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珉
摘要:本文以大量的事例,探讨了我国电视新闻报道活动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对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的问题。灾难性事件是民众十分关注的,但由于灾难性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如果报道不好,引起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电视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既要真实客观的报道事实,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兼顾受众心理。本着“不瞒、不压、不炒、不偏”的四“不”原则,正确的报道灾难事件,指导人们用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灾难事件。
关键词:灾难性事件;电视新闻;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5-052-07
作者:卢珉,湖南省吉首市广播电视局;湖南,吉首,416000
二十一世纪似乎注定是不平静的。非典、禽流感、火灾、爆炸、恐怖袭击、海啸、飓风、空难、矿难……接连不断的灾难性事件在考验着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在考验着我们媒体的应变能力。如何做好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兼顾受众心理?如何指导人们正确面对灾难?如何在悲痛中鼓励人们继续前行?……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新闻媒体面前。作为当今主流媒体的电视,要想继续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领先,就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握灾难性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的“度”,体现人文关怀?
一、灾难性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的定义和传播意义
(一)灾难性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的定义
要知道灾难性事件电视新闻报道,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灾难性事件?什么是电视新闻报道?
在社会生活中,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来考察,灾难性事件表现为自然界、社会、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如自然界中的山崩海啸、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冲突战争、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等。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使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的可知性基础上建立的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文化或价值观念的认知的确定性降低,破坏了社会群体或个人与其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使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对灾难性事件的表层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和深层信息(即为什么或有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强烈的需求,以便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不确定性,实现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价值环境的重新整合。所以,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灾难性事件就一直是传播活动的重点,一如西方新闻界的名言所述:不是好消息就是好消息。
而所谓电视新闻报道,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
灾难性事件电视新闻报道,其实就是灾难性事件和电视新闻报道的结合,是通过电视的画面、声音、解说、文字等报道手段,来报道突发性的、给人类以强烈震撼和伤害的灾难性事件。
(二)灾难性事件传播的意义:
1、灾难性事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灾难性事件往往对人类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破坏和冲击,比如:火山爆发、洪涝灾害、台风、飞机失事、战争爆发及大规模瘟疫爆发等各类天灾人祸,其本身就影响巨大。而这些灾难性事件一般是突然发生,政府、社会、民众、大众传播媒介等无法事先预见,因而民众对这类事件一般无法进行事先的心理准备。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可预见性,其产生的影响及后果往往比较严重,给民众带来的恐慌也相当巨大。再加上灾难性事件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在其中的大部分个体都会感受到它的影响;不仅如此,灾难性事件在基本结束后,仍能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持续的影响作用力。
