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和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和基础。本文以两首诗为例,就语言和形象两方面来作示例鉴赏。
【关键词】鉴赏 语言 形象 古典诗歌
古代诗歌鉴赏已经考了整整11年,2002年以来的主要变化是题型的变化,即过去用选择题,放在第Ⅰ卷;现在用简答题,置于第Ⅱ卷。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基本特点是:(1)选择“浅易”的古代诗歌作为鉴赏材料。(2)注重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分析近几年的考题,可以看出,试题是从鉴赏的角度出的,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对诗作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定程度的鉴赏(以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为重点)。下面,本人就语言和形象两个方面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首先,解答古诗鉴赏题,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例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就抓住这一点来命题。
春夜洛成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赏析:命题者紧紧扣住“折柳”二字设了三问,如果我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底蕴,知道我国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且又知晓“折柳赠别”的原因是希望对方“留”下来,那么,此题的答案就有了,“折柳”这首曲子寓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抒发了羁旅游子思乡之情。而这种感情又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另外,诗题中的“闻笛”二字是全诗的文眼,所以全诗四句中的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境界中来。直到最后,才以“何人不起故园情”透露了诗人的本意。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
其次,鉴赏古典诗词的内容,要通过语言感悟诗歌中的形象,进而领略使人寄予其中的深厚情感。例如: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国破家亡的李清照,面对物是人非的处境,长期的孀居之苦,她欲语泪先流。下阙第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是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是春光明媚、游人如织的时刻,她这个平日喜欢游玩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辞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之情。而在“泛轻舟”前的“也拟”二字,更显得委婉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则是全词的经典之句。用的是夸张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很有特色。
事实上,古人对愁的描写是很精彩形象的:李白把愁顶在头上,“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煜把愁变成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又把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在这里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了马背上;王实甫《西厢记》却说“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更把愁从马背上卸下来,装在车上了。
这些诗句之所以千古传颂,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可以说,诗词中的具体形象承载着诗人丰富而强烈的感情。诗词是抒情的艺术,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感悟诗人的人生体验和况味,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这也是诗歌鉴赏的最终目标。
★作者简介:任树梅,河北省沧州东光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