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贫困农区生态建设与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

2008-11-04 08:59鲁向平梁延萍
新西部下半月 2008年8期

鲁向平 梁延萍

【摘 要】 本文通过陕北国家能源矿区新农村建设实例的调查与解剖,试图探索一条工农和谐、矿区和农区和谐、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的新路子。总结和完善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龙头、科技作依托、农民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战略联盟建设模式,值得该类型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 陕西北部;能源矿区;新农村建建设;体制与模式オ

在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不可否认,煤炭、石油、天然气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样,也不得不承认,在此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大款式民企老板;同时,多少仁人志士又关注着这方热土上的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笔者从2007年6月起,受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董事长高乃则先生邀请,对府谷县高庄则新农村建设项目开展了专题调研、评估和发展咨询。在完成其发展规划过程中,深刻感悟到有必要对该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供致力于能源矿区与贫困农区和谐发展的科学家和决策者参考。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

1、自然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该村地处陕西东北部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国家黄河流域重点粗沙区治理流域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壤侵蚀模数为2.8万T/km2/yr,属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区。年均气温9.1℃,年均无霜期为177天,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年均降水量为453mm,属半干旱地区,“十年九旱”,“三年一轮平、丰、欠”,是其具体体现和生动写照,“看天看地种庄稼”是农民顺应自然规律的必然选择和无奈之举。农耕地18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林业用地面积2400亩,占土地总面积 20 %;牧业用地面积5300亩,占44.2 %;非生产用地 600亩,占5.0%;难利用地面积为1900亩,占15.8 %。在总土地面积中,95%以上是山地丘陵,宜农地资源不足是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一大难以克服的障碍性因素。

在农耕地中,农作物以种植黄豆、谷糜、马玲薯和玉米为主。据实地调查访问,正常年份,坝地玉米亩产400-600公斤,黄豆、谷糜亩产为100-150公斤,鲜薯亩产量为750-850公斤。总体评价:典型的自给自足性小农经济、典型的靠天吃饭的旱地农业区、典型的迫不得已的劳务输出型经济。

2、社会、经济资源现状与优劣势评估

该项目区位于府谷县武家庄乡西部,现辖三个自然村,2005年全村共有农户96户,363人。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8万元,其中劳务输出收入150万元,占总收入80%,农林牧业收入27.6万元,仅占总收入的20%,是近年出现的比较典型的农村经济“空壳村”。农民人均年收入2600元。本村有农业劳动力210人,50岁以下多外出打工,30岁以下的多为初中或小学毕业,30-50岁多为文盲或半文盲,但体力强健,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勤劳智慧。本村距县城27公里,村庄对外交通在项目实施前仅依靠一条乡村土路,路面狭窄且没有硬化,距孤(孤山镇)、武(武家庄)三级公路3公里,山村没有可供机械化使用的生产道路。有小学一所,有校学生45人,老师3人。

3、新机遇与新挑战

——新的机遇

(1)国家兴农战略的制定和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行动已经全面展开;(2)府谷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双百”(百机关单位帮百村、百工矿企业带百村)兴农工程,为以工补农,城乡互动提供了共建平台和政策依据。(3)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陕西兴茂(集团)公司董事长高乃则自愿提供比较充裕的经济援助,帮助本村实施农业产业化生产和彻底改变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并援助其比较彻底的改造生存的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高乃则先生眷恋家乡、振兴家乡的义举,前无古人。(4)高乃则先生已经聘请了西北农村科技大学等单位的6-8名富有干旱半干旱地区工作经验的高层次专家,可以全面提供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支撑。众多学科的高层次科学家在偏僻乡村联手行动,也属罕见。(4)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并在优惠政策及组织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并在短期内快速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已经达到3000万元以上,累计投资估算在6600万元以上。

——新的挑战

政府引导,企业家投资,科学家依托,农民参与的四方战略联盟框架即将形成,现已会师、会战在高庄则村。在5-10年内,完成祖先们3000-5000年未完成的伟大事业,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一种宏伟夙愿,也要求多方密切配合,凝聚出无数智慧,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泪水。这是对穷山恶水,旧貌换新颜的宣战!这是对几千年古老农业文明的彻底告别!这也是在高乃则先生奉献精神感召下的一次历史性冲刺!

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1、基本思路与指导思想

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积极配合府谷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支援新农村建设“双百”兴农工程,依靠县乡政府的大力协调和支持,由陕西兴茂集团公司董事长高乃则先生自愿筹集高庄则新农村建设的必备启动资金,并聘请相关高层次专家作为技术支撑,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应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和方法,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和谐发展规律,采用现代旱区农业技术、现代适用生产资料和现代新型组织管理模式,对高庄则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进行一轮彻底改造,努力实现该村农业资源配置的科学化,农业生产方式的设施化,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特色化、有机化和规模化,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的企业化,农户居住的聚集化,生态环境的美化、亮化,农村整体的文明化。

发展定位:最终将高庄则村建成省级乃至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建成黄土高原粗沙多沙区开发治理的典范;以工补农、工农互助的典范;旱区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的典范。

运作机制与具体模式: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龙头、科技作依托、农民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战略联盟建设模式。

2、实现目标

通过对高庄则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彻底改善,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村生态条件明显改观,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持续增收,农户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近期具体目标(2006-2010年)新建规范化示范小学1所;新建新型合作医疗示范站1所;新建入村等级公里3.3km;生产示范路 12km;新打井5眼,新修6个蓄水池,日保证供水量1000立方米。建新居民街一条,实现聚集性居住。新建示范型温室大棚100个;新建万头规模示范养猪场1个;新建万只规模示范养鸡场1个;建设千亩现代旱作农业示范田;农户沼气普及率80%;农户自来水普及率95%;林草覆盖率5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养老保险参保率9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人均年收入5000元。把不发达地区的贫困山村,建设成为人和自然和谐、工农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逐步带动周边10-15个村的发展。

