提升到理论层面加以探讨;二是指出了语文教学中的“学习需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许多教师虽然从学生的学习状况中意识到了学生的需要所在,找到了存在的关键问题,但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常常出现偏差,即往往把为解决“读不懂”而教的内容与为解决“不喜欢”而教的内容混杂在一起,产生了错位。正如李海林所分析的,同一位教师教两篇课文,一篇是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篇是鲁迅的《雪》。对前者,学生是完全读得懂的,就是怀念家乡;但对后者,学生显然是读不懂的。前者应该教学生鉴赏,让学生喜欢上这篇课文;后者应该教解读,让学生读懂这篇课文。但这位教师恰好相反,教《端午的鸭蛋》时让学生反复回答“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而教《雪》时,老是给学生讲“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如何生动有趣”。

李海林从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关联角度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种“学习需要”作了辨析,蔡梅娟(《研究学生: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22期)则从“研究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研究学生的需要”是“研究学生”的重要内涵之一,教学活动的本质意义就在于满足学生的需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研究学生的需要:一是研究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一份子的需要。 教师要在研究社会生活的前提下去研究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未来的价值是指向社会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学生的需求,要立足于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二是研究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要把学生作为“认知和情感的主体”去研究他们,而不是把他们仅仅当作“客观的接收对象”,这样,才能找到与学生的心灵相接之处,弄清学生究竟需要什么。作者还指出分析学生的个体的需要关键在于找准两个兴奋点:(1)找准学生的“精神兴奋点”,知道学生在关心什么、思考什么、谈论什么、喜欢什么、渴望得到什么,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再去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然就会使供需接轨,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2)找准学生的“情感兴奋点”,要研究学生的情感状态与情感倾向,了解他们的情感兴奋点,与他们的情感接轨,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才能顺利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参与”。

蔡梅娟其实是把学生的“学习需要”区分为客观需要与主观需要两方面,对教师理解语文课堂里纷繁复杂的学习需要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接下来要追问的一个问题是:“学习需要”到底应该如何来分析呢?管春林(《需求分析理论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8年第7-8期)主张引进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界的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理论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需要”进行分析,认为“需求分析”是为实施和改进下一步教学计划而开展的一种诊断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与他们所期望达到以及应该达到的程度之间的距离,以便为后面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明确目标,从而保证随后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需求分析反对使用主观推断或者任意评判的方式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倡对客观信息进行收集和详细的分析,并最终形成决定的做法。 需求分析不但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语文教学这样的母语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它对于明确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需求分析有益于语文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堂上有不少问题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能意识到需求分析的意义并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则教学效果有望出现明显的改善。再次,需求分析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需求分析,学生会更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认清学习目标可以促使学习者最大可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需求分析应该包括:明确自己分析的目的、制订计划、选择合理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对资料加以分析、确立目标并选择合适的具体教学方法等步骤。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需求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一般来说,要做好上课前的需求分析往往比较容易,因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般都清楚要上的课程要达到什么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和完成教学任务后则常常没有了必要的分析和总结,从而没能为下阶段的需求分析做好准备,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与需求分析同步推进,并不断收集学生语文技能方面的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的需求分析做好准备。(2)语文教学往往因面对大批学生而很难顾及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因此,需求分析要区分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要区别多数人的需求和少数人的需求,要做到既照顾到多数人的需求,又适当考虑少数人的特殊需要。

