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波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可以说,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贯穿始终的。在这二者间架起一座桥梁,可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关键词】阅读 写作 桥梁 语文教学
对于阅读教学,教师们可谓费尽心思,课堂上的阅读鉴赏,课外的名著阅读,加上平时书报杂志的阅读,高中三年下来,书的确没有少读。再看看写作教学,每两周一篇大作文,每周一篇小练笔,再加上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写随笔、日记,学生没少写作文。单单这些,我们似乎可以很欣慰,而事实上,特别是在作文素材的运用、作文的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学生们依旧抓耳挠腮——巧妇难为有米之炊,腹有诗书却气难自华!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读了大量诗书的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又是什么原因使得经过大量写作训练的学生作文水平总是止步不前?经过探究,我们认为,主要的根源在于我们割裂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在双向交流活动进行既有利于双方、又能相互促进的思维能力的训练中我们着力太少。读,成了低效率的读;写,成了盲目的写;读与写,几乎成了水与油的关系。
读书如果不动脑子,不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纵然读得再多也只是浪费时间,这是常理。这么多年来,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提高看,的确如此。中国古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不能成为我们教师捧在手上的真理的,特别是对于科目多、学时少的现代高中学生。叶圣陶先生语:“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如此看来,阅读对写作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且二者相互联系。既然阅读和作文都很重要且相互关联,那么,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如何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同步提升呢?在这二者间架起一座桥梁是最佳办法。
一、选择学生的优秀习作设计练习题
从心理学上来看,阅读是人的大脑的高级功能,大脑不仅有接受语言文字符号信息的功能,而且有识别、校正、改造、重组、联想、储存信息的功能。这就是说,人们在阅读中总是按照已有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感来理解文字信息、选择文字信息、储存文字信息的。因此,阅读又包括一系列的兴趣、情感交流等心理活动。学生在阅读中对不感兴趣的文字,往往一掠而过;而对感兴趣的文字,则会反复呤诵,并强化自己的储存能力。如果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能够选用学生自己的作品来设计阅读训练题,效果会好很多。因为名家名篇给学生的第一感觉是难度太大,和自己的距离太遥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水中月,镜中花”。如果选用学生自己的作品则相反,因为这些作品就是自己身边的同学创作的,学生敢于去面对它、分析它、甚至是评价它,和名家名篇相比较,它的亲近力更强,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文学评论或文学鉴赏
鲁迅先生曾提到读书的“五到”,即读书要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其中手到,指读书时要做笔记,作评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脑到,就是读书要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着意分析。这“五到”中的手到、脑到就是要求读书要开动脑子,要思考,要评点,这样才能真正读出思想,读出自己的见解。若从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和提高写作水平来看,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之后,写读后感、评论则是最好的一种一举多得的训练方法:既可牢记书中内容,为写作准备素材,也可对平时阅读忽略的东西作进一步的思考,提高阅读思维,还可训练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
三、从写作的方向来设计阅读训练题
针对经典阅读设计训练题时,如果能够把阅读训练题的设计倾向于写作方面,诸如前后照应、表达方式、材料与中心的关系、详略处理等等,这样必定能够使学生在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同时,借鉴别人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语文教育是大多数人接触文学的最初窗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学感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引以为重的核心课题。可见,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搞好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走阅读与写作和谐发展的路子,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杜波,陕西省三原东郊中学教师。
生死不离
生死不离
你的梦落在哪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
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
我数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
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
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
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