如此看来,灾难性事件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重要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它的新闻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2、受众心理需要
重大的灾难和意外事件都是与生存与死亡密切相关的话题,人们受求生本能驱使,对于这些话题都会给予非常大的关注,而在现实生活中,灾难性的事件不是谁都能遇到,人们对它感觉非常新奇和刺激。这种心理就像看别人蹦极一样,并没有恶意,只是觉得非常刺激,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人们在潜意识里会想象新闻中报道的灾难或许有朝一日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看这种新闻的时候,似乎自己也有了身处灾难之中的感受。由于害怕这种灾难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人就下意识地去关注这些灾难的细节,考虑如果自己将来遇到类似的灾难该如何逃生。
3、能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灾难性事件的不可欲知性,使其在发生之初,往往会引发公众的恐慌和对信息的渴求。灾难性事件又往往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人们自我保护的本能使得在灾难发生时,第一反应和最大需求就是信息,了解真实的信息、准确的信息、权威的信息。而电视往往是公众在灾难性事件中及时了解真实信息的权威信息来源。满足公众的知闻需要,而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准确是社会与公众对媒体传播最基本的要求。灾难性事件中,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全社会告知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谣言的产生,有效应对灾难性事件;而公众比起平常时期,此时也更加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以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与应对。谣言总是在信息渠道无法畅通或者是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发生的,就比如非典发生初期,当时就由于媒体的缺位,造成谣言满天飞的状况。
任何违背新闻报道真实公正原则,无视公众的知、闻需要的做法都是有悖大众传媒的职业责任和要求的。
4、起到舆论监督引导作用
灾难性事件通常对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公众往往能够亲身感受到事件的存在及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力,但是,又往往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面貌和进展情况,容易形成整个社会的恐慌心态。此时大众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引导非常关键,它能够有效监督政府行为的正确与否,政府相关人员工作得力与否,从而为有效处置灾难性事件提供监督的保证。
5、促进社会稳定
在灾难性事件中,媒介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于平常时期,对急需引导的民众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此时政府也需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把政府的行为、态度、要求等等传达到公众当中,例如:美国媒体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危机报道。9月11日,美国各大媒体守住现场,为观众发布第一时间的报道。美国一家媒体号召民众从自己做起,做好十件事情。其中包括:第一,让您的钱仍然留在股票市场上,第二,像您平常那样给您的汽车加油,第三,购物,不管多小的东西,尽量买东西。第四,悬挂美国国旗。第五,像平常那样从银行里取钱等等。类似这样的报道还有很多,它们的效果是很明
显的。面对着这样一个突发性事件,美国媒体与政府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因为,管理危机是政府和媒体共同的责任。
6、能有效控制灾难性事件传播的程度、构建社会健康心态
在灾难性事件的传播中,媒介还必须清醒地把握好事件的传播程度、视角、态度等等。就像我国伟大的先贤孔子说过的,过犹不及。灾难性事件炒作过了头,反而会加剧人们的恐慌心理。在非典事件报道的中后期,人们几乎有了一种谈“非”色变的心态,因而做出种种过激的反应,这与当时铺天盖地的非典报道不无关系。另外,媒介认识事件的视角、态度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有关判断。
7、灾难性事件电视媒体传播的重大意义
当前,电视仍是“主流媒体”,它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它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在我国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具有较强影响力;它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较多地被国内外媒体转载、引用、分析和评判;它着力于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是历史发展主要脉络的纪录者;它的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它具有较大发行量或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较广泛受众群。
