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航
摘 要:《九宫大成北词宫谱》是一部昆曲曲谱。通过对相邻曲词的工尺谱统计情况得知:曲词中两字组词素的连音调值关系很有规律性,除上声外,其他声调无论调值高低,只要在前时,音高就要高于后调。进而得出:戏曲语言虽是夸张了的语言,但在两字组重音方面,与实际语流中的普通话是完全相同的。
关键词:《九宫大成北词宫谱》 两字组词素 重音
一、引言
《九宫大成北词宫谱》是乾隆初年由朝廷组织的一批御用文人和宫廷乐师集体修撰的用昆山腔歌唱的北曲谱集,按照宫、商、角、徵、羽分作五函,共42卷,均用工尺谱谱曲。工尺谱的音高由十个汉字来表示,即“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这十个谱字实际为一个七声音阶扩展了三个自然音级,包括中音区、低音区和高音区。在为例曲标注曲谱时,一方面要满足宫调和曲谱对音高和旋律的总的要求,另一方面更要满足曲字的声调特点,即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王守泰(1982)认为,“词素是由曲词的一整句中分割出来的,由一个字或两三个字组成的完整段落。”①并指出:“一个词素中的相邻两个字,各依其四声的隶属,服从这一声的字调而出现调值上的高低差别,这就是连音调值关系。优秀的谱曲家对词素的连音调值关系非常重视,设法在词素所配合的工尺谱上鲜明地把这关系透露出来。”②看来,根据相邻两个字的工尺谱即可推测出声调的相对音高表现。而在汉语普通话中,音高的升高是重音的主要声学特征。关于这个问题,林茂灿(1984)、沈炯(1994)、高明明(1993)、王蓓(2002)等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得出了同一结论。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认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③也就是说,歌曲是吟咏的延伸,是语言声调的夸张形式,可以配合音律而达到和谐。自然,普通话中重音的声学表现同样适用于戏曲语言。因此,通过统计曲谱中相邻两个字的相对音高表现即可推测出两字组词素的重音情况。
本文将以《九宫大成北词宫谱》为基本语料,以《中原音韵》为标准,选取各声调常用字50~100个,且均非多音字,统计这些常用字在成词情况下的工尺谱情况,一并统计出与其成词的前字或后字的工尺谱,改写为简谱。
二、两字组词素相对音高情况
统计结果如下:
01
结合表1和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阴平与阴平相连,除等高外,前高比例最高;阴平与阳平相连,前高比例最高;而阳平与阴平相连,前高比例也为最高;阴平与上声相连,前高比例最高;而上声与阴平相连,前高比例也最高;阴平与去声相连,前高比例最高;而去声与阴平相连,前高比例也最高。阳平与阴平相连,前高比例最高;而阴平与阳平相连,前高比例仍为最高;阳平与阳平相连,前高比例均为最高;阳平与上声相连,前高比例最高;上声与阳平相连,后高比例最高;阳平与去声相连,除等高外,后高比例略高些;去声与阳平相连,前高比例略高些。
由表1可知:阴平与其他声调相连,除阴平外,前高比例均为最高;阳平与其他声调相连,除去声外,前高比例均为最高;上声与其他声调相连,除上声外,后高比例均为最高;去声与其他声调相连,除阴平外,前高比例均为最高。
由表2可知:阴平与其他调相连,除阴平外,前高比例均为最高;阳平与其他声调相连,除去声外,前高比例均为最高;上声与其他声调相连,除上声外,后高比例均为最高;去声与其他声调相连,前高比例均为最高。
三、曲词中两字组词素重音情况
邓丹④、王韫佳等⑤通过语音实验的方法得出:普通话语流中双音节词的词重音倾向于前重,前重和等重是普通话双音节词较常见的两种重音模式,而后重的出现机率较小。曲词是语言的一种夸张形式,一句曲词由不同组的词素组成,一个字或两三个字都有⑥,那么,曲词中两字组词素的重音情况有什么特点,是否与普通话中双音节的词重音情况一样呢?本文将试图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为与王守泰(1983)的统计结果相比较,本处只选取代表字在后时的音高表现来考察,根据上文统计结果,现列表如下:
02
表4和表5的箭号表示前后两字调值的高低关系,只是上行、下行或平行的趋势,不表示调值的绝对位置。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表4中,阴平为前调时,音高等于阴平、高于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为后调时,音高等于阴平、高于上声、低于阳平和去声。在表5中,阴平为前调时,音高等于阴平、高于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为后调时,音高表现与为前调时一样。可见,阴平在曲词中,当前调为阳平和去声时,调值容易变低。而在北京话中,阴平无论在前或在后,无论与何种声调相连,均为高调。
