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红 谭 伟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起源于交际法,具有规范的结构与过程框架。任务设计要真实而有意义,这是课堂实践的关键。学习者参与交流与协作,在教师的帮助、组织与监督下完成任务,不断提高交际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任务在对外汉语课堂实践中的运用,以期有助于人们对任务的认识与设计。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 设计 对外汉语 课堂实践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背景
(一)第二语言教学法方法论之争
回顾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出现过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交际法和任务教学法等数十种教学法。它们虽然种类繁多、名称各异、研究视角多样,但从方法论上看,大都围绕着“经验”与“理性”、“形式”与“功能”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深入探讨教学法的本质。如表1、表2所示:
表1:第二语言教学法的核心问题之一——“经验”与“理性”
01
表2:第二语言教学法的核心问题之二——“形式”与“功能”
02
(二) 任务型教学法对3P教学模式的批判
任务型教学法是对3P教学模式的批判,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交际法。1987年,N.Prabhu正式提出任务型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一系列实际运用的任务,从而提高交际能力。1989年,D.Nunan出版了《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提出作为一项课堂活动,交际任务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操作、输出或互动之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义上,而不是形式上。
“3P模式”即PPP模式,是目前世界上运用最为普遍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也是如此(如表3所示)。“3P模式”的流程实际上是先学习语言的用法,再进行语言的使用。如“把”字句的教学:a.展示。由对话导出“把”字句(如“请把书打开”“请把门关上”),或利用课文中的句子导出“把”字句。板书“把”字句的格式,并讲解其意义。b.练习。如完成句子“我把桌子……”;看图说话等等。c.表达。如说一说你打算怎么样布置房间(要求使用“把”字句)。
表3:“3P模式”的三个阶段及其理解
03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这是一种以语法结构为主的形式教学,过于强调对于离散的形式点的安排和教学,失去了交际意义。2.教学重点放在准确性上,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运用。3.教师大量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任务型教学法与“3P”模式的不同见表4:
表4:“3P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法
04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概念——任务
(一)任务的含义与性质
Ellis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任务是一个活动,它要求学习者为达到某个目标而使用语言,并在使用中把重点放在意义上,选择该任务是为了给师生提供有助于他们学习的信息。
实际上,任务具有以下性质:1.目的性:达到某种明确的教学目的;2.交际性:学习者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3.现实性:模拟、再现日常交际过程;4.完整性:有头有尾、完整的交际活动;5.综合性:完成任务涉及到语言、认知、文化等因素。只有具有这些性质的语言活动,才能算作“任务”。
(二)任务的判断标准
一般来说,任务的判断标准主要有:1.运用语言手段完成一件事;2.教学活动还是现实活动,大部分学者将任务限定在教学活动上;3.任务是一项基于意义交流的语言活动;4.情境真实与互动真实,前者直接反映、模拟真实世界的活动,如问路、在饭店点菜等,后者带有课堂游戏性质,其语言行为与现实世界的活动有相似之处,如“我说你画”等。
“任务”要与传统的“练习”区别开来(如表5)。“练习”如把“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等。“任务”如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布置,进行下面的活动:学生甲邀请同学乙去他家,把从学校去他家的路线告诉乙。乙一边听一边把路线画下来,不清楚的地方随时询问对方,最后再向对方确认一遍。
表5:“练习”与“任务”的主要区别
05
(三)任务的类型
D.Nunan指出,任务不仅仅包括在真实世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任务,也包括学习语言的教学性任务,即可分为两类任务:真实世界任务和教学任务(如表6所示)。
表6:D.Nunan提出的两类任务
06
1.针对汉语学习的真实世界任务,比如:(1)听电台的天气预报,弄清楚当天的最高气温,或者做出决定是否要带雨伞和毛衣去学校。(2)阅读完租房广告后,根据自己的需要租用房子。(3)(假如你在上海留学)用汉语向中国警察或行人询问如何从南京路步行到外滩参观。(4)(拿着某城市的地图)用汉语向你的同学解释如何从你的学校步行到某一广场。(5)写信给中国一所中学的学生希望能在那里找到笔友。(6)给你的汉语老师用英语写一张病假条,告诉他你因感冒不能回学校学习,需要请假两天。
2.针对对外汉语的教学任务,比如:1.画画——按照口头指令画出集合图形或表格;比较图形或插图,识别他们的相同点和差异之处。2.钟面——按钟面说出时间;移动时钟的指针以表示某一时刻;根据一个12小时刻度和24小时刻度的钟说出时间。3.地图——找出并说出某一地点在地图上的位置。4.学校时间表——按指令和描述编出上课时间表;根据某些班级的时间表去编出某科任课教师的时间表。5.方案和实施计划——从工作、旅行等需要出发,定出个人约会的可行时间。6.火车时间表——解释火车时间表;按定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火车班次。7.金钱——计算出要买一组物品的钱数;决定如何使用定量的钱去购买想买的物品。
(四)任务的构成要素
D.Nunan指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包含五个方面:1.教学目标(goals),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2.信息输入(input),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输入形式可多样,如报纸杂志、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畅销小说、影视剧、歌曲等;3.活动(activity),给予输入材料的各项活动,如对话、角色扮演、演讲、采访、辩论、小组讨论、游戏、竞赛、演唱歌曲等互动性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4.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沟通信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师生互动;5.教学环境(setting),指任务执行的环境,模拟真实环境。见图1:
图1:任务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07
三、任务的设计
(一)任务的设计原则
设计任务需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性原则,输入材料与情景尽量接近真实生活;2.形式/功能原则,强调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增强学生对语言表达得体性的理解;3.连贯性原则,尽可能设计“任务链”或“任务系列”,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具有统一的目标;4.可操作性原则,避免复杂;5.实用性原则,提供互动与交流机会;6.趣味性原则,激发学习动机。
国家汉办制定了《汉语交际任务项目表》,包括初级、中级与高级项目(举例如表7所示)。
表7:汉语交际任务项目表(举例)
08
我们可以据此设计具体任务,教师特别要准备输入的材料,如设计情景(包括人物、模拟的现实情景)、表达需要的词语与基本句式等。以完成“学会问路”为例,输入材料如下:
(1)A:请问,(去)人民广场怎么走?
