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荣
英语学困生,泛指在英语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知识水平、感情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学困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缺乏学好外语的信心,有的甚至放弃外语学习。笔者根据亲身实践,对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探究。
一、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笔者近几年对3所农村初中2008届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高学困生占的比例随之增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笔者在此主要从教法与学法方面寻找原因。
(一)教材因素
现行教材与学生学习之间有冲突。尽管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但他们对英语不重视,基础知识不扎实,以致对英语学习慢慢失去了兴趣。现行教材《新目标英语》的词汇量很大,对于在小学阶段没有学习英语或刚接触英语不久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学习困难。中学英语难度的加大,使他们再一次感到茫然,从而产生心理负荷过重现象。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受挫,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厌恶等心理,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另外,由于教学任务重,不少教师为赶进度,致使教学进度过快,部分学生很快就掉队了。
(二)非智力因素
首先,学困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大多有等待、依赖的习惯,学习上不主动,缺乏积极性,对学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想寻根问底。其次,学困生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挫折。有的学生由于在学习英语时遇到了困难或考试不理想,就在心理上形成了误区,动摇了其学习英语的信心;有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不均衡,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内容的增多、学习要求的提高,其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第三,学困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效率低。有些学困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这主要表现在学习单词、语法、句子等,他们念单词靠汉语拼音标注,句子逐词对译,死记硬背记单词和课文……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事倍功半。
二、解决农村英语学困生问题的对策
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方法和策略。笔者认为,实现农村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英语的学习,教师必须注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首先,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学生刚进入初中,教师就应及时补充或完善小学教材与初中教材相脱节的知识或技能。如音标学习可相对集中,以后再结合生词分散进行练习和巩固。同时,要有计划地复习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包括单词、日常用语、语法等,将它们有机糅合在相关的新的教学内容之中。其次,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师可实施问题教学法,并充分利用小学就已使用过的有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热情。
(二)采用目标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用同种教学方法或向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将会出现“尖子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其“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达到其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实行课堂检测分层、作业分层。如可设置竞赛,竞赛项目由听力、朗读、背诵、阅读、写作、词汇、测试等组成,每项活动按成绩评出前三名。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会高涨起来,同时也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对学优生来说,这是一种推进,对学困生来说,则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三)组建英语活动小组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的许多态度和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而形成的。因此,为学困生提供优秀的榜样有助于其学习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组建英语活动小组。(1)分组:将全班分成若干个组,每组6人,各组实力相对平均。(2)竞赛:不定期举行比赛,如朗诵比赛、单词测验等。(3)评价:设计学习园地,每次竞赛优胜组的每名成员均可获得一面红旗,期末进行学期总评,对获得红旗最多的小组和个人予以奖励。通过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够为小组做出贡献,每个成员通过小组的成功获得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成就感,这能使学困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严格要求。
(四)指导学困生学会学习
七年级是初中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形成各种英语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应从七年级开始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其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包括认真书写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朗读、背诵课文的习惯,记忆单词的习惯,阅读英语文章的习惯,良好的口语交际的习惯等。
教师还应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1)指导学生记单词。学困生学习成绩差,往往是词汇量少导致的,他们对单词学不得法。教师应结合教材,指导学生掌握国际音标,掌握读音规则,按单词的音节来读单词、记单词。如:im-portant,如果按字母逐个记忆成i-m-p-o-r-t-a-n-t就很难记得牢。按音节记成im-por-tant就容易得多。英语中大量的词是由词根加上前后缀组成或由两个单词合拼而成,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类似的规则。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通过同义词、反义词来熟记单词。(2)用顺口溜帮助学生学习语法知识。过多讲解语法知识,学困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如果把语法知识编成顺口溜,学生就容易记得牢。如:“动词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事。一般问句Did当先,主语原形跟后边。否定句把didn't添,放在原形动词前。”这样的顺口溜,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3)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预习作业,如要求学生划出新课的生词、短语、重点句型,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正误判断,以督促他们预习新课。(4)指导学生听课和复习。教师要注重引导学困生听课,可以把新课中的某些重点词语挖空,让他们听课文录音,完成内容(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不要看书,对学困生则允许他们看着书完成)。另外,学困生往往不及时复习功课,常常抱怨自己当天所学的知识第二天就忘记。教师应向学困生说明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规律,引导他们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与遗忘作斗争。
总之,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和不断地探索。
(责编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