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和良性互动

2009-01-05 10:35李国华周珊萍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良性互动课程目标预设

李国华 周珊萍

摘 要:生成是对预设的否定与背离,过度的预设也会限制、阻碍生成出现。但二者又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能够和谐一致和良性互动。在预设中能积蓄生成元素,为生成创造条件,作好应对准备;生成也能促使预设不断完善,并在某些方面体现和实现预设。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设;生成;和谐统一;良性互动;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10-0004-04

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生成则是对预设的背离或超越,是随机性、多变性的产物,是“意外”和“偶发”的神来之笔。传统教学只重预设,将教学变成“圈养”,僵化呆板,难以生成。新课程注重生成,课堂充满活力,盎然、灵动。但一些教师又走上另一极端,他们忽视预设,将教学变为“游牧”,信马由缰,漫无边际,能“放”不能“收”。其实,生成并不都是摆脱预设的即兴表演和临场发挥,预设对生成也并非消极限制或毫无作为。预设和生成二者不是绝对的对立,而应相互促进,有机融合,它们应是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任何将其割裂开来、偏重一方的作法,都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只有将其有机统一,形成互动,优势互补,才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一、预设能积蓄生成元素,创造生成条件

预设主要体现教学中的计划性、确定性和有序性,着眼于通过明确的目标与路线,设计具体的方式与场景,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它也能为生成创造条件。实践证明:有效、富含生成的预设,不仅不会限制生成,还能积累生成元素,体现生成特征,促使生成不断形成。

1.具有一定弹性、伸缩性的预设能给生成提供必要的条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其顺利进行离不开预设。但是,预设又不能过度、过满、过紧,追求环环相扣、有条不紊,每个细节都在教案中写得清清楚楚,教师的一招一式,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写得明明白白,像一个剧本一样提供所有的台词与场景。这样的教案,从客观上说,只会导致教师的教学受制于预设而亦步亦趋,机械推进,用“死”预设牵引“活”学生,使教学压抑沉闷,没有生机活力,更没有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学生的生命力受到束缚,课堂也就难以爆发、生成火花。从主观上看,教学全在教师掌控之中,即使教学中出现了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也会因担心影响其预定计划完成而置之不理,任其流逝,从而错失生成时机。这样的课堂不仅没有生成的时间与空间,而且也难以产生生成动力与情境。

生成产生于动态变化之中,是对预设的超越与延展。我们要使课堂中的生成不断出现,要使教学能体现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不断催生生成的元素与资源,教师的预设就不能像弦一样绷得过紧,而要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周密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布白”,要留出适当的时间与空间,让生成有施展拳脚的平台;教师的预设在为教学提供基本流程、基本思路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弹性,有利于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不再是电视机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而能成为充分表现自身才能的“演员”,能带着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思考与体会、兴趣与灵感参与各种活动;教师的预设在体现计划性的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内容可以调节,方式可以变通,情境可以变更,问题可以置换,能开放地吸纳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能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和种种意外的情境。这样的预设才能积累生成元素,潜藏生成可能,催生生成时机;才能宽容偶然性,应对突发性,体现多样性,促成创造性,才能促使教学中生成的不断形成与发展。

2.带有猜测性、方向性、可能性的预设能为生成作好准备。

生成是对预设的否定,能在课前预设到的已不是真正的生成。从本质上说,教学内容不是现成的文本和预设的铺陈,而是学生的多元思考。然而,另一方面又要看到,预设虽不能准确预见教学中有多少生成情境,但却可以根据生成的某些规律或事物的发展方向,去猜测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那些生成资源与时机;对某一具体内容虽不能准确预见教学中将出现什么情况,产生哪些变化,但却可以对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推测,通过大体的、虽不准确而带有推测性质的预测,也能让教师在思想上作好一定准备,当课堂上一旦产生突发情况,也能瞬间灵活地作出反应。因而,教师的预设不能只注重确定性,只注重对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还要注意可能性,要注意根据教学规律和以往经验,根据对学情的透彻了解与准确把握,对课堂中的“意外”大胆预测,对“可能”进行大体的、带有方向性与多样性的假设,思考在什么时候、什么环节,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对什么内容、什么问题,可能会产生什么争议,会出现哪些变化。这样,就能通过多途径的分析和评估,预测可能出现的资源与时机,从而作好应对准备:当意外出现时,教师就不至于惊惶失措,手足无策,让生成时机白白放过;就能处惊不变,冷静、沉着、灵活应对,妥善处理;就能敏锐地捕捉时机,将“偶发”与“意外”转化为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促进创生形成。当然,这种预案只是为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境提供应对性准备,它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周全,但又不一定派上用场,真正实施,仅起到有备无患或“定心丸”的作用。作为教师,不能在预设后,生拉硬拽地把学生往预设的方向上赶,那样,就会将可能性的应对准备变成确定性的应对准备,就会使预设走向反面,而达不到其促进生成的作用与效果。

