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体南 李鸿科
摘 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如何提高“农远工程”的教育绩效,是“农远工程”当前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笔者参与湖北省“农远工程”项目验收并结合多次考察和调研,分析了“农远工程”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绩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2-0083-0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关键之举。“农远工程”实施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向农村中小学输送大量的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快速发展。[1] 要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使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学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是教育管理者、广大教师应该积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 农远工程”应用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2006年参与了“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验收”工作,并多次参与了对“农远工程”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教学运用、资源运用、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考察和调研。事实证明,“农远工程”在资源管理和教学应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过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环境,正在逐步缩小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差距。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农远工程”的应用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资源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通过亲眼目睹以及和师生进行交谈,了解到“农远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到位,由中央电教馆和省电教馆提供的教学资源也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又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致使资源的应用效果不高。
2.资源管理不规范
调查发现多数学校几乎对下载资源没有进行整理和保存,时间长以后,下载的资源被删除,基本上没有刻录成光盘保存,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3.教师培训不扎实
部分项目学校应用情况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教师应用的基本能力不够,缺乏足够的培训,特别是校本培训不够,更没有长远培训计划和远期培训措施。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技术提升较快,教师参加了一次培训,过一段时间可能现有的技术水平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上级领导和学校校长制定可持续的培训措施,促进教师的信息能力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能够跟上信息化教学发展。
4.教育教学应用存在误区
自“农远工程”实施以来,教育应用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应用误区。
误区一:认为应用不深入是因为建设经费投入不够。教育经费在任何时候、任何学校都会有困难,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经费确实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今后也不可能短期内完全解决。这就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下还需要多方面克服困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现有资源,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激励措施,优化培训方案,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激情,而不要一味地因为教育经费投入不够而对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裹足不前。
误区二:认为应用效果不好是因为卫星IP资源不够丰富。“农远工程”提供给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资源和长期使用的文字教材相比较,应该是非常的丰富了。电子教学资源能够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这可以使教学内容以生动逼真的形态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但是,任何信息内容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的内容并不一定适合多媒体展现,也并不是教材每一段文字都要有电子教材的形式,所以,目前的卫星IP资源不够系统化,不够完善是可以理解的,丰富也是有限度的,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应用效果关键在于恰当的应用、巧妙的应用。同样的粉笔,在不同的教师手里,写出了不同的作品。同样的道理,卫星IP资源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是同样的资源,但是应用好了,发挥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误区三:认为应用有难度是因为资源与教材不匹配。很多教师认为卫星IP资源和教材不配套、不吻合给教学带了很大难度。电子教学资源是辅助教学的资源,不是代替文字教材的应用教材,更不是代替教师授课的机器。所以,全盘的与教材完全吻合的电子资源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现在中小学教材也不是统一的,有人教课标版、苏教课标版、北师大课标版、以及其它版本等。[2]所以,也很难做到完全的统一。
二、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的策略
如何提高”农远工程”教育绩效,使现代远程教育从真正意义上服务于我国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中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工作: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农远工程”的最终目的是教学应用,让农村、山区的孩子享受优质资源,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3]而教学应用的效果取决于县市领导、学校校长(特别是学校的校长)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认识程度,只有提高了领导的认识,才能狠抓管理,促进应用。从现在的应用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有的学校几乎没有应用,其原因是领导的认识不高,缺乏意识。因此,必须强化意识,提高认识,狠抓管理,促进应用。各县市应该组织各项目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教学应用比赛活动,促进项目学校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
2.宣传应用典型,带动教学应用
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师的教学应用需要一个逐步认识和提高的过程。所以,应该发现典型,狠抓典型,宣传典型,组织向典型学习的活动,同时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应用。对于后期项目的工程立项建设应该向前期项目工程及应用搞得比较好的县、市倾斜,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教学应用。
