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的路

2009-01-19 10:28罗宝雯
上海戏剧 2009年1期
关键词:粤剧前辈唱腔

罗宝雯

蒋文端广东粤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她扮相俊美、表演细腻,闺门旦、青衣、刀马旦等旦角行当均能胜任,在《白蛇传》、《狸猫换太子》、《兰陵王》、《红梅记》、《范蠡献西施》、《打金技》、《唐宫香梦证前盟》、《风尘知己未了情》等众多剧目中担任主演;并曾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参加拍摄《孽吻》、《重案传真》、《情浓大地》、《射雕英雄传》、《刑事侦案》等一批电视剧。曾获广东省第二届省戏剧演艺大赛金奖等奖项,随团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中国香港、澳门地区演出,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

在粤剧舞台上苦苦耕耘了二十多个年头的蒋文端,终于迎来了她艺术的丰收季节。无论是代表粤剧界担纲演出的《山乡风云》,还是她的个人专场《倾国名花》,都深受好评且意义非凡。蒋文端为观众、为自己拿出了一个个丰硕的艺术成果。

回顾这位年轻粤剧表演艺术家的从艺之路,再次印证了一句名言——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从艺之路 “两退两回”

粤剧对蒋文端来说,可谓“家学”——她的父母就是广东粤剧院的知名唱腔设计师和乐队骨干。生于粤剧世家、长于剧院的浓郁艺术氛围,使蒋文端与粤剧艺术有着一种与生俱来、不可割舍的亲切感。

1984年蒋文端进入广东粤剧学校学习。在六年的学习生涯中,她以出众的资质、超常的勤奋赢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前夕,她获得了携《白蛇传》赴香港演出的机会,并以扎实的功夫、细腻的表演和甜美的唱腔一举赢得了海内外大批观众。从此,她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粤剧界一颗耀眼的新星。

老师的栽培、父母的指导、自身的努力,使蒋文端顺利进入广东粤剧院。在名旦如林的粤剧院,这朵“小荷”幸运地被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招至麾下。这令蒋文端受宠若惊,感到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道就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然而此时,蒋文端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她觉得自己的阅历尚浅,艺术未精,她打算暂别粤剧舞台,赴港进修影视表演艺术。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蒋文端十分坚决、十分冷静——她的暂别,只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在香港无线艺员训练班学习期间,蒋文端系统学习了朴实自然的电视表演理念和方法,参演了《孽吻》、《重案传真》、《情浓大地》、《射雕英雄传》、《刑事侦缉档案》等一批电视剧。一晃两年过去,蒋文端悄然回归并加盟广东粤剧院一团,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联袂演出《白蛇传》、《紫钗记》、《红梅记》、《范蠡献西施》、《兰陵王》、《狸猫换太子》等一批经典粤剧剧目。时隔才两年,人们便惊喜地发现,重登粤剧舞台的蒋文端已今非昔比了,在香港进修学到的细腻、婉转的表现方式,使她的演出更别具风格、更抓住人心。与此同时,成熟的唱腔、自然的身段、成熟的表演,令蒋文端在把握人物内心情感方面更显得驾轻就熟——她的表演,出现了质的飞跃!

2000年,蒋文端再次暂别舞台,结婚生子,甜蜜而安静地享受命运对一个女人的恩宠。四年后,她再度回到了广东粤剧院一团这个既富艺术实力、又有团队亲和力的大家庭。

舞台还是那个舞台,而此时的蒋文端已大不相同。生活与阅历的丰富,艺术的思考和积淀,使她的处事更为成熟,情感更为细腻,表演和唱腔也更富有韵味。这些变化,不但同行及观众能感受到,连蒋文端自己也感受到了。更令她惊喜的是,以往许多唱不上去的高音,居然也能收放自如了——这不仅是身体素质和声带发育带来的变化,更是自己对粤剧艺术不断领悟、刻苦推敲得来的结果。蒋文端的艺术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进入了成熟、自如的新阶段。

《山乡风云》 华丽转身

?2007年,在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的倡议下,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决定重排经典现代粤剧《山乡风云》。

此次重排历时半年,汇集了广东各大粤剧院团的精英,并特邀省内外艺术专家加盟,演出阵容空前鼎盛。不过,鼎盛同时意味着激烈的竞争,仅是女主角刘琴一角就有多位著名演员同时在排练。对于有幸成为新排《山乡风云》的一分子,蒋文端倍感珍惜。不过,对于生长在新时代、出道后惯演古典柔弱女子的她来说,要成功塑造一个性格坚毅、机智勇敢的女共产党员的形象,绝非易事。与蒋文端以前演过的角色相比,刘琴一角不论是表演程式、唱腔处理,还是感情表达、举手投足,都存在极大的反差。

蒋文端把参与重排《山乡风云》这一粤剧界的盛事,作为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她抓紧一切机会虚心向前辈请教。在她的谦虚和诚意的打动下,前辈们不遗余力地给她以支持与帮助。红线女、罗品超、罗家宝、陈小汉等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多次亲临排练场为蒋文端说戏,红线女还利用“五一”长假期间为蒋文端作个人辅导,不但一招一式、一字一句毫不保留地倾囊以授,还特别针对蒋文端的自身条件提出意见,同时勉励她不要对前辈的表演技巧照本宣科,而是要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演出一个有着自己特点的刘琴。

