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秀 邱礼平 虎松艳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食品技术专业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以行动导向教育理念为依据,阐述了中职学校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实施步骤以及实践过程的体会。
关键词:中职教育;食品技术专业;行动导向;课程开发
“行动导向”译自德语“Handlungsorientierung”,英语称之为“Action Oriented”,其核心理念是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德国经过30多年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证明了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行动导向”作为国外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近年来在我国职业教育界也被广泛提及。中职教育的特殊属性和当代我国中职教育的阔步发展使得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我国中职教育中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笔者认为,要在中职专业教学中贯彻实施“行动导向”教育教学方法,开发“行动导向”专业课程是关键之一。
一、食品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食品技术专业是集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以及食品机械维修与保养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性强的专业。该专业通过近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已经初步实现了专业课程领域上的模块化和综合化,如肉制品、水产品加工模块课程,乳制品、饮料加工模块课程,焙烤食品加工模块课程,食品理化检验检测模块课程等,这些专业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多层次、多方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在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该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该专业基本课程体系是以“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技术是科学的应用”为依据建构的,仍旧采用职业学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即将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含实践课),其课程开设的顺序为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实训课),该课程体系按学科体系设计,强调的是知识的逻辑顺序,忽略了技术的独立性,致使学校培养学生的课程目标与学生从事本专业职业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的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学生“学的用不上,要用的没学过”,虽拿到毕业证书但无法顺利就业。
第二,该专业部分核心课程中理论与实训课程的总课时比例不合理,专业课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课程设置与就业联系不紧密,教学内容跟不上食品行业对中等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紧密。
二、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针对食品技术专业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在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中,以工作任务课程化为总的设计思路。具体表现为:
第一,食品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和学生个性发展。其中,社会需求是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前提,现代以经验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是食品技术课程开发的基础,学生的个性发展是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纽带。第二,认真进行食品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确定适应学生的多层次发展的需求和基本教学要求的核心课程,突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第三,以学校现有的基本设施、必需的装备和专业工作任务为基础,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规范。第四,以核心工作任务训练为基础,建构工作任务核心课程的内容,以便有利于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以及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的实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三、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步骤
根据“行动导向”教育理念,食品技术课程可分为公共文化课和专业课两类。专业课的开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对实际的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二是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归纳;三是将职业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处理;四是进行职业化课程设计。通过以上步骤,实现课程设计职业化,职业设计工作化,工作设计过程化,过程设计具体化以及具体设计科学化。
例如,以食品技术专业为例,公共文化课包括:数学、语文、英语以及人文知识等,其作用是培养具有社会文化底蕴的完整的人,突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差异,由于该类课程以掌握知识和培养一般能力为主,因此仍可采用学科式的课程结构;专业课包括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通用设备、食品贮藏技术、食品常规检测技术以及食品法规等,其作用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因此应突出实践,以实际的典型工作环境为课程教学情景。食品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专业课程的开发,因此本次课程开发的突破点在于专业课程的开发,即如何建构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适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现状的课程体系。下面,笔者以我校食品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研究开发过程为例进行阐述。
(一)仔细分析现状,确定专业方向。
根据劳动力市场、行业专家以及企业需求的调研,我校在合理分析食品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DACUM表)的基础上,确定三年制中职学校食品技术专业的主要专门化方向为食品加工工艺和食品检验检测,然后再根据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分析与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确定专门化方向必须达到的职业资格。例如,食品检测检测专门化的学生必须达到食品检验工(中级)或食品质量检验员(五级)或《食品质量检验员》(微生物四级)或《食品质量检验员》(理化四级)。相关的训练项目有:测定食品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以及重金属;使用分析仪器;采集、稀释以及均质样品;选择培养基;增殖培养微生物;微生物分离纯化;判断菌落;查MPN表;判别致病菌;致病菌生化鉴定;记录原始数据;出具检验报告等。
(二)积极开展探索,开发课程体系规范。
由于课程体系规范的开发涉及的内容很多,所以课程体系的开发需要分步执行。我校根据确定的食品技术专业专门化方向和工作任务,探索开发食品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规范。食品技术专业主要工作任务为筛选食品原料,操作常用的食品机械设备,检验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各类食品等。因此,我校在课程体系规范开发实践过程中,初步形成一个共识:“行动导向”课程是以具体的工作过程为线索,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合理选择和组织理论知识,通过工作样本来评价学习结果的实践导向课程,即该类校本教材编写的模式为:单元目标→工作任务(项目)→相关技术实践知识→相关技术理论知识→拓展理论知识→练习→学习结果评价。
(三)探索开发“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以“检验产品质量”工作任务为例,其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知道并能操作食品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以及微生物检验法。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为:课堂设计→布置任务→分组查找有关资料→分组操作→结果报告→小组谈论和比较分析→课堂讨论和整体评价。
(四)以学生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开发行动导向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的评价也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行动导向课程需将课程评价的指标和方式贯穿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每一个过程。我校在开发食品技术“行动导向”课程过程中,对各个工作任务制定评定细则,它包括学生资料查询、参与积极性、成果展示效果、团队合作以及任务完成的多少等几个方面,在评定时坚持遵循鼓励为主的原则,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四、行动导向课程开发的几点体会
“行动导向”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实践过程中,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行动导向课程开发的核心是选择合理的工作任务。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每一个工作任务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具体的工作过程。但由于目前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均存在缺陷,因此笔者认为适合于职业学校教学的工作任务课程不宜过大,不宜过分追求完善,而是可以是真实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模拟的工作任务。相关课程开发的关键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好工作任务的合理分解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的体制。
工作任务课程化对教师本身的素质、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每个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共同协作,因此,职业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的体制。
(三)遵循工作实践规律,寻求相应策略。
行动导向课程是以具体的各个工作任务为基本单元实施教学的,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遵循工作实践的特定规律。一般应以四个学时为一个单元(部分工作任务可能学时更长),这就需要教务部门能适应这种变化,寻求相应的应对策略。
(作者单位: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刘邦祥. 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 职教论坛,2006,(1).
[2]陈曦萌.“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沿革及内涵[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邱礼平.食品技术专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标准研究[R].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医药专业委员会.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