管春林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需要”分析的一些具体建议,但“需求理论”毕竟针对的是第二语言教学,母语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虽然有一些共同的要素,但两者之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如何研究开发切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需要”分析方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让学生陈述“学习需要”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在2008年第9、10期分别刊载了《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师》和《学生理想的语文课堂》两组文章,编者在“编辑絮语”中提到了编辑目的:“除圣人外,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思维——手电筒思维,只会从自我的角度看别人,而不会从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我,反省自我。这种思维模式,教师也未能‘脱俗。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想把每一堂课上精彩,都想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但我们是否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过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课呢?是否思考过学生喜欢怎样的语文老师呢?这些稿件的编辑,是为广大同仁展示出一面面‘镜子。”这番话暗含着教师应该让学生陈述“学习需要”的意思。我们这里重点评析《学生理想的语文课堂》,这组文章包含有6位学生撰写的6篇文章,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眼中的课堂现实。参加“学习需要”陈述的学生认为,大多数学生能埋头于数理化的计算,却不能静下心来读一篇美文;能写一手漂亮的英文,但书写的汉字却令人不敢恭维;能头头是道地谈论电脑游戏或网络新潮,却对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和西方精神文化知之甚少。现实中的语文课堂似乎颇为无聊,很多老师会把许多知识舍弃,更多的只是照着教案念或写,拿着更多的题目或试卷让我们练习,理由很简单——考试需要。在我们眼里,语文课堂几乎等同于考试(秦颖雪)。古代文人吟诗作赋,出口成章,而我们却在“模式化”训练之下变得腹中空空(李君)。小学语文唯一的印象就是抄词、抄课文、抄阅读文章;初中老师上课对课文的解读就像是做阅读题,本来一篇很好的文章硬生生地被改造成若干莫须有的问题(景暑楚)。

2.学生心中的理想课堂。学生认为,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交流的平台,老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想象(秦颖雪)。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是尊重学生个性与见解的课堂,应给学生一片自由写作的天空,让作文散发出创造的灵气,而不是刻板的匠气,应该涵盖古今中外无数文学趣事(李君)。理想课堂是由知、智、趣、美四要素结合而成的(史元春)。希望中学的每一节语文课都是精魂与风骨的结合体,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潘多,于晗)。语文课应该定位于一种思想的汇集与碰撞,一定要追求参与度,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都勇于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思考能力提升了,语文能力提升了,就是一种形而上的升华,学生就不会为考试分数这样的事情烦恼了(景暑楚)。语文课堂是灵感交流的平台,无数个年轻鲜活的思想一起碰撞,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成长,从古时的私塾到现代的多媒体教室,那琅琅的读书声都是学子们对课堂不灭的情结(刘坤)。

让学生通过书面文字陈述“学习需要”的做法其实并不新鲜,早在二十年前,《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第6期)就以“学生论坛”的形式发表过多篇学生的文章,例如《假如我是语文老师》(郑华南)、《一个中学生的苦恼》(张淑芬)等,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表达出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一些共同心声: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要尽一切努力去了解我的学生,看看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经常思考的是什么。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对待生活,如何去认识社会和人生。为什么要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老师为什么总是机械地照本宣科,我们只能机械地吸收?我们需要个性的发展,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方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学生需要什么?二是,我们如何知道学生的需要?二十年过去了,不同年代的学生陈述出来的学习需要是如此相似,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语文课堂里带规律性的问题,更可能存在一些仅凭教师的感觉是无法触及的课堂“黑匣子”里的秘密,这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去理性地了解。从大体印象来说,上述学生在不同年代所陈述的学习需要,语文教师凭平时的经验与感觉是不难判断的,所以常常被教师忽视。但“学习需要”凭教师的感觉获得与从学生的口中和笔下道出,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凭感觉获得的“学习需要”,常常处于一种笼统、模糊的状态。当学生把他们对“课堂”的鲜活理解呈现在教师面前时,这种模糊的把握会变得更加具体清晰,因为学生的陈述往往是以具体的个人为单位的,陈述的内容常常附带着具体的情境,他们对现状的不满和他们的理想都是有具体指称的对象和内容的。教师如果能采用“学生陈述”的方式去把握和审视学生的“学习需要”,那必将增强自己对语文课堂的理性自觉。