电台单纯的声音不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欲;报纸擅长深度报道,却在时效性和生动性上稍逊一筹:网络媒体虽然近年来异军突起,但其真实性却令人担忧。因此,人们要了解最快捷最真实最全面最权威的信息是,往往依靠电视,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尤其是如此。有一个调查数据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根据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抽样调查,上海市民第一次获知美国“9·11”事件的渠道依次为:电视57.3%、人际传播21.1%、广播13.3%、报纸6.3%、网络2.1%。因此,在传播影响重大的灾难性事件新闻的时候,电视媒体以极大的优势,成为人们获知信息的首选。
二、当前灾难性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
尽管电视媒体在传播这些关系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这些的灾难性事件新闻的时候,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报道过慢过简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的先进的设备被用在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中,如直升机、SNG电视直播车、大型非线性的编辑机等,为电视的直播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但是由于长期受我国早期的“出于对政治因素和社会稳定的考虑,对灾难性事件要暂缓报道的”报道原则的影响,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新闻的时候,总是要“慢半拍”,或者简单处理。
2004年11月21日上午八点东方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包头失事,机上乘客机组人员以及两名地面人员共55人死亡。但是直到当天晚上的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才进行了简短的报道,中国有12亿电视收视人口,3、4亿收视用户都在关心着这一事件,播报员却只是按照新华社通稿简单报了几句,屏幕上也只出现几个领导人组成的调查小组和打捞者工作的简短画面,让人感到电视台在这次的灾难性新闻中变成了一个冷漠的看客。
(二)记者的采访缺乏人情味
2004年11月,包头空难发生后,CCTV2的《经济信息联播》节目里,镜头中的记者在上海机场采访一位准备接机的女性。此时接机人还不知飞机已坠毁的消息,记者居然问道:您知道这架飞机已经坠毁了吗?于是有人看了报道后评论说,“向不知噩耗的亲属当场公布消息,然后追着悲痛的人拍,实在没人性”。而在矿难的报道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记者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哭哭啼啼的矿工家属,让失去丈夫的遇难矿工的家属抱着襁褓中婴儿“谈一谈”,让失去儿子的古稀老人在镜头前“说一说”。明知矿工的家属心情十分的难受,还“追根究底”,采访“独家新闻”,这种操作方式缺少起码的对人的关心和同情,很不人道。
(三)一味追求感官刺激,镜头太过直白
与灾害性事件伴随的,往往是人身的伤害。“9.11”事件中,恐慌的人们纷纷惊叫着从浓烟滚滚的世贸大楼上跳落;印度洋海啸发生后,遇难者的尸体被海水浸泡着,随着海浪起伏;某车祸现场,死者支离破碎的肢体和满地的血渍……这些都是依靠电视的技术手段真实再现的灾难场面,这些血腥、恐怖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对于表现灾害的破坏极其有效。然而这些画面的播出,对于受众来说却过于残酷、恐怖和血腥,会引起受众的紧张、不安、焦虑等心理,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无视当事人的隐私保护。常见的有:未经许可在报道中使用当事人及家属的详细背景资料,如公开伤者的病历记录、相关个人档案,以求信息真实等;对伤亡者身体特殊部位损伤的影像画面不作处理,如头面部毁容性损伤等;对未成年人的脸部和眼部画面不作马赛克处理;直接出现未遮盖脸部的死亡者尸体画面等。
(四)节目编辑时的感情倾向把握不准
灾难性事件的特点就是具有巨大危害性,灾难报道的感情基调也应该是严肃、沉重的。但是在西方新闻界,一向有“坏消息就是好新闻”的说法,对新闻媒体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我们的媒体走向市场过程中,不少记者编辑也接受了这种新闻价值观,把灾难性新闻当成招徕受众、增加“卖点”的“好”机会,在报道中采取了突出、渲染灾难事件离奇性、煽情性元素的操作方式。
如2004年9月6日,央视在播报俄罗斯人质事件时,屏幕下滚动出如下有奖竞猜题目:“有奖问答: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A,402人;B,338人;C,322人;D,302人答题请直接回答至:移动用户发答案至8003111;联通用户发答案至9850111”对他人的不幸采取漠然态度,甚至抱有“看客”欣赏的心理,这不仅是缺乏职业道德,更是违背了人性的基本准则。
因此电视媒体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新闻的时候,更应该摆正态度,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