表4显示:阳平为前调时,音高高于阴平、阳平和上声,低于去声;阳平为后调时,音高高于上声,低于阴平、阳平和去声。表5显示:阳平为前调时,音高低于阴平,等于阳平,高于上声和去声;阳平为后调时,音高表现与为前调时一样。可见,阳平在曲词中,当后调为阴平和阳平时,调值较高;当前调为阴平和阳平时,调值变低。而在北京话中,阳平无论在前或在后时的音高表现均相同。
再看上声,表4显示:上声为前调时,音高低于阴平、阳平和去声,高于上声;上声为后调时,音高均低于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表5显示:上声为前调时,音高低于阴平、阳平和去声,等于上声;上声为后调时,音高表现与为前调时一样。可见,上声在曲词中,当后调为上声时,音高较高;当前调为上声时,音高较低。而在北京话中,上声无论在前或在后,音高均较低,而上上相连时,音高前后相同。
最后来看去声,表4显示:去声为前调时,音高均高于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去声为后调时,音高高于阳平和上声,低于阴平和去声。表5显示:去声为前调时,音高高于上声,低于阴平和阳平,等于去声;去声为后调时,音高与为前调时一样。可见,去声在曲词中,当后调为阴平和去声时,音高较高;当前调为阴平和去声时,音高较低。而在北京话中,去声无论在前或在后时的音高表现均相同。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在曲词中,调值在前和在后时的音高表现不同,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相同声调相连时,除阴平和阴平相连音高前后相同外,其他均前高后低。二是阴平、阳平和去声三个声调无论如何搭配,前调音高均高于后调。可见,曲词中两字组词素的连音调值关系很有规律性,除上声外,其他声调无论调值高或低,只要在前时,音高就要高于后调。而在北京字音中,四个声调按照其调值的高低无论在前或在后时的表现一直不变。正如王守泰所说“北京字音的连音变调现象不很显著。”⑦
音高升高,意味着前字位置比后字位置重要,在演唱时,前字要唱得比后字饱满,因而,曲词中两字组的重音应在前字。在汉语普通话中,重音的声学特征主要表现在音高的升高等方面,林茂灿(1984)、沈炯(1994)、高明明(1993)、王蓓(2002)等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得出了同一结论。看来,凭音高的升高来判断重音是正确的。为能直观地看出这一特征,本处只列出相同声调的重音表现情况。而不同声调的重音表现只从表6中难以直观看出。
表6:北曲谱相同声调连用时的重音情况(表中数字均为百分数)
03
如果不考虑等重情况,只就前重与后重来说,前重比例明显高于后重。在普通话的实际语流中,双音节词的词重音被感知为前重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后重,王韫佳(2003)、邓丹(2006)等均得出这一结论。表7即为邓丹的实验结果⑧,为与本文比较方便,略去不同声调相连时的实验结果。
表7:普通话两字组重音情况(表中数字均为百分数)
04
表7与表6相比,除阳阳相连等重比例略高些外,其他均完全相同。阴阴相连与阳阳相连等重比例均较高,如果不考虑二者,只就前重与后重来说,前重比例明显高于后重,这个结果与本文统计结果则完全相同。看来,戏曲语言虽是夸张了的语言,但在两字组重音方面,与实际语流中的普通话是完全相同的。
(本文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系列论文,项目号为[52WR11])
注 释:
①②见王守泰《昆曲格律》。
③见徐奇堂译注《尚书·尧典》。
④见邓丹的博士论文《普通话多音节韵律词的实验研究》。
⑤见王韫佳,初敏,贺琳,吕士楠《连讯话语中双音节韵律词的重音感知》。
⑥见王守泰《昆曲格律》。
⑦见王守泰《昆曲格律》。
⑧引自邓丹的博士论文,2007年5月。
参考文献:
[1]周维培.曲谱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王守泰.昆曲格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3]徐奇堂译注.尚书·尧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4]邓丹.普通话多音节韵律词的实验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7.
[5]王韫佳,初敏,贺琳,吕士楠.连讯话语中双音节韵律词的重音感知[J].声学学报,2003,(6).
(高航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30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