3.富含启发性、激励性、引领性的预设有利于营造氛围,催生生成。

生成虽源于意外,但也不是信马由缰、盲目无序的产物,不全是师生的即兴创造与随意发挥。虽然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精确预测教学中的具体情境与变化,课堂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产生节外生枝的现象。但是,教师却可以通过对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准确理解,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与能力水平的全面把握,设计具有一定引导性、启发性和激励性的情境或问题,以通过富于思维价值和目标引领的特定情境与问题,促使师生思维活跃,在多向、多样的互动中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产生思维碰撞;从而,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以引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想象,有效调动学生创生的热情与积极性。并进而促使学生在知识内化中不断生成新认识,产生新问题,使课堂在动态变化中不断产生生成时机,出现新情境,形成新资源;使教学体现多样性、丰富性、生成性与发展性,不断出现思维的共振、心灵的共鸣、视野的拓展等生成性特质。这种富于引导性、启发性和激励性的有效预设,虽不能准确预设具体的生成时机与情境,但却能使整个课堂形成生成的氛围,能激发学生创生的激情与活力,从而为生成的形成提供强大动力,即使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预设也有利于促进生成的不断形成。

4.包容开发性、创造性的预设本身就体现生成,实现生成。

预设和生成虽从内容到性质、从时间到空间都具有反向性,但二者又可以相互包含、相互渗透,有机地融为一体。富于预见性和引导性的有效预设不仅能为生成留出时空,提供条件,引导方向,使教师在情况突变时,能依据应对性准备,有效引导和促使生成出现,而且其本身也能包容生成元素,体现生成特征,将生成变成现实。例如,教师对教材编者预设的文本内容进行再加工或二度设计,根据课程目标与学生学情对教材知识进行增删调整、整合重组,使之更符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或创造性地开发校内外蕴藏的各种课程资源,或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等等,也都是生成的具体表现。这种充满创新的预设活动就内在地包含了生成,渗透着生成,使生成时时显现,创新处处可见。这样,预设与生成就有机地融为一体,激情共舞;就能够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就既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又有利于课堂激情迸发,创造性火花绽放,让学生获得生成性发展。

二、生成能促进预设完善,实现预设目标

生成体现的主要是动态性、随机性与开放性,着眼于让学生获得生命体验,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它是对预设的背离与否定,但反过来也能促使预设完善,可以体现和丰富预设,修正和完善预设,使预定的课程目标得到更好地实施和落实。

1.生成有利于打破传统预设模式,使其由固定化向多样化、弹性化转变。

预设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作好应对准备,避免课堂出现盲目随意、混乱无序的现象,保证教学有序展开,顺利达成预定目标。但传统教学由于偏重预设,往往导致教师的预设过度,追求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这种精心预设看似严谨,各个活动都设计得周密完满,但却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使教学像一列按照精确时刻表行驶的列车,只能沿着固定轨道,而无任何变通的路程与可能。在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虽已明白传统预设的缺陷与弊端,但由于受旧有思想观念、思维定势的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预设时,仍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沿袭传统作法,固守旧的模式,使过去固定化、单一化的预设至今仍大有市场。由于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与偏离,那么,在教学中注重生成,经常开展生成性活动,就有利于促使教师改变课前设计,关注动态生成的资源;有利于教师积累生成经验,深化对传统预设缺陷的认识;有利于教师不断探索和把握生成规律,打破传统预设模式,使其由固定化、单一化向弹性化、多样化方向转变,不断完善,以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2.生成有利于改变预设时间,使其由“课前”转向“课前”与“课中”相结合。