前辈们和导演小组的悉心指导,自己过人的悟性和勤奋,终于使蒋文端把游击队女连长刘琴这一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极富思想和艺术感染力。她的表演既富有一位革命女战士的豪迈激情,又不失令现代观众信服的亲切情感;既能较好地还原前辈的演出风貌,又融入了自己的演艺风格与特点。蒋文端塑造的刘琴不仅令粤剧同行和社会各界赞赏有加,也受到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及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等的肯定。由蒋文端主演的《山乡风云》包揽了党代会专场、晋京汇报、赴港参加中国名剧节等重要场次的演出任务。凭着刘琴一角,蒋文端实现了自身舞台形象的一次华丽转身,开拓了戏路,赢得了更为广泛的人气。

倾国名花 厚积薄发

从1984年考入广东粤剧学校算起,蒋文端在艺术道路上已走过了二十几个春秋。为了对自己二十年的艺术生涯作一个小结,也为了向一直关心、帮助和支持自己的前辈、同行和观众作一次汇报,2008年6月,她推出了筹划已久的个人艺术专场——《倾国名花》。

专场以中国四大美人的故事主题,通过她们憧憬、追求、奉献、幻灭的生命历程,展现中华民族古典女性的美丽与丰姿、幸福与悲哀。

穿透千年时空,撩起历史帷幕,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次第附着在蒋文端身上,款款向观众们走来…… 她们曾用柔弱的身躯肩负起沉重的历史,那流芳千古、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令人心碎……

专场一改以往把上演剧目片断作简单剪接的做法,而是尝试围绕一个大主题,通过四大美人的命运进行改编创作,使每一个独立的篇章都成为内涵深刻、主题突出的完整作品,从而让整台晚会从结构到样式,都显得别具一格。

要在一个专场中饰演四位性格迥异的古代美女,展现她们在不同时段的悲喜,对任何一位女演员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蒋文端以全面、深厚的艺术功力,通过委婉动听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婀娜多姿的身段、摇曳生辉的舞蹈与美轮美奂的舞美、服装、灯光融合无间,将柔弱清纯的西施、聪灵凄切的貂蝉、娇媚张狂的贵妃、美丽哀伤的昭君分别演绎得栩栩如生。当她以饱满的激情唱出红线女的首本名曲《昭君出塞》时,台下的红线女率先鼓掌,这既是对后辈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这次演出的鼓励。作为这台艺术专场的导演,丁凡为蒋文端设计的这一专场形式,目的是对以往粤剧演员个人艺术专场模式进行突破,让蒋文端的年轻、演艺全面、富有朝气,为粤剧界增添新鲜感和时代感。

舞台寻梦 路在脚下

风华正茂,佳作连连,台上台下,大受欢迎。然而,处在事业顶峰的蒋文端不但没有丝毫的自满和怠慢,更对粤剧事业表现出更强的热爱、更浓的激情、更深的思考。如果说初入戏行的蒋文端对艺术是如饥似渴、饥不择食;进入剧院的蒋文端对艺术是囫囵吞枣、依葫芦画瓢;那么如今的蒋文端对艺术则是到了细嚼慢咽、玩味品尝的新境界。

她善于根据自己的特点,广纳百家之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她早年的嗓音不算太好,对高音区时感力不从心;她便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学习芳艳芬、李宝莹的唱腔,取她们的圆润优美,以增加自己的韵味厚度。逐步摸索之下,她的演唱技巧提高了、嗓音成熟了、可塑性大了,她又努力学习“红腔”,希望将“红腔”的行云流水、清新亮丽融入自己的唱腔之中。

对于表演,她更是孜孜求索、深深思考着。每个人物的塑造、每句唱腔的处理、每个身段的配合、每个眼神的运用,甚至每个妆容的色调和每件服饰的设计,她都反复推敲、仔细比较,务求完美。她可以为一句拉腔设计多种方案,从早晨反复尝试到深夜;她可以赴港4天4夜,只为向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学段《寻梦》……

是啊,这二十多年来,蒋文端何尝不是在苦苦追寻自己的艺术梦呢?

当笔者问及她现在的艺术梦想时,她平淡而真诚地说:“我希望自己能始终与时俱进,站在粤剧艺术发展潮流的前端,塑造出更多表现新时代粤剧艺术特点的舞台形象,创作出更多适合新时期观众审美要求的代表作品。”作为粤剧界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蒋文端还自觉肩负起了粤剧事业承上启下的重任。她不但虚心向前辈名家学习,努力继承传统;同时大胆改革、推陈出新,以自己的艺术魅力激励着年轻演员、吸引着年轻观众。

蒋文端是一个公认的“乖乖女”,她善良、乖巧、孝顺,为人低调真诚、谦虚有礼、洁身自爱。无论是刚刚出道之时,还是享誉盛名的如今,她均只问艺术、埋头演戏,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也许正是这一点,她得到了比别人更多的呵护与关爱、机会和平台。各派前辈都不遗余力地向她传授技艺,众多行家都愿意推心置腹与她探讨艺术,许多同行愿和她合作创作演出。而团里的兄弟姐妹们,更是那么地敬重她、那么地爱护她。

都说蒋文端是幸运的。笔者想,她的幸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的为人和艺术。红线女在蒋文端艺术专场研讨会上说得好:“我觉得人才是有的,人才成长靠的是自我的要求。粤剧路在何方?粤剧的路就在自己脚下。”红线女的这番话,是对蒋文端德艺双修的肯定。

清纯美善的,是她的心;华彩缤纷的,是她的梦。在这清纯与华彩之中,舞台上的她正向我们渐渐走来。

猜你喜欢
粤剧前辈唱腔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能赢吗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今年第12个“粤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