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2009-02-05 06:18陈兰云
科教导刊 2009年23期
关键词:茉莉花反思小学音乐

陈兰云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音乐教材中《茉莉花》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反思两方面内容进行尝试交流。

关键词小学音乐 《茉莉花》 教学设计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案例

列夫·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纵观当前的小学音乐教材,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隐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提炼、展示教材内在思想内涵,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在《茉莉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者将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在美的音乐,美的画面中领悟到民歌《茉莉花》的魅力,并能准确的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美。

2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茉莉花》,尝试用不同情绪表达歌曲。

(2)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了解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所包含的文化、语言的差异,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唱歌曲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钢琴

3教学过程

3.1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师: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美丽,你知道在走廊的窗台的都摆放了什么?

生:鲜花。

师:对,有鲜花的陪伴,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芬芳。那么,你都见过哪些花?

生:牡丹、樱花等等。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几盆花,你认识吗?

生:菊花、牡丹、百合、马蹄莲。

师:这几盆花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一条好听的节奏。

(出示《图兰朵》中的一段带《茉莉花》旋律)

生:分别打好这些节奏。

师:当你看到这些美丽的鲜花时,你应该用什么样的眼神来表现对花的喜爱之情?你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感觉来读?

生:再次读节奏。

师: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茉莉感受它的芬芳与美丽。

3.2聆听歌曲,感受音乐

生谈对歌曲的感受。

3.3学习歌曲,知晓内容

(1)学唱歌谱。跟随琴声用“la”模唱歌谱。用唱名法唱歌谱。认识歌曲的旋律构成:五声调式。用手划出旋律线。思考:旋律是平稳娓婉的还是跌宕起伏的?

(2)学唱歌词。跟琴轻声地把歌词填进去。用最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两小节一换气。男女生进行比赛。

(3)尝试用不同的情绪演唱。尝试用秀美的、活泼的、壮丽的三种情绪来演唱歌曲。

3.4比较欣赏,升华情感

通过比较欣赏,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感受到民歌由于流传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文化传统、地方语言的差异,各地区的民歌在风格色彩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1)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2)欣赏萨克斯版《茉莉花》:介绍这首茉莉花,让学生能通过中外的对比而能感受到茉莉花在外国人心中的地位。

(3)欣赏民乐版《茉莉花》:通过中外茉莉花的对比,感受民族乐器在魅力。

(4)观看视频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表演的《茉莉花》片段:明白江苏的茉莉花在世界和国人心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3.5 小结课堂,再唱歌曲

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茉莉花》的音乐旅程就是最好的证明。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的教学,让我们再一次用优美的歌声来演唱这首歌曲,同时也愿我们的民族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3.6 布置作业,培养能力

请同学们在课下搜集一些其它版本的《茉莉花》,要求能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歌曲,下节课我们将开一个“芬芳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欣赏展示课。请大家做好充分准备。

4反思

“音乐中的茉莉是芬芳迷人的,洁白的茉莉代表着人们对纯真和谐的美好追求,或许正是这种亘古不变的追求才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未舍弃对茉莉的歌颂与赞美。”这是我想要在这节课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思想。为了达到这种要求本节课在课的设计上主要从以下几点来思考的:

(1)情感线。课的开始我用了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的一段带《茉莉花》旋律作为切入口,初步了解茉莉花是如何走向世界的,为后面的情感激发打下伏笔。整节课时刻围绕着歌曲的学习与欣赏,让学生在学习中情感上不断地从认识、升华,最终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茉莉花歌曲产生喜爱,并产生浓浓的民族情。最终引导学生说出:作为江苏人,我无比骄傲与自豪!

(2)知识线。由于《茉莉花》的旋律大家都耳熟能详,只是对于茉莉花的其它相关的知识没有过多的了解,所以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串珠的方式将几个点的知识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项链式的教学方式:茉莉花走向世界——学习茉莉花旋律——欣赏东北茉莉花——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在这些的学习中通过讲解与欣赏交流,使学生对茉莉花的内容与重要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能力线。所以在歌曲的学习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的方法进行学习。先用la来模唱旋律整体上初步感知旋律;再用唱名法演唱歌谱,在这一环节与学生认识了旋律的构成曲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为再唱旋律作个铺垫;完整地演唱旋律:要求学生用手感知旋律线条在空间上有个感性的认识,再上升为理论高度:是平稳娓婉的还是跌宕起伏,为歌曲演唱和比较东北民歌的特征作个铺垫。同时在学习歌曲的处理上我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情绪去演唱茉莉花,使学生知道学习歌曲是可以去尝试不同方法演唱,这也就是为什么一首曲会有各种版本的原因所在吧。在比较南北民歌差异的时候我采用了亲自演唱,让学生能在我演唱的同时有个直接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对比民歌差异起到个穿针引线之效,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常言说:送人玫瑰手留有余香。在课的结束我请同学用自己动听的歌声借助《茉莉花》的旋律将美好的祝福送至在场的每个人,为我的这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这节课使我深深体会到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猜你喜欢
茉莉花反思小学音乐
茉莉花
茉莉花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