三、如何体现电视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报道原则
1、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中世纪的人文主义,它是作为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它要求把人、人性从封建神学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反对野蛮、愚昧与迷信的世界观,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它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方面的问题”。“它颂扬理性,崇尚知识,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和崇高,大
力倡导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而人文关怀的核心就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简单地说,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
人文关怀说到底是对人的尊重,灾难面前人的表现是最值得关注的。灾难是冷酷残忍的,但人是有情感有理智的,在灾难面前人如何显示他理智沉稳的一面,如何显示他的情感与关怀,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在人的生命遇到无谓的伤害时,在新闻报道中流溢出关切之情,体现出人文精神,自是新闻报道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一种对人生命价值的张扬”。
实际操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始至终用心关注灾难事件本身的进展,并尽力促成问题的解决。
如在报道矿难事故时,先是关注矿难事故的发生,伤亡人数和被困人数,再关注被困人员的营救情况、矿难原因的调查、相关责任人的处罚,然后是后期的遇难矿工的赔偿问题以及具体到家属的安置和子女的入学问题等,从这一系列的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
第二、彰显灾难中人性善良的一面。
灾难使人痛苦,然而,人文关怀精神要求记者在采写灾难报道时,要进一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含着的更新鲜、更深刻的主题。在重大灾难发生的刹那,人的求生本能,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爱等,都会有瞬间最原始最真实的表现。记者要让人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人的崇高与尊严,唤醒人类的良知与道德,保持自己人性中“善”的一面,从而体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第三、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
近几年来,一些获得成功的、社会反响比较好的灾难新闻报道,往往都是记者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了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凤凰卫视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可谓是体现人文关怀的典范之作:为了诠释战争带给无辜平民,尤其是老人、妇女、儿童的灾难,凤凰卫视特别制作了《战争与和平》、《哭泣的伊拉克》、《战火巴格达》、《哀伤巴格达》、《文化巴格达》等战争人文关怀系列片。片中的内容来自对战争的写实,所采用的镜头都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真实场面。除此之外,在整个新闻直播的一个月里,凤凰卫视还用独创的情绪段落(MTV),对残酷战争的现场报道进行着强力的调和,所有的情绪段落都贯穿一个主题——和平与反战:报道战争并不是要刻意渲染战争的残酷无情,而是透过这种新闻报道的真实,折射出全世界所有华人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刻在巴比伦墙上的诗句、文明的巴格达、巴格达少女日记等情绪段落,展示着凤凰卫视向世界传达出的独到人文关怀。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虽然强调并倡导新闻媒体需要有一种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但它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会由于过于情感化而影响到记者报道新闻的客观性和对事件真相的探求:另一方面也会由于对于弱势群体等过度的报道,容易对他们造成一定的情感伤害。这些显然又都是有悖于新闻媒体的本分与神圣职责的。
2、报道应坚持“四不”原则
电视媒体要做好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关键是把握住“不瞒、不压、不炒、不偏”的四不原则。
