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招
两年前,我班转来了一位叫黄林的学生,开学初,他总往同学堆里凑,可是没几天,同学们只要见到他凑过来,便立刻散开、躲开。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
有一天,广播操结束后,上楼回教室的一个女孩一脚踏空,值班的我立即上前拉起摔倒的女孩,并大声喊道:“不要挤!”后面的同学马上停住,黄林却快步走上前,用手臂推了一下后面的同学,几个同学倒了下来,他随即若无其事地走远,静静地看着。事后,我把他找到办公室,他先是不承认,但承认后说出的一句话让我瞠目结舌。“我想亲眼目睹大家倒下去这种场面,看看他们痛苦的样子。”他笑着说。听了他这句近乎冷酷的话,我心情十分沉重,为什么小小年纪的他会有如此想法,真令人不可思议。
查找症结已迫在眉睫了。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黄林家里经济窘迫,爷爷、奶奶瘫痪在床,母亲没有文化,只好留在家里照顾两位老人,全家就靠父亲和别人合伙开的士维持生计。同学们有的玩具,他没有,他非常自卑。他觉得命运对其不公平,他仇视社会,仇视任何一个人。我该怎样帮助这个学生呢?我苦思冥想了几天,一次翻阅学生的循环日记时,一个灵感冒了出来,对,试试循环日记的作用。循环日记是每组同学共用一本日记本,每位同学轮流在上面写日记,便于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一做法我已经坚持多年,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方面已有很大收获,今天用来教育黄林看看效果如何。
教育转化首先从正面引导。我要求学生课外读些名人、伟人的故事,再在循环日记本上摘录主要内容、写读后感,并利用语文课前两分钟的时间开展“说名人故事”活动。我发现每次看日记、听故事,黄林都特别地认真,有时眼睛还闪着泪光。我还布置了一篇循环日记写“真实的我”。要求同学们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想法,如果不想让同学们知道,可以在后面注明,老师看后不仅保密,还会将这面粘贴起来。我想通过此方法了解黄林的真实心理。他在日记中流露出对任何人的极度不信任,连父母也不信任的心理。他连存四年的零用钱(共有50来元)都不放在家里。他将此事写出来,看来是对我开始有些信任了。这篇循环日记后面虽然没有备注,但我没在班上宣读他的作文,还将他的作文粘贴好,说要为他保密,他笑了。
在我的刻意安排下,不少同学在循环日记《我的同学》中,把写作对象选定了黄林,写他的长处,写他的进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的认可和关心。看了这些日记,黄林非常感动,感受到来自班级的温暖,与同学的交往也日渐增多,日益正常了。
此后在循环日记中我又了解到他特爱解难题,布置作业时我时不时出些特难的题目,第二天讲评时表扬他,说他很聪明,以后可以成为很优秀的人才,之后有同学开始围着他讨论问题。我还买了各种形状的橡皮作为奖品,不久,他拥有了许多橡皮,下课后有同学向他借来看,有时他还会很大方地送给同学们,自信洋溢在他的脸上。慢慢地,变化在黄林身上不经意显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天真般的笑容了。
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面对“特殊”的学生,我们要采取特殊的办法,给予特殊的爱。循环日记让我在教育转化“特殊”学生的工作中又有了一张王牌。◆(作者单: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大公路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