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无为教育 引导学生走向适应与和谐

2008-11-04 08:59
新西部下半月 2008年8期
关键词:情境教育

纪 红

【摘 要】 文章从“无为教育”的内涵、“无为教育”着力于人的身心和谐的发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无为教育”之法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运用“无为教育”做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引导学生走向适应与和谐的初步探索,希望对做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无为教育;潜课程;情境教育オ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由于诸多因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不可否认各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两课”,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身心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实际工作中,空洞、枯燥的说教与大学生不断增长的自主意识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的事屡见不鲜。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连学者群的著作《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提出“无为管理”的概念,它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无为思想体系与现代管理科学体系在一定历史条件与机缘下水到渠成的融合”的崭新管理学科,“无为管理”正在被不同领域逐步运用。那么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自主健康的发展也应从“无为管理”、“无为教育”的思想中得到启示。

一、“无为教育”的内涵

根据道家思想,“道法自然”是“无为”思想的根基。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用“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辅助万物自身的发展,不勉强用人为的力量去干扰它,不背离自然规律去追求个人的目的。确切地说,“无为”仅是现象和手段,其真实目的在于达到“无不为”的理想“治世”。

二、“无为教育”着力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卡尔•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理论认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动力,人能够依据人们对现实的知觉来构建自己;人最基本的生存动机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以使自己成长并达到自我实现。“无为而治”的内在涵义及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内在基础,挖掘人的内动力,全面发展人的潜能,使人的内外和谐,以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教育”是教育者运用教育的艺术和技巧,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即受教育者自我潜力的挖掘、自我教育的开悟过程及规律,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无为教育”之法

1、发挥教育者的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者的示范,崇高的师德是最具魅力的“无为教育”。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教育者的行为成为楷模,自然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对学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的示范作用体现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以为人师表的形象感染学生;体现在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热爱学生的心,在传播知识中传播爱心,启迪智慧,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体现在与学生交流或上课是情绪饱满,乐观豁达、充满自信,以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励学生。教育者的良好示范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

2、重视潜意识课程的教育功能

潜课程是指那些非计划的学习活动,一般由学生在校生活中各种人际交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的文化等因素组成,例如:学校的社团组织、非教学计划的活动课程、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师生的交往等。潜课程一般没有明确的“教育”标记,教育意图隐蔽,教育手段具有间接性,学生往往是“不知不觉地”接受了隐含于其中的教育。

大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环境、社会角色等的变化需要学生主动适应,如果大学生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将会在大学学习期间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主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参加不同潜课程的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改变或矫正旧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会交往,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JP]

3、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硬环境与软环境共同组成。硬环境是指各项基础建设,它是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保证。软环境是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正确的舆论导向,良好学校的学风、校风、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等。环境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所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我国古代就有孟母教子择邻而居的故事。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相同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另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他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几个小时后,它就不见了。之后,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玻璃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破窗理论”和“孟母教子择邻而居”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育人需要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保持和改进良好育人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皆生情,一石一景皆教育,创建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升华人格,完善自己。[JP]

4、注重情境教育

情境是通过“人化”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所谓“人化”就是人所面对、所生活的环境不是异己的、疏远化和放纵化的对象。在这个环境中,人是“作为人活动的”,而他的活动既是能动的创造,又是受动的享受,因而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的统一。这就是情境所体现的人的活动和环境的统一。

注重情境教育,使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根据心理场整和原理,生活的空间无不对他们的心理发生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这个空间。就是说一个人连同他的心理环境,是同时出现在他的生活空间中。情境教育利用心理场,形成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正诱发力,在顿悟中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优化心理结构。[JP]

“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觉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教育者通过创设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要求,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互协调情境教育的环境,使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教育环境中,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用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获得真切的感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生通过行为体验、感悟人生,在体验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实现自我;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展示优良现实知觉,更好的接受自我、他人和自然,使学生内在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有机结合,内在的创造力不断被发现,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集中概括了“无为”教育的重要特征。最有教育艺术的是: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受到教育,这可谓“不教而教”。“不教而教”可称为教育的最高境界。重视无为教育,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引导学生走向适应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殷旵,老子为道.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4.

[2] 群的,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3] 常卫,无为而治与现代管理.人民论坛 2004,3.

[4] 心理学导轮——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 王传旭,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6]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 朱永新,莫忽视潜课程的育人功能人民日报2004,11,3.

ァ咀髡呒蚪椤开

纪红(1966-),安徽怀远人,蚌埠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情境教育
情境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基本概述与情境教育的踵事增华
论语文情境教学的推广
情境教育思想下“主线教学”的现实困境及改进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小学高年级阶段语文教学使用情境教学法探究
情境教育视野下的幼儿体育活动设计探析
小学数学以儿童为中心的情境教育应用刍谈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情境中浸润儿童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