灾难性事件是瞒不住的。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传播速度以分秒计。“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走到千里之外。”媒体的不反应并不能降低公众关注度,只能为谣言提供传播空间。非典最初的披露,是从手机短信开始的,由于媒体的不反应,开始引起社会的不安、甚至出现恐慌性的抢购等,而一旦信息公开后,态势马上有了良性变化。与之相反,一些地方出现重特大交通事故、重特大矿难等灾难以后,对灾难不做报道,或轻描淡写不全面报道,甚至隐瞒事实真相瞒报灾情。这有悖于新闻规律,是对老百姓、对社会、对政府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对交通事故、矿难事故进行报道时,部分职能部门往往以最终结论尚未出来为由,要求媒体将事故情况先压一压,暂缓报道。很显然,这也是有悖新闻规律的。灾难发生后,不作报道,容易导致小道消息四处传播,以讹传讹,夸大灾情,扰乱民心。所以,媒体应该根据灾难发生的进程和政府解除灾难的进展,及时报道,让读者和老百姓心中有数。
灾难性新闻的炒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个别细节做过多的血淋淋的描述:二是连篇累牍进行报道;三是无病呻吟,有意把部分细节“拉长”,以求所谓特别报道。不论以哪种方式进行炒作,都是把别人的“丧事当作喜事办”,丧失了起码的良心和道德,更何谈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还有一种炒作,就是夸大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虚报因灾造成的损失。这种情况大多是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向上多争取救灾经费,发所谓通稿而形成的。新闻工作者要对新闻事实负责,不能欺上瞒下。
灾难无情人有情。在对灾难性新闻进行报道时,一方面要对灾情做客观报道,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抗灾救灾行动的报道。往往灾难发生后,政府马上就要组织开展抗灾救灾活动,四面八方有爱心的人就会马上伸出援手。这种与灾难抗争的行动和人间真情是社会的主旋律,应该大力弘扬,这样对灾难性新闻进行报道才是不偏废的。当然,对抗灾救灾情况的报道也不能夸大其词,不能偏听偏信,记者要深入实际,做出同样客观的报道,否则,也是偏废的。
(二)现实操作中如何具体体现“人文关怀”:
1、记者采访中如何把握好采访的“度”
在这类新闻的采访报道中,采访遇难当事人及家属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通过采访,往往可以还原事件场景、追溯死者生平、反映灾难危害性等等,可能获得富有表现力的素材。但是,由于灾难事件对当事人及家属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作为采访记者,在采访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灾难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及遇难者家属在物质和精神上造成巨大伤害,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候唤起他们痛苦的回忆来获得报道的素材,可能让他们承受更大的心理打击,干扰他们生理和心理恢复健康,无疑是不人道的。因此,是否采访灾难事件当事人及遇难者家属,首先要从尊重他们的感情、保护他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出发来判断,而不是首先考虑报道任务能否完成,能否获得更多煽情的细节。
其实为了获得富有表现力的素材,在许多情况下,不一定非要通过直接访问当事人或遇难者亲属,通过观察或侧面了解情况,同样可以获得有用的素材。2004年9月30日,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广宜乡中心小学教师刘红文突发精神失常,在五六分钟的时间内,砍死4名学生,砍伤12名师生,并将65名学生劫为人质。上海电视台的记者去当地采访时,为了保护那些劫后余生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唤起他们的恐怖回忆,没有直接采访学生,而是找到他们的家长、老师侧面了解情况。看了这样的新闻节目,观众不但了解了事件信息,也感受到记者的人文关怀意识。
第二、无论灾难事件当事人或遇难者家属是否愿
意配合采访,记者都应采取富有人情味的接近方式,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在有些情况下,先为当事人献上一束祝愿他们早日康复的鲜花、对遇难者家属表示真诚的同情,以恰当的形式宽慰他们的心情,会让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心理距离拉近,制造更容易沟通的人际环境。
第三、在采访中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尽量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度伤害。比如在采访遇难者家属时,不少记者常常会问他们知道不幸消息后的心情如何、感受如何等等。这种问题,就像在他们的伤口撒上一把盐,无疑会使被采访者稍稍平复的心情再受刺激。而记者得到的答案,无非是悲痛、激动、愤怒等情绪化的表述,不问受众也想得出,缺乏信息价值。
第四、在灾难报道中,还要特别注意:虽然记者在采访中会对灾难事件当事人或遇难者家属产生同情、悲悯等情感,但仍要明白记者的职责——对新闻事件客观中立的记录者,在报道中应尽力避免因为对弱者的同情而妨碍报道的公正。
2、镜头拍摄中如何把握好画面的“度”
电视是声画一体的艺术,其长处在于再现真实的现场。因此,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电视有着报纸、广播所无法取代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正因为此,在灾难性事件的拍摄中,尤其要注意镜头的运用。
第一、注意镜头的对事实的表现程度