3.强化师资培训,深化应用质量
教学应用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从现在的应用情况来看,应用效果比较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但这些学校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大部分学校的应用并不理想,主要是教师培训太少,缺乏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师资培训目前大部分停留在代表培训、集中培训的层面上,这可以解决“农远工程”中信息化教学师资的燃眉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
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师资培训要有远期培训计划,要有可持续培训策略。要加强校本培训,以校为点,骨干带头,相互协作,也可以通过校际联谊,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和提高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既可以使全校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快得到提高,也可以节约培训成本。
4.加强资源管理,激发应用兴趣
城市优化教学资源借助农远信息高速公路把卫星IP资源以数字光盘形式、电视直播接收形式、网络资源等形式传输到农村中小学,给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但事实上,电子教学资源不同于纸质的书本教材,传统的书本教材是物化的、具体的,有了书本,资源就自然保存了。而电子资源需要以电子管理的方案来进行归档整理和保存。否则,很好的教学资源可能杂乱堆积,日积月累给有用资源搜索带来问题;也有可能看过就被删除,没有保存以备后用。所以,建立校本电子资源库,分类存储各个学科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有些资源的重复接收和获取,浪费财力和人力,也可以使教师能够快捷方便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激发教师积极运用电子资源的热情。学校应该安排专门人员对下载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编目成册和刻录,保证远程教育资源的积累,为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应用提供了资源保证。
5.制定激励机制,促进教学应用
“农远工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亮点工程、希望工程,对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教育投资比较大的宏伟工程,如果不能够保证其发挥预期的效果,就会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所以,“农远工程”要重在应用,要奖惩分明,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学应用效果突出的学校大胆创新,进一步带动应用有困难的地区和学校实现科学、合理地充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6.建立教学指导服务体系,提高教学应用质量
(1)建立教学指导团队
卫星IP资源应用是目前“农远工程”面临的最大问题,能否很好地应用教育资源将直接影响着“农远工程”的效益。组织研究“农远工程”的科研专家、一线卫星IP教育资源应用好的优秀教师以及城市信息化教学优秀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团,定期定点到农村中小学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也可以提供邮件、电话等形式的教学咨询服务,提供硬件维护,软件开发技术咨询服务等。同时教学指导团听取农村中小学教师反馈意见,提出改进策略以促进“农远工程”的良性发展。
(2)建立教学指导网站
农村中小学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校际之间教师交流不便,有必要建立“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指导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指导服务,使专家、城市优秀教师和农村中小学教师有一个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同时也能够突破培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在自己闲暇时间浏览网站,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7.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农远工程绩效
“农远工程”要发挥很好的作用,建立完善科学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评价的范围要全面。“农远工程”是一项庞大宏伟的希望工程,评价既要涉及硬件建设与维护,也要涉及软件开发与管理;既要涉及各级相关部门的领导,也要涉及实施教学的教师和参与学习的学生;既要涉及城乡学校的资源互通与共享,也要涉及城乡学校的差异;既要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也要涉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
第二,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农远工程”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工程,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一定能够准确评价其效果,只有多样的评价方式相结合,才能做到准确的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这项工程及具体的教学实践实施之前进行预测性的诊断评价,在这项工程及具体的教学实践实施中进行过程了解的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活动完成后根据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比较衡量做出总结性评价。只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才能做到系统化、准确化评价。
第三,评价的方法要科学、客观、准确。通过调研要建立系统化的评价量表,确定分级指标,明确具体评价系数,做到人性化的设计。要发挥“农远工程”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评价体系要量化、具体化。建立“农远工程”评价体系量表,要把重点放在可操作性和科学合理性上。尽管目前各个学校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评价量表,但大部分是一个统计表,评价衡量指标比较模糊,这种统计表大概反映了教学设施使用次数或者有没有使用,但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具体的应用质量。“农远工程”评价体系要看中有效应用,而不是盲目应用。可以适当在评价体系中设计一些评价细则反映出学生的听课回馈,教师的使用感受和自评,以及同事或相关技术人员的评价意见。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反映出教学使用的有效性,也才能够真正以评促进“农远工程”的教学应用绩效。
总之,“农远工程”的顺利实施,进入实质性教学应用阶段,保证“农远工程”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农村中小学广大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提高绩效,稳步推进“农远工程”向前发展,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黄旭光,刘新丽,杨非.卫星IP教育资源应用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2,(2):60-65.
[3]陈庆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35-40.
[4]李建珍,杨改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学整合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