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建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走出五个误区:重文本轻主体、重实用轻文学、重教学轻实践、重立意轻本真、重形式逻辑轻创新思维。
关键词写作教学 教学观念 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作文教学领域里的一些课题,诸如如何命题、怎样指导、如何批改等等都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这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误区,据笔者调查,超过半数的学生不喜欢或害怕写作。某高师国家文科基地班(中文专业)30名学生中,喜欢写作的竟然只有2名。高中毕业生以至高师中文系学生,作文的想象力、创造力的贫弱,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要改变这一现状,根本的救治在于走出写作教学观念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重文本轻主体。长期以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这些观念,已成为语文界的“集体无意识”。这一认识的要害是重文本轻主体。只注意到阅读的单向的、直观的作用,而忽视了读与写的互为前提、互相包容、相辅相成的关系;只强调文本的功能,忽视了阅读、写作主体的智能建构和言语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形成了:(1)重读轻写、以读代写的教学规范;(2)解读文本的静态分析和强制接受的教学模式;(3)写作是在阅读“吸收”的“基础”上的“倾吐”,与只讲“倾吐”而无视受体状况的片面性。这一文本主义的读写观,从“吸收”一面看,把学生——学习的主体逼到了被动接受、逆来顺受的死角;从“倾吐”一面看,写作成了一厢情愿,“目中无人”的自言自语。
在这样的读写观下,学生既失去了能动介入解读的思想的乐趣,也没能品尝到写作中创设情境的喜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进行再造想象、二度创作的空间,更没有抒发内心的感悟和阐明不同见解的“误读”的自由。试想,如此的“吸收”,又能“倾吐”出什么来呢?“死”的阅读,如何能催发出“活”的写作呢?把阅读定位作“吸收”,把写作定位为“倾吐”,要想提高学生的言语创新能力,势必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误区之二:重实用轻文学。中小学作文教学长期遵循着“重实用轻文学”的规则,这集中体现在不厌其烦地强调学生的作文必须写“熟悉”的,写“真人真事”。写亲身的见闻,本来没有什么错,问题是将“生活真实”作为写作“真实性”的全部内容,就有失偏颇了。学生经过十二年的语文学习,也读了不少的文学作品,我们发现中文系的新生绝大多数不懂得何谓“艺术真实”,因为他们从未真正尝试过文学创作。命个文题,学生无一例外地想到的是“真人真事”,当他们听说大学作文竟然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虚构时,无不感到惊讶。因为他们虽然也曾“虚构”过,但绝非是出于艺术创作的目的,出于追求艺术真实的自觉,而是出于“立意高远”的无奈。十二年的文学审美教育,对于写作,就像打了个水漂,几乎没留下什么痕迹。这也是为什么母语教育变得枯燥乏味、面目可憎的原因之一。把写作圈定在“生活真实”的范围内,把最富想象特质的文学写作排除在外,绝不是完整的写作教育和母语教育。作文教学的偏瘫,“重实用轻文学”的语文观,严重削弱了母语教育的魅力,势必造成学生言语智慧的发育不良。
误区之三:重教学轻实践。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中的训练,实施的不是真写作,而是伪写作,训练的不是真能力,而是伪能力。在应试教育下的写作训练的是应考的能力,而写作实践要求的是应用的能力,这就造成了教学要求与实践要求严重脱节的状况。例如,在写作训练中,往往由教师命题,在写作实践中,一般须由作者自己选题;在写作训练中,学生是在没有写作欲望的情况下被动地“遵命”作文,被迫为文,在写作实践中一般是由作者主动地自发作文,充满了写作冲动和发表欲;在写作训练中,写作行为始于教师的命题,在写作实践中,写作行为始于某一偶然的契机,在写作训练中,往往是主题、概念先行,在写作实践中,一般是先有感触、先有材料的搜集;在写作训练中学生的写作往往是“目中无人”(唯一的读者便是老师),在写作实践中,作者首先要考虑到的便是文章要写给谁看,并始终心存读者;在写作训练中,学生的写作目的是“拿分”,在写作实践中,作者的目的是要让读者接受,较好地实现自己的写作意图,有具体的功用……写作训练与写作实践背道而驰,如何能培养真正的写作能力呢?因此,要提高写作训练的效能 ,就得对写作实践进行“仿真”,在写作训练中就得对现实中的写作情境进行虚拟,使写作训练的虚拟情景与写作的自然情境尽可能地逼近,方能学以致用。