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秀英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对课堂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公开课上教师也都在努力追求,总希望课堂上能形成一种全新的课程体验,能体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但一些看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华而不实,教学效果不理想。现就以下几方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探究,显得刻意追求,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是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带着目标与任务参与合作,共同探讨,相互启发,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然而,如今的一些公开课上,老师刻意追求合作学习模式,为了合作而合作,一些很容易弄清楚的简单问题也让学生合作一下,如条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条形统计图表清晰直观、具体,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能独立思考、独立体验、独立完成。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在内容上应该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价值,问题要有开放性。还有的公开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根本看不出教师参与合作与指导,发挥不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有的小组合作只要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小组学生立即七嘴八舌,部分学生人云亦云,根本不动脑;还有的小组成绩好的学生在说,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沾不上边,似乎讨论与他无关。从诸多的合作学习中可以看出,有的教师没有好好学习新课程理论,没有深入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更没有把握好合作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合作交流所需的时间。有的合作学习小组没有合作学习的汇报,没有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也没有学生的成果展,合作学习完全流于一种形式上的表面合作,没有任何价值,走过场之后盲目草率收兵。当然,笔者也很赞同部分教师公开课上的合作学习,那些课中可以看出教师深钻了教材,能将教材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能力的展开。
二、教学情境创设,显得牵强附会,不伦不类
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得当、合理,确实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加深学生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学生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概念缺乏主观感受,可以创设情境,如用录像、动画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认识。然而,有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挖掘教材深度不够,如实验操作性很强的课,有的教师认为动手操作麻烦,创设一个多媒体动感情境去替代,这样多媒体屏幕上的花花绿绿替代了学生的亲身操作体验。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境创设让人有丢西瓜、捡芝麻之感。有的公开课上还有一些不伦不类的镜头或头像,说什么动物王国、智多星、阿凡提等,意在吸引学生,激活课堂,实际上往往适得其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诸如此类的情境创设实在是“变味”“走调”,显得牵强附会,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三、课堂上突发问题,极力隐瞒掩盖,绕道而行
一些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片面追求一堂课能一帆风顺,为了使得公开课的课堂效果自我感觉良好,整堂课中只有部分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而对一些学困生根本不去设计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没有特殊优惠政策,很少给学困生创设机会,让他们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原因是这些教师担心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捅出一个什么娄子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评价。上课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学困生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师总能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方法去解决,掩盖了错误的暴露,失去了纠错的机会。有时课堂上生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教师却弃之不顾,置之不理,直奔正确答案,这种情况是对普遍学情的一种漠视,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
其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对错误的“绕道而行”恰恰是对资源的“抛荒”,非常可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典型的问题让学生暴露错误,师生共同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教训,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让全体学生真正弄懂某一概念或某一问题,教学中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加强对典型的错误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一堂优秀的公开课来自于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来自于教师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进行教学设计,都需要依据教材,依据学生状况,而不是想当然为迎合某种口味机械地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一道大菜,作为一条风景线。新课程倡导学习方法,也并不意味完全排斥原有的好方法,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在思想上是否真正着眼于学生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都昌县天宇小学)
□责任编辑: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