传统预设通常放在课前进行,而生成则有利于促使其由单纯的“课前”转向“课前”与“课中”相结合。因为生成是一种难以预知的发展,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妙不可言。生成彰显着教师的教学机智,洋溢着教师的实践智慧: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生成经验、较高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意外能保持冷静,临“危”不惧;能迅即作出判断,辨别其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能在仓促之间拿出应对措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虽然有效的课前预设能为课中生成提供带有方向性的预测,让教师进行一定的应对准备,但再完美的课前预设也难以准确反映课堂中的动态变化,难以预测教学中的所有问题,难以完全符合课堂实际。这就使一些经验不多、水平不高的教师,面对良好的生成资源和生成时机,常常是有心无力,只能白白放过,任其流逝,扼腕叹息,恨自己技不如人。即使对那些教学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中老年教师来说,单纯进行课前预设也有让其手足无措的时候。而通过生成性实践活动,能让教师积累生成经验,认识生成形成的条件,把握生成出现的“规律”,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促进生成出现,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动态化的课中预设。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倾听与观察发现某些“突发”先兆,从某些苗头中预见“意外”的可能,能够根据其蛛丝马迹对教学变化作出判断和预测;从而,通过动态化的课中预设,使课前预设得到调整或修正,更好地应对课堂变化,促进课堂创生。因而,生成有利于促使教师改变预设的时间,由过去单一固定化的课前预设转向课前的静态预设与课中的动态预设有机结合,有利于降低对教师的经验与智慧的要求,让初出茅庐、教学水平尚低的教师也能进行课堂创生,使教师像一个手拿指南针的登山者,其行程始终指向山顶的最终目标,同时又根据旅途情况不断调整线路与行程。这种动静结合、“课前”“课中”融为一体的预设,能更好地切合课堂教学的变化,更有利于教师灵活变通,及时将课堂中的“偶发”与“意外”转化为“飘来的风景”。

3.生成有利于丰富预设内容,使其由偏重知识分析与阐释转向更注重问题、情境和活动的设计。

传统预设偏重知识传递,这不仅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因为知识是显性的,具有确定性,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进行安排和设计。由于偏重知识,教师的预设就会偏重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阐释,注重哪些是重点难点,有哪些易错易混点;就会围绕知识应如何传递,重点应如何突破,难点应如何分解,易错处应如何避免,易混点应如何区分等问题来设计教学活动。由于教师的关注点是知识,是自己的“教”,是如何把知识嚼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其预设就必然忽视学生,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思想、情感、心理、行为等各种变化,忽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忽视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获得感悟与体验,忽视通过多向度的交流互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丰富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甚至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也要竭力扼杀,以避免教学超出预设,场面失控、偏离既定目标。然而,生成性活动却不仅仅形成了新情境,产生了新问题,更让学生获得了新认识,让学生心灵共鸣、思维共振、内心澄明、视界拓展、激情迸发、兴趣盎然。这种生成难以在教师单向的“知识传递”中产生,只能在师生活跃的交流互动、学生自主的问题探究和多样化的活动体验中出现。因此,经常性的生成活动,有利于教师转换预设重心,丰富预设内容:即由过去只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更关注学生的“学”;由过去只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转向更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过去只关注知识的分析与阐释转向更注重情境的安排和设计;由过去只注重教师如何分解重点难点转向更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各种问题,用系列化的“问题链条”来诱发、驱动学生的探索与思考,用鲜活的材料和“生活化”的情境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这样的预设,反过来又会促使教学中生成不断,促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生成还能体现预设意图,实现预设目标

生成虽是顺应自然的结果,是“偶发”“意外”的产物,不能刻意强求;但它也要基于预设,以预设为基础,既否定预设,超越与重建预设,又能体现预设,丰富与调节预设。

从二者体现的内容看,由于预设在教学之前,难以把握教学中的具体变化,而只能根据学生的基本状况与一般要求来设计,主要体现学生的共性、教学的统一性和确定性。而学生除共性外,还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有不同的基础与条件,有独特的生命历程与体验,对教学内容会因此而产生不同解读,正是这种不同而导致教学中常有“偶发”与“意外”发生,使生成主要体现学生的个性,体现教学的多样性、独特性与随机性。由于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多变中也会体现共同要求与基本准则;因而,即使生成偏离常规,形成对某个预设情境的否定、活动的背叛、路线的偏移,它也会体现教学中的某些规律或原则,体现预设中的某些设想或意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成能体现预设,将预设变为现实。

从教学目标看,预设中的目标是整个教学前进的方向,是学生在各自探究后所获得的体验和成果。生成与预设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生成虽改变了预设中的某个环节,否定了预设中的某个活动,但它并没有偏离课前预定的目标,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更好地实现目标。从这一角度看,生成也是预设的实现和体现。

从生成与预设的相互作用来看,通过生成有利于教师把握动态的教学变化与发展规律,为新的弹性化的有效预设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使教学中的某些生成能够与教师的课前猜测大体相符,或在某些方面相符,从而在生成中体现和实现了预设。

从教学过程看,教师在教学中依据自己的教学机智和实践智慧,通过倾听和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困惑、偏差、失误、想法或创意;并根据变化适时创设新的情境、问题和资源,使教学充满睿智,闪烁智慧,展现灵动,让学生获得生成性发展,产生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它虽在某个环节、问题上超出预设,却从整体上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实现预定方案与目标。这也说明,生成能体现和实现预设,能与预设有机统一、和谐共处。

猜你喜欢
良性互动课程目标预设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营造互动的主题墙饰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索
融合时代舆论监督中的媒体互动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