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七仙女”

2016-11-09 22:09熊东旭
戏剧之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严凤英七仙女花旦

熊东旭

【摘 要】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说到黄梅戏不得不提经典剧目《天仙配》,严凤英大师演的“七仙女”堪称经典,朴实可爱,人与仙表演收放自如,深入人心。本文试图通过学习和模仿严凤英所扮演的七仙女,并结合自己的想法来表达我演“七仙女”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黄梅戏;花旦;严凤英;七仙女;唱腔

中图分类号:J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52-01

《天仙配》中“七仙女”这个人物太过经典,更是严凤英大师的代表作,要演好这出戏并不易。我在主演“七仙女”的时候,除了尽力去模仿和继承大师的唱腔和表演外,还在努力地探索着如何塑造一个新时代的“七仙女”。

在严凤英大师的影响下,我借鉴了大师的发声方法,尽量运用甜美通透的声线来塑造可爱的“七仙女”,由于与严大师的嗓音不同,在表现一些唱腔时肯定不能完全模仿,嗓音不同若是纯模仿的话搞不好还会起到反效果,也失去了自己的特点。“七仙女”的唱腔应从“情”字出发,这正是严大师的经典之处。她的唱腔总是把“情”放在字里行间,无一疏漏。所以我在处理唱腔时总不敢忘记这一点,以情感之,以情取胜,以情感的力量把握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例如:“路遇”这场戏中,由七仙女要转换成一个与董永“同病相怜”的小村姑的情感来劝说,这个重要的角色转换需要调动演员内心全部的真情,才足以让观众感受到“七仙女”的真心、可爱、善良,运用这个情感,回应唱腔“大哥休要泪淋淋”这段。这段的情绪变化也很复杂,头四句都是劝说,要用很真诚的、真实的情感演唱,唱这几句时不能有过多拐弯抹角的地方,要以朴实为主,当做小村姑的情感来表达,不然就不能体现出“七仙女”的真心了。最后董永说道“如此说来,我们倒是一样的命苦了”,这时的“七仙女”非常开心,因为董永相信自己了,马上情绪转换唱到“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愿与你配成婚”。这句最重要的就是“配成婚”中的“配”字了,这一个字,就有几小节的音符,在把曲谱唱满的同时,我还加了一些小处理,唱时中间断开几次唱,因为在表演这句唱时“七仙女”虽然很大胆,很直率,但她毕竟是小女孩,还是非常害羞的,配合身段和表演,这样的处理更能显出“七仙女”非常羞涩,非常可爱的人物形象,但是这里说的断开唱必须声断气不断,才能有连贯的情绪。

严凤英大师在塑造“七仙女”这一形象时是这样理解的:“七仙女是个神仙,

神仙我没见过,也没法见到,但是我可以把她按照人的思想状况来处理……我想她为了董永能从天上跑到人间,敢当面向陌生男子主动提出婚姻大事,并且想出一些巧妙的办法打动心上人,又能对付刁恶的傅员外……那么,她一定是个既大胆又聪明,既活泼又能干的姑娘。”大师说的固然没错,这也给了我新的启发。若是让现代人接受“七仙女”,还必须着力在她的“善良”上下功夫。正是因为她的善良,她才极富“同情心”,她才能够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地爱上忠厚老实的董永。确定人物定位,关键还在于人物塑造。同样,要演好一个角色首先要分清楚行当,首先从行当出发,找准行当的程式规律再去演人物。我觉得“七仙女”这个角色和别的旦角戏有点区别,虽是正旦戏,可前后半场可以分别用小花旦和青衣来演绎。

演《天仙配》这部戏,我在模仿和继承了严大师不少的唱念和表演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分别”这场戏中,我非常注意运用“爆发力”极强的动作和唱腔把“悲剧”的色彩推向高潮,也把“七仙女”的“敢爱敢恨”、“善良”的性格推向完美。这场戏中的唱腔和念白是要具有一定功底和爆发力的,若是念白不过关,这场戏就达不到感人的效果。由于现在的舞台剧《天仙配》与当年严大师拍的电影版《天仙配》有些出入,因为电影需要所以没有配上锣鼓,节奏自然也就不同。所以我觉得若是舞台表演的话,整体念白的节奏要比大师略快一点。例如:董永问:“娘子难道你真是一个?”七女:“为妻乃是玉帝膝下七女,是我私自下凡与你成婚,不料被父王知道,他……命我五时三刻返回天庭!”我在这段念白时前两句语速偏快,表示很急促很慌乱,念到“不料被父王知道”的时候稍稍撤速。这里我演的时候用了四个“他”,第一个“他”与后面三个“他”分开念,念完第一个稍微停顿一下,接着后面三个连起来快速地念出。我认为这样处理不仅表现了慌乱,更加表现出“七女”对“父王”的恨。最后一句要爆发出来,“返回天庭”四个字要完全地释放出来,音调要扬上去,不仅表现出“七仙女”压抑悲伤情绪的宣泄,也为了引出后面“董永”的起唱,起到一个叫板的作用。

黄梅戏作为一个年轻的剧种,少不了拥有自己的程式化表演方式,由“三打七唱”的民间小戏发展而来,表演程式积累得不多,它的表演程式根本无法与京剧、昆曲等历史悠久的剧种相比。戏曲演员表演的根本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而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须对所演人物的性格、感情深入发掘,并转化为舞台动作。黄梅戏成功地将生活化的表演很好地与程式融为一体,并被广大观众所接受。我们作为年轻剧种里的年轻演员,更应该有义务努力地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凤英.我演七仙女[J].1956(11).

[2]王长安.中国黄梅戏[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8).

[3]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

猜你喜欢
严凤英七仙女花旦
铜陵有色工人的好姐妹
——严凤英
天仙配
花旦
花旦
青年严凤英
花旦
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先生艺术成就座谈会内容纪要
上海酒店进化史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粤剧花旦黄嘉裕:90后也会喜欢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