B:直走向右拐。
(2)A:请问,从中山北一路到国定路坐几路车?
B:坐137路。
(3)A:请问,院长办公室在哪儿?
B:在2楼218号。
(二)典型任务的设计
任务1:两人一组,先看一套住房的示意图。一个学生得到的任务是:现在你将搬入这套住房,搬家公司已经把你的家具全部运到了(见清单),请你指挥工人把家具放到合适的地方。另一个学生根据指令把家具的安放位置画在平面图上。
任务2: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请说明两幅图有哪些不同之处。两张图片的话题相似,但细节不同。拿到图片A的学生知道Tom的房间在3点钟时的凌乱状况,拿到图片B的学生知道4点半时Tom整理后的房间状况。这样他们彼此之间就有了具有互补作用的信息,双方经过交流与协商可以探清有关“Tom做了什么”的信息。
任务3: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小麦进口贸易谈判。
任务前:双方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经贸业务,包括价格条款、进口许可证、到货时间和地点、付款方式等。
任务中:运用已学语言与查阅资料完成任务。老师记录出现的错误。
任务后:老师评估,总结任务完成情况。
任务4:如表8:
表8:“设计名片任务”分析
09
四、任务在对外汉语课堂实践中的运用
(一)任务与口语教学
林海婴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的五种任务模式,我们可以把这些模式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设计口语任务。
1.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采用Q-A方式,在问答的过程中,让学生彼此之间交换信息。问题涉及对方感兴趣的内容,如“你是哪国人?”“你学习的专业是什么?”“你了解中国文化吗?”“你的大学生活怎么样?”等。
2.拼板式任务(jigsaw tasks),选择合适的话题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故事。如根据图片,编出一个爱情故事,每个学生讲一句,以循环的方式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3.解决问题式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如“怎样减轻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怎样提高汉语口语能力?”“怎样选择朋友?”“你觉得该如何与同学更好地相处?”“经济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在中国怎样租房子?”等。
4.决定式任务(decision-making tasks),在课堂上分别给学生几个可能有几种结果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商或讨论选择一种结果。如“遇到小偷你怎么做?(A.不管;B.制止)”“如果你捡到2万元,你将怎么做?(A.交到有关部门;B.自己使用)”“国庆节去哪里旅行?(A.北京;B.西安;C.西藏)”“租用的房子马桶漏水怎么办?(A.由物业公司处理;B.由房东处理)”等。
5.交换意见式任务(opinion exchange tasks),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交换意见,但无需达成一致。如“金钱是万能的吗?”“你喜欢什么样的房子?”“你喜欢中国的哪一个城市?”“上海的交通怎么样?”“怎样保护环境?”等。
(二)任务与听力教学
贾志高介绍了Laud的六种听话人功能:识别、定位、要点理解、细节理解、全面理解与复制,并介绍了Laud的九种听话人反应。“听话人反应”就是要求学生对所听到的信息做出实际的反应。由此,我们认为可以应用到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设计合适的听力任务,可取得更佳的效果。
以广告篇章为例,可设计如下任务:
1.动作反应任务:用动作表现怎样使用广告所描述的商品。
2.选择反应任务:将实物与产品的图片相配。
3.转换反应任务:画出广告所描述的商品;制作各类商品价格表。
4.回答反应任务:回答“所宣传的产品是什么?商标名称?产品最重要的性能特征?”等问题。
5.压缩反应任务:听了广告篇章后,为广告准备一条简短的字幕语篇。
6.扩展反应任务:根据广告的基本信息重新写出一个内容更丰富的广告。
7.复制反应任务:听写、翻译、简单的口头复述原有信息。
8.模仿反应任务:以所听广告为模式,为另外一种产品做广告。
9.会话反应任务:在听的过程中随时做出反应,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三)任务与阅读教学
根据任务的结构,对阅读活动可做如下分析(如表9所示):
表9:阅读任务结构分析
10
(四)任务与写作教学
根据任务的结构,针对一次写作活动“请给学院餐厅写一封建议信”可做如下分析(如表10所示):
表10:写作任务结构分析
11
参考文献:
[1]周红.对外汉语教学情境的立体化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2006,(4).
[2]Prabhu,N.S.Second Language Pedagog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3]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吴中伟.从“3P模式”到“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研究之三[J].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5,(3).
[5]Ellis,Rod.Task-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6]吴中伟.任务教学法研究之一:任务的性质和特点[A].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三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8]卢莉.关于任务型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2).
[9]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初级中学教科书英语(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0]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Harlow:Longman,1996.
[11]马箭飞.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4).
[12]吴中伟.任务教学法研究之二:语言教学中形式与意义的平衡[A].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研究》编委会.对外汉语研究(第1期)[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3]骆爱凤,叶张煌.论任务语言教学中形式与意义的平衡[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4]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15]马箭飞.任务式大纲与汉语交际任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16]林海婴.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及其在培养学生口语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3,(2).
[17]贾志高.听话人功能——反应分析及其在任务型外语听力教学中的意义[J].山东外语教学,1999,(4).
(周红 谭伟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2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