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春
一、关注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是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提问的目的不仅在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数学理解。
例如:探索和学习角的轴对称性,(全体活动)
1猜想: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2动手操作(投影展示步骤):
(1)画一个角,标上字母A,O,B;
(2)将这个角剪下来;
(3)将角的两边重合后折叠;
(4)展开。
3讨论:在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4明晰(利用动画效果验证学生的发现):
(1)角是轴对称图形;
(2)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通过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探索的过程是本教材的主要宗旨之一。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实践了这一宗旨。
二、增加“等待时间”,提高回答质量
“等待时间”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1974年提出的,罗伊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增加“等待时间”,课堂会发生以下变化:(1)学生的回答变长;(2)学生不回答的次数减少:(3)学生回答问题时更有信心;(4)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敢于进行挑战或加以改进;(5)学生会提出更多其他的解释。
“等待时间”的增加,需要教师设计出质量高的问题,教师可从问题的难度、数量、切入点等三个方面人手,认真思考。做到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中的哪些些线段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你认为可以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一方面,这些问题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一重点,达到了教师问得精、学生想得深的效果;另一方面,问题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学生答问时必然需要增加“等待时间”。
三、提问应科学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目的,激发学生困惑、联想、探索的心理,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稳定“乐学情绪”,我在数学教学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的:
1教学中注意调节学生智力疲劳现象
数学课上易产生智力疲劳的现象,其表现为:耳目不聪,精神涣散,对教师的书写视而不见,对教师的言语充耳不闻,对教师的点拨起而不发,因此对知识的理解及技能的掌握就朦朦胧胧,当然就谈不上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教学中必须讲究科学和艺术。
为了达到这个境界,数学课上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多讲话,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探索,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联想、猜想、归纳、论证等方式来探索真理,发现规律在此还应科学合理地自我突破,从而给学生铺一条能力稳步提高的道路,使自己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前进脚步,从而增加信心和勇气,每节课上都应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由了解到理解,内理解到简单的应用,由启发分析到自己分析,由学生自己讲解题到学生自己出题……作业既应适量又要分类,给学生留出空间总之,只要我们做到科学加艺术,趣浓情又浓,就会使得课堂春风化甘露,疲劳和学生也就无缘了。
2教学中应变化技能
教学中所谓的变化技能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注意而用变换信息传递方式的教学活动形式来改变对学生的刺激的一类教学行为,实践证明,变化技能可激发并能保持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注意,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也为不同学生创造了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也有助于形成生动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例如,教师讲课时说话声调抑扬顿挫,演示所呈现的鲜明现象,教学活动的灵活多样都可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稳定,当讲到重点、难点或关键时,教师要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强化和提醒,可以唤起学生有意注意,使注意有明确的指向,由于学生在认识水平上和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对各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应运用技能变化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表达方式。
3教学中注意领悟过程
领悟是思维主体对新旧知识加以比较融合,扩大重新组织的过程,衡量学生主体性发挥得如何的标志不是课堂上提问多少,而是学生有没有真正领悟所学过的知知识
为了实现领悟这一过程,教学中应创造思维的情境,若学生对严谨而枯燥的教学语言未能及时领悟,这吋就有必要艺术地引发“思维碰撞”,让思维在碰撞中发上火花,让思维主体在碰撞中加深领悟,例如,在学习菱形判定定理时有的学生叙述成“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这时老师问:正确吗?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错,此时大家开始争论起来,有几名学生上黑板通过画图,直观、形象地反驳了以上说法的错误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以后遇到此题再没出现过错误,有时也可采用“先猜后证”及“追根寻底”的方法,这些都是引导学生领悟的途径,善于“追根寻底”是引导领悟深入发展的重要策略,但引导应把握学生的思考方向。
总之,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以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究学习的氛围,充分理解,对错误的要善于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深化,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