相对与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广播媒体而言,电视新闻可以通过真实的音响和连续生动的画面两个渠道将灾难释放出的信息充分传达给受众,让大家有“眼见为实”的震撼感觉。在中央电视台对2003年11月24日的俄罗斯大火的报道中,许多真实的场面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熊熊燃烧的大火,映红了的烟雾笼罩的天空、被熏得漆黑一片的宿舍楼的残骸,躺在病床上的受伤者……这些镜头的播出,留给广大电视观众极其深刻的印象,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觉到灾情的严重。
但是太过直白刺激的镜头则会引起发效果。《美国医学协会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9.11”事件发生后那段时间里,看电视的时间越长,人们所产生的忧虑和悲伤往往会越多。美国人质在伊拉克被砍头的录像被公布,有些人看了后出现恶心、呕吐和恐惧的心理,可见这种血腥影像对受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因此,电视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中,应有意识地控制过于暴力、血腥、恐怖的镜头的发表。这些强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元素”的运用,还会侵犯受众获知权,刺激受众的恐怖心理,引起受众的模仿心理,形成“鉴赏悲剧”的看客心理,破坏社会健全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当然,基于传播的目的,应该把事实传递出去,这些镜头在灾难性事件中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拍摄,这就需要讲究拍摄的技巧,现在的通用手法就是拍摄全景镜头,将一些小细节模糊处理,既保留了真实性又考虑到了受众的接受能力。
第二,可以运用空镜头来表明事实,渲染气氛。譬如曾获得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电视系列新闻片,记者就成功地运用了两个饱含悲愤之情的空镜头:一个是被朱颖鲜血染红的被子,一个是断墙上残存的朱颖生前贴上去的喜字剪纸。这两个空镜头很有力度地控诉了北约残暴的行径,激活新闻情感效应。在一则关于矿山污染的报道中,百姓家里的窗台上厚厚矿石灰和一个孩子手里拿着沾满灰尘的苹果,这两个空镜头真实而又准确地展现了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深深地打动着受众,使受众注意你的画面、接受你的信息、认同你的观点。
第三,强化现场报道,开掘灾难性事件新闻的现场感染力。出于对受众接受能力的考虑,我们在镜头拍摄中很可能要放弃一些镜头的拍摄,在有些时候,这就会导致镜头不足。这时候,我们也以强化现场报道,让记者出镜,用记者的现场描述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灾难性事件新闻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强烈的现场感染力。抓住了现场,就抓住了灾难新闻的灵魂。对现场感染力的展示有多种手法,对电视而言,除了运用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和现场同期声之外,记者现场出境引领观众视线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手段。有人做过调查,在2005年1~11月《焦点访谈》节目中,有32期是属于灾难性、突发性事件报道,除去8期涉及海外的灾难事件报道(东南亚海啸6期、伦敦地铁爆炸案2期),因为技术原因的限制没能实现记者的现场报道外;其余24期节目中,有23期节目都运用了“记者现场出境介绍环境、引领观众视线”的现场展示手段,不仅形象地描述了现场、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同时也成为节目中一个新的亮点和兴奋点。
第四、注重现场声音的运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声音的作用十分明显。其中,声音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现场音响,一类是对当事人的采访,它们都是新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音响的效果是任何文字描述所达不到的,给现场音响留出一段时间会使新闻效果增色不少。所以记者在现场拍摄的时候,不应只注意画面的拍摄,还应该注意现场声音的运用。
获得1998年中国电视新闻奖的消息《巴格达遭空袭纪实》就很好地运用了现场声音,炮弹的火光划破夜空,炮弹的呼啸声和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记者站在新闻中心的平台上,现场的爆炸声之大甚至淹没了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的声音。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对现场音响无法记录和报道,只好采用语言描述的办法。我们在报上欣赏过生花妙笔流淌出来的飞扬文采,或许会在收音机里听到近在耳旁的自然之声,但是我们若在电视上看到声画一体的新闻现场,心中就会荡起绝对不同的真实感。
3、编辑中如何把握好总体宣传报道的“度”
现在的电视编辑在处理灾难性事件时,已颇有经验,有很多地方是值得肯定的,如镜头的马赛克处理。在报道中有涉及死者的尸体的镜头是打上马赛克,既是对死者及其家属尊敬,也是对受众的一种爱护,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在有关煤矿生产事故、飞机空难等灾难性新闻的报道中,运用动画手段来帮助观众弄清事件的原委、分析事故原因,十分直观。如湖南都市频道的“都市一时间”的记者在进行突发性车祸报道时,就较多地运用三维模拟技术来制作带有全景性质的动态透视图,对重大交通事故进行现场的模拟再现。例如,在2005年1月13日播出的节目中,在对两辆已被撞成麻花状的大货车进行事故分析时,就运用三维动画来模拟两辆汽车相撞的全过程,动态、形象地演示出整个事故过程,使得受众对该事故发生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为直观、清晰。在画面的立体感让受众仿佛置身于新闻发生地的同时,也正好弥补了记者未能在第一时间拍摄到事发现场的遗憾。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报道的质量。