3、实施步骤,高庄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三个阶段来组织实施

(1)规划论证阶段。从2006年3月开始,2006年8月前,由陕西建业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高庄则村村庄建设规划;2007年8月底前,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成高庄则村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2006-2015年)。

(2)基础设施建设阶段。2006年6月开始,2008年6月前完成。重点搞好以下几项工程①3.3公里村级公路建设,2007年8月底前完成;②完全小学示范工程,2007年6月前完成;③居民街建设,2007年年底完成;④温室大棚示范工程,2007年9月底前完成;⑤饮水工程,2007年10月底前完成。⑥畜牧养殖和加工项目的土建工程,在2008年6月底前陆续完成。

(3)农业生产和环境改善示范工程阶段。2007-2010年全面实施。重点示范下列9个项目:大棚温室高效优质蔬菜示范工程;北京黑2号猪生产示范工程;功能食品苦荞生产示范;笼养鸡生产示范工程;纳米高效节水包在山旱地红枣(海红果)生产上的应用;农村生产、生活配套企业示范工程;坡地集雨节水示范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示范;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工程。

(4)全面总结、完善、推广阶段。2008年6月开始,2010年底第一阶段结束,研究部署第二阶段(2010-2015年)主要工作。

三、完善模式的对策建议

2006年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董事长高乃则先生响应府谷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双百”(百机关单位帮百村、百工矿企业带百村)兴农工程,积极投身到该县武家庄乡高庄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在短期内快速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投资强度已经达到3000万元以上。高乃则先生眷恋家乡、投资家乡、振兴家乡的义举,激励人心,感召世人,也被称为我省新出现的“高乃则现象”,引起多方部门的重视和探索。据我们近半年来的深入调查研究认为,一是府谷县已经具备了以工补农、工农互助的条件,可以率先在陕西省搞好示范;二是在当前情况下以工补农、城乡互助是实现该县和谐发展的突破口,路子正确,意义重大;三是高庄则示范村的实践,也提出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亟待我们研究和完善,为此就我省的以工补农、以城带农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提出如下建议:

1、一是要为企业提供国家和区域性战略需求的指导

[JP3]防止形象工程、重复建设等引起的资源浪费和劳民伤财现象出现,以提高资金效益和发挥引领作用;根据我们的调研策划,建议将高庄则村建成省级乃至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建成黄土高原粗沙多沙区治理开发的典范;以工补农、工农互助的典范;农业综合开发的典范、科技扶贫的典范、北方农牧交错带旱区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的典范。二是注重研究解决以工促农、工农互助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特别是土地入股、农工入股、人才引进、产业化成长的具体政策等;三是为企业家、科学家、农民利益一体化提供经济政策支撑和逐步建立规范的利益协调机制。[JP]

2、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是关键

建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省、市农业科技部门,应在大棚温室高效优质蔬菜示范工程、生猪规模化生产示范工程、区域性功能食品和传统优势作物生产示范基地、笼养鸡生产示范工程、高效节水技术在山旱地果树生产上的应用、农产品加工企业示范工程、坡地集雨节水示范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示范、小流域生态建设等领域提供比较强大的区域性现代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支撑,以供企业家选用和规模化实施。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一样,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任务十分艰巨

要探索形成新的财政资金、企业投资、政策性银行资金、商业性金融机构资金以及民间资金、私有资金、外资等多层次、多分工的强大支农资金渠道和体系。财政资金主要应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领域;政策性银行资金主要应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性贷款以及水电路资金需要;商业性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主要应该支持效益好、前景广阔的农业企业发展,给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民间资金、私有资金、外资主要支持自己看中的、回报较高的农村大型项目建设。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支持体系。在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4、为了加强该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建议府谷县成立高庄则新农村建设管理委员会或新农村建设指导小组

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或农综办。领导小组负责发展规划、重大事项等的审批和协调,办公室负责协调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规划实施的评价与监督、工作考评等日常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协调各方利益,并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计划。并积极争取国家、省、地方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乡政府和兴茂农业公司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村庄自治组织负责组织农民自主投工、投劳、投资、参与项目建设及管理。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积极主动和兴茂农业公司搞好关系,特别是处理好产权和利益共享关系。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和土地入股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引导农民和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实质性合作,逐步走上农工商一体化道路。

5、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已迫在眉睫,培养和吸引现代农民到高庄则村成才创业已成为现阶段新形势下,新的研究和实践命题

要利用好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现有联系,大力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普及科技知识,全面开展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活动,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种养加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多层面、多渠道结合,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专门人才和农业企业家,尽快让有知识、有技术的现代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6、坚持统一规划,保证重点,突出亮点,分步实施原则

本次高庄则新农村建设项目,牵扯到整个村庄基础设施改善;新型农户居民点建设示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区农业综合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示范;贫困落后区以工补农、工农互助的政策和措施探索等宗旨和任务,范围广、任务重、建设周期长,对一个新农村建设项目来说,实属一比较宏大的农业系统工程。故对其总体而言,必须统一规划,对其具体进程而言,又必须有计划、按步骤地分步实施;在其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因势利导,保证重点,突出亮点,力争为国家、为百姓、为社会不断地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7、总结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龙头、科技作依托、农民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战略联盟建设模式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在环境脆弱、经济贫困的不发达地区,这是一项开拓性的重新创业工作,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值得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鲁向平.工农和谐、人地和谐的新探索——府谷县高庄则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与启示.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2007年大众商务,第八期.P170-176.

【作者简介】

鲁向平,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