三、教师备教策略中的“学习需要”分析

教师的“学习需要”分析常常体现在备课过程中,备课过程中常见的“学生与课文有距离”、“学生理解有困难”、“学生对课文不感兴趣”、“学生不喜欢这篇课文”等话语,其实表达的就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分析与把握。因此,分析教师教案和教学设计中这类实践话语,是研究教师“学习需要”分析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年度,在各类语文期刊上发表各类教案和教学设计近120个,其中大多数教案明确表达了教师对学习需要和学情状况的分析意见。尤其是《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用了整整一期的篇幅刊登了40个“备教策略”,每一个“备教策略”均包含了“学情分析策略”。教师的“学习需要”分析基本体现在“学情分析”之中。因为这些教学设计所涉及的课文大多是经典文学名著,下面我们依据李海林所辨析的“学习需要”的内涵,把这些“学习需要”分析区分为关于“读不懂”的分析和关于“不喜欢”的分析。

1.关于“读不懂”的分析。教师认为,有些文言文及古典诗词曲的作家作品因年代久远,与学生产生了距离;因自身阅读水平的限制和一些时尚文化因素的影响,对于中外经典作品,学生感到有隔膜,阅读难以深入;鲁迅的作品与学生有距离;生活在大都市的学生对描写乡村的作品缺乏直接的感受,有空间距离。

例证:(1)《在沙漠的中心》中涉及到的“航空探险”和通过人物心理活动表现文章主旨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在今天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石卉芸《在沙漠的中心》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3期)

(2)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今社会,主人公葛朗台的行为心理与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张俊峰《〈守财奴〉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3)这些学生比较单纯,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大多为“不更事的少年”,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太了解,所以对于作者刻画王熙凤的一些精彩语言,学生可能不容易领悟,这样也就不容易领悟到作者的用语之妙。毕竟,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尤其是王熙凤的性格,蕴涵了太多的社会学、心理学意义,这不是年纪轻轻的学生所能把握的。(郑逸农、汪益军《〈林黛玉进贾府〉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4)对于追捧着“80后”写手如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品,崇仰着快男超女及周杰伦、陈慧琳等歌星的当代中学生来说,“鲁迅太远了,鲁迅太高了,鲁迅的语言太难读懂了”(对初三学生“喜欢鲁迅吗”的调查反馈)。(胡明道,《〈拿来主义〉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5)由于时空距离、观念的差异,学生到高二才第一次接触中国古代戏曲,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对《窦娥冤》多少有一点了解,但也仅限于“我比窦娥还冤”的口头禅上。(魏胜平、党红英《〈窦娥冤(节选)〉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2.关于“不喜欢”的分析。教师认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大;学生对鲁迅杂文不喜欢;有些古典小说、戏曲和现代派小说,学生缺乏兴趣。

例证:(1)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对鲁迅作品的概念化解读,导致学生对鲁迅作品不感兴趣,而且容易以习惯性思维与僵化的模式去解读鲁迅作品。 (蔡伟、俞丹、蒋琼《〈药〉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2)现在城市中学里的许多高中生对于古典小说

的阅读兴趣可能已经十分淡漠。他们畏难于古典小说的语言障碍,他们厌倦于古典小说缓慢的情节推进,他们烦躁于古典小说冗长的故事内容。因此,如何唤起他们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如何培养他们阅读古典小说的能力,是本课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郭惠宇《〈失街亭〉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3)戏剧主要通过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

言表现故事,没有详细的背景描写和说明,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张春莲《〈茶馆(节选)〉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4)由于理科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再加上近几年戏曲几乎成为高考试题的盲区,因此对本部分内容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不够。(魏胜平、党红英《〈窦娥冤(节选)〉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5)加上现阶段高中文言文与初中相比,分量加大,难度提升,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提不起兴趣。(邓彤《〈鸿门宴〉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6)但由于学生与文言文存在隔阂,以及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语文学习的功利主义倾向,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觉并不太好,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有的还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袁卫星《〈逍遥游(节选)〉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7—8A期)

总体上看,本年度教师在教案和教学设计中的“学习需要”分析大体反映了学生的一些基本“学习需要”,并且能够依据“学习需要”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分析的内容和过程比较粗疏;分析方法欠缺,教师大体是凭感觉作出判断;尤为重要的是有相当一些教师的“学习需要”分析情况与整体教学设计缺乏关联,虽然把“学习需要”分析的内容写在教学设计中,但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并没有充分考虑“学习需要”,这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作者通联: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