写作训练从“失真”到“仿真”(逼真),这是写作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转向,随之而来的是原先那一套旧的教学观念、话语、思维和行为方式等,都将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变革。出于教学与写作实践接轨、教学应“逼真”、“仿真”的观念,应摒除传统的教学基本型文体的教学,直接导入写作具体文体的学习,使学生直接感知某一具体文体的写作规范与要求,改变以往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基本型文体教学的泛而不切的状况,改变学生会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却仍然不会写作的状况,避免教学文体对学生的写作实践造成的误导,使学生通过写作教学形成的文体感就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拟的文体感。
写作教学要从“假写作”向“真写作”回归,就得达成训练与仿真、教学与实践的统一。
误区之四:重立意轻本真。在写作教学中,“立意要高”这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源于五、六、七十年代逐渐泛滥成灾的“左”的思潮。奇怪的是,思想理论界与文学界,早已在“拨乱反正”中走出了很远,而语文界却仍笼罩在“泛政治化”的阴霾之下。立意要高,作为评价文章的标准,自然有其合理性。而问题是这立意的“高”否,在语文界总是与“政治性”、“思想性”“强”否划等号。而这“政治性 ”、“思想性”,一般又圈定在“左”倾政治学、庸俗政治学的范围内。不少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写作,首要的便是紧跟政治形势,能拔高的尽量拔高,能联系的尽量联系:“╳╳大”召开,便要联系“╳╳大”精神;“抗洪救灾”,便要发扬“抗洪”精神;宣传某个典型,便要以某人为榜样……其结果是假、大、空的文章大行其道,学生编造起美丽的谎言来驾轻就熟。殊不知写作要是失去了心灵的自由和本真的情思,立意愈“高”,人格也就愈低。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应“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当是写作创造与想象的真正的基础与动力,也是写作素质教育的基本点。盲目强调立意要高,必然要失去真诚。一旦失去了言语的真诚,这就不仅仅是作文的弄虚作假,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良知的泯灭和人格的扭曲,那就将是国家、民族的大不幸!
误区之五:重形式逻辑轻创新思维。历来的议论文写作则强调“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和“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只是一种形式结构上的要求,即“形式逻辑”的要求,而不是认知本质上的要求,即“辩证逻辑”和“创新思维”的要求。20世纪末的作文教学,其基本观念仍不可思议的停留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议论文的创造和想象,主要体现为猜想与反驳,批判与证伪,以及矛盾分析和说理系统的建构等,其核心内容是论点的原创性和辨证说理。而“三要素”恰恰对此没有任何体现。离开了矛盾分析,讲“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以至绝大多数学生的议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将从老师那儿批发来的观点与材料加以组装,求得表面上的统一,这就完全背离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精神,背离了对立统一规律,造成了学生思维的简单、粗糙、僵化、武断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知识创新能力的低下。
议论文教学关系到人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关系到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因此,以辨证思维、系统思维和知识创新意识改造议论文教学已成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305.
[2] 张志公.对当前语文教改的意见[J].语文学习,1994(1).
[3] 鲍志伸.中学作文思想误区及疏导[J].河南教育,1991(12).
[4] 赵精忠.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误区[J].语文学习,1995(2):37~38.
[5] 张友仲.试论快速作文的误区[J].新语文,1996(3):3~4.
[6] 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