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涛 杨彦斌
【摘 要】 改革开放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现实,超越现实,面向未来,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伟大创举,是社会主义中国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动力。在30年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孕育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性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指归。【关键词】 改革开放;理性原则;价值追求;终极指归オ
任何理论都不可能脱离它栖居的历史时空。因为任何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表现了历史。只有把理论放在某些“先在”的解释基础上,它才可能被界定和理解。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这30年,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和社会主义的僵化模式,从中国现实出发,“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排除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又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独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1]的30年;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全面改革开放,在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中,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30年。这其中既有立足于现实,在对历史经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又有不断探索、开拓进取的实践创造,是融理论创新于创造性实践之中并将二者辩证统一起来的现实历史进程。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30年改革开放的理性原则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之后,针对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两个凡是”的思想,展开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反复强调要完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完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就是坚持毛泽东思想。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强调“首先是解放思想”,“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这既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继承,又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使之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30年改革开放的理性原则。在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要对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特别是要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毛泽东同志的是非功过进行正确评价。正视现实,继往开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又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解放思想”,进行探索和创新。我们党正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理性原则,从中国现实出发,独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才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性原则,要求实践主体从实际出发,探讨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并以这种规律性为向导,在实践中勇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一原则也是创造性实践的原则。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以及中国的实际状况是进行创造性实践的客观基础和现实出发点。只有以中国的现实状况为依据,以客观规律为向导,才能从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要求实践主体具有“敢试”、“敢冒”、“敢闯”的精神品质,敢为天下先,敢于走出一条新路来。“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解放思想”、敢于探索和创新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又是实现“实事求是”的途径和动力。“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是客观规律性和主体创造性的统一,它不仅是30年来改革开放这一创造性实践的理性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理性原则。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30年改革开放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向现实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实践由革命向建设的转化,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实践,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需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是以某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为蓝本,照抄照搬,重复模仿,还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闭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里既有一个如何处理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与中国实际需要的关系问题,也有一个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践的关系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把学习、借鉴别国经验和独立探索相统一,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和创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创造性实践的观念模型,又是这一创造性实践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这其中既有对长期以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有对当前实践及其未来状况的理想追求,因而是实践目的和价值目标的统一体。然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状况出发,根据我国的实际和实践的需要,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通过不断探索和创造性实践,走自己的道路,形成中国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这一价值目标。那种跟在别人后边,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的重复性实践,是不能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价值目标,是从中国现实状况出发,立足于“实然”追求“应然”,立足现实而又超越现实,创造理想世界的观念引导,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大国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靈魂。
三、经济体制改革是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首要的理论应该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以及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前提,后者则是前者在实践中的拓展。对社会主义的传统理解,往往是把社会主义的特征与本质混为一谈,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这种“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对社会主义的僵化理解,从而在实践中形成了单一的、僵化呆滞的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不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因而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寻找革除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有效途径,重新审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突破性转换。
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不仅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而且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创造。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表现在,一是突破了“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观念误区,科学地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追求富裕、富强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目标;二是突破了“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观念误区,正确把握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科学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在理论上把计划和市场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分离开来,为在实践上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思想观念的突破和创新,必然导致实践上的伟大创造。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开始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性转换。这一转换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性原则指导下,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必然产物,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的飞跃和发展。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30年改革开放的终极指归
改革开放是为了人而又依靠人,一方面把人当作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把人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压迫下解放出来,改善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和使用好人才,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的素质,最终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既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人本身发展的需要。
人的问题历来就是哲学和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人在其历史进程中能否认识自己,体现人作为人的价值,实现人性的完善,这是任何形态的哲学所探讨的最高目标。总之,哲学界一般都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作社会发展的归宿,这也是人类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和最终目标。如康德就曾提出“人是目的”的口号,他说:“在种种冲突、牺牲、辛勤斗争和曲折复杂的漫长道路之后,历史将指向一个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才智的美好社会。”[4]黑格尔则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上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5]马克思也对人的发展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6]共产主义社会即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可见,马克思也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人和社会的最终目的,但与其他哲学家不同,马克思不是抽象地谈论人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发展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8]因而,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造结合起来,使之获得更现实的内容和更可行的途径。
在后来前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人的需要和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人被牢牢地束缚在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中,主体地位、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得到彰显,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事业遭受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社会失衡、贫富分化、道德滑坡、生态破坏等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认识不清。正是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现实,超越现实,面向未来,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伟大创举,是社會主义中国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高校理论战线,1998(3).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133.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373.
[4]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79.23.
[5]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12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22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32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