第一、注重时效性
业界有一说法:电视新闻生于直播,死于录播。这固然不是说所有的新闻都应该进行直播,但却充分体现出了电视新闻报道对于时效性的重视。而灾难性事件新闻的突发性特点则对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发生一次地震,东京的电视台在两分钟后就向全国报道了地震的级数、震中在
何处等概况,10分钟后,报道了震区各种设施破坏的情况。再过10分钟,又报道了伤亡人数等情况。这种高时效的报道,稳定了人心。市民遇到地震发生,不再纷纷外逃,而是赶紧打开电视机收看电视新闻,了解灾情状况,确定防范行动。
大家一定还记得,在“9·11”事件报道中独占鳌头的香港凤凰卫视,第一架飞机撞击大厦不过lO分钟,凤凰卫视就在《时事直通车》节目中抢先报道了这一消息,随后,凤凰卫视立即取消原定节目乃至广告,对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遭到袭击的事件进行了超过30小时的连续直播。为自己赢得了广泛声誉。
第二、在高度与厚度上做文章
所谓高度,指的是报道视野的问题,是空间维度。由点到面、点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次观察。而厚度,指的是某一点的历史发展问题,是时间维度。虽然灾难事件大多为突然发生,似乎没有历史。但实际上,深究下去往往有历史发展的痕迹、有些甚至是历史重演。正所谓,悲剧的发生有时并不是偶然的。充分调动灾难新闻报道的高度与厚度,建立一个空间与时间的立体网络,是加强报道深度的有效选择。
《焦点访谈》在2005年12月5日曾经做过一期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车祸猛于虎》,报道的是2005年12月4日晚8点左右在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在这起事故中,一辆满载电石的大货车与一辆载有29人的客车相撞,两车翻入深沟,造成20多人死亡、多人受伤。这是一则典型的灾难新闻报道,惨痛的人员伤亡、血腥的灾害现场、强烈的警示作用等灾难性事件新闻的要素一应具备。照理说,车祸的新闻报道在电视荧屏上并不少见,但这期节目仍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而关键一点就在于对新闻背景的运用。
节目中,在着眼于这起事故的同时,还加入了“八达岭高速公路自1998年11月开通以来,共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169起、伤103人、死亡39人”的背景信息,凸现了该路段交通安全问题的历史纵深感,跳出了以往车祸报道“一事一报”、“就事论事”的局限性,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厚度。同时,记者将这起车祸放在今年入冬以来全国各地特大交通事故频发的大背景下,由点及面、由微观到宏观,提升了报道视野。从而使报道变得立体、丰满。
第三、尝试追踪报道,加强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深度
追踪报道,一般较常见于调查性新闻的报道。而在灾难性事件新闻的报道中,较常见的往往是“一锤子买卖”。实际上,灾难性事件新闻同样需要追踪,特别是一些动态性的灾难:如严重的自然灾害、流行病疫情等。随着灾难本身的加强、减弱、转化,灾难现场、灾难损伤、灾难影响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追踪报道成为必须。同时,追踪报道具有两个显著的好处:其一是从整体上加强了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深度。其二是避免了因“一锤子买卖”而引发的不人道的采访方式和侵犯隐私等行为。变“一锤子买卖”为“可持续发展”。以《焦点访谈》为例,2005年1~11月的32期灾难、突发事件报道中,共涉及6个事件的追踪报道,分别是:东南亚海啸(6期),广西梧州大水(3期),安徽泗县疫苗事件(2期),伦敦地铁爆炸案(2期),四川资阳疫病(2期),禽流感疫情(3期),使灾难、突发事件的报道具有另一种深度。
第三、加入人性化的元素,给人感动和启迪
2001年8月17日,《凤凰午间快报》节目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名先天失聪的英国女婴,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能用手语与母亲交谈,并表现出丝毫不逊于同龄婴儿的智力。在这条新闻播报结束后,两位主持人祝愿电视机前的失聪者、残障者也从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和鼓励,最后,两位主持人比划着打出简单的表达祝福的手语,再一次对那些弱势人群送上无言的关爱。我们有理由相信,主持人的这个举动,深深地感染着那些看到这条新闻的人们,他们用残障者所熟悉的语言方式,通过电视屏幕不仅传递了一件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同样也传达出一份媒体所给予残障者的温情。作为职业传播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关注社会,关注新闻,关注别人,而且必须从一些别人不曾注意的小事上发现预示这会进步、彰显人性的有深度的新闻。
天灾人祸是我们所无法避免的,但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媒体的责任是“保证信息公开、真实、客观;引导人们用积极向上的态度直面灾难;用理性的思考认识灾难、避免灾难;用人性的光芒战胜灾难的苦痛”;“让无力者有力,让悲愤者前行”。我们相信,人文关怀,让灾难不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