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贤
摘 要:本文提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煽情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阅读教学的目的。文章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生 有效阅读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经验丰富的演说家、表演家、歌唱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煽情。正是他们的煽情,才使得那些听(观)众们始终热情高涨,感到津津有味。可见,煽情魅力似火。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不也正需要一种这样的魅力点燃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之火吗?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只有真正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把学生的阅读热情昂扬起来,让学生能动、自主、有效地积极阅读,有效阅读教学之花才能长开,才能更灿。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参与者,我们教师应该为之努力。
一、以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心理学家认为:“需求是行为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学生形成阅读兴趣,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重要保障。因此,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就要在课堂中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才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潜能才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和谐、活泼的气氛也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教师自身也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这样师生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以多彩的课堂形式激活阅读欲望。具有鲜活生命的课堂,不仅是民主、和谐的课堂,更应是精彩纷呈,多姿多彩的课堂。新奇产生兴趣,兴趣激起欲望。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以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彩的课堂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入探究的强烈欲望。教师不仅是教师,更应是一个高明的导演、领舞。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一个新颖而巧设悬念的新课导入,能激起学生好奇的阅读欲望;一项富有挑战的训练,能激活学生心中好强、好胜的表现欲望;一个留有悬念、有待发现的结课,会引发学生继续阅读、不断探索的欲望。如教学《船长》(苏教版第十一册课文)一课时,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教师如果能以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片段和有关音乐作铺垫与渲染,再加上富有感情的故事开端的描述,就一定会激起学生迫切阅读,探究事理的欲望。阅读时,学生也一定会格外专注,格外投入。在深究明理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如果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说一说、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等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披情入景,一定会让学生在读悟演练中对哈尔威船长有更深入的认识,进而达到历炼灵魂、升华情感、明理立志的目的。
三、以真诚的期待赏识激起阅读热情。“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这一名言道出了赏识的真谛。我们看看那些小学语文教学大师,于永正、窦桂梅、李吉林……他们哪一个会在课堂中吝啬自己的赏识?他们哪一个不在课堂中为一个孩子哪怕一点小小的进步或一个小小闪光点而喝彩?有几个孩子不因为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赏识而变得活跃、积极?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本人有幸在杭州大学聆听了于永正老师的一堂阅读教学课。虽然课已模糊,但其中一个细节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于老师请了一个学生读课文。可能是这个学生本身基础不好,再加上台下几百个听课老师,孩子显得紧张,读得结结巴巴。但于老师始终面带微笑地注视着他。当他读完后,于老师对他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虽然很紧张,但你还是勇敢地把课文读完了。我相信,你平静一下心情,一定会读得更好。想试一下吗?”这个学生点了一下头,深吸一口气,又读了起来。这一次,虽然他读得还有些结巴,但比第一次明显好多了。读完后,于老师又一次表扬了他,并问他有没有信心再读一遍,孩子愉快地又一次点了头。果然,孩子不仅读得通顺了,而且还明显带有感情。孩子读完后,于老师带领大家为他鼓掌。孩子满脸通红,显得很激动。可以想象,于老师的鼓励与赞赏在孩子的心里会产生出多大影响,对他今后的成长又会有多大的促进。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别吝啬你的赏识。尤其当孩子闪现出创造的火花时,千万别扼杀他们的创造精神。
四、以丰富的课外延读激扬阅读期待。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阅读教学确立“超文本”理念与“大阅读”策略,正是追求阅读范围上的这种沟通。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是啊,纵观小学阶段课内阅读的文章,也就300多篇吧,只有三四十万字,这是无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就要从“大语文”观出发,建立起“超文本”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把课内阅读延续到课外的大量阅读与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昂奋、丰富的课外阅读和实践中锻炼阅读能力,激扬起主动阅读、自能读书的阅读期待,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如教完了《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苏教版第八册)一课,我们就可以搞一个赞美春天的赛诗会,出一期歌颂春天的手抄报,组织一次描写春天的成语接龙比赛。教完了《三顾茅庐》(苏教版第八册)后,可以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讲三国故事赛。这些活动的展开,不仅会大大激起学生积极阅读的热情,而且也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锻炼了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学生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就会生发出这样的感慨。
五、以多样的阅读评价激燃阅读激情。阅读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检验学生阅读理解的效果,在于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修正,更在于激燃学生自主阅读,深入探究理解,善于创造的语文学习激情。科学的评价应该是全面而恰当的,具有激励性的。因此,煽情的语文阅读评价,从内容来说,应从三维目标来全面考虑,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为语文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我们在评价学生阅读时,就更应注重能力和过程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从评价主体来说,“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新课标)尤其是学生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从评价时机来说,应根据情况,把即时性和延时性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使评价真正起到煽情激趣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能动的、具有个性的鲜活成长生命。只要老师善于煽情,善于激发出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有效阅读这枝小语教学奇葩一定会绽放得更艳。◆(作者单位: 江苏省通州市二甲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