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文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领域的大门,为求知者构建一个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的化学课程体系,以及如何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有在课堂优化上多下工夫,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教师要优化教案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其深度、广度和梯度,应当做到以新课标为纲,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要求.同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二、立足基础,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这不仅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突破难点,才能谈得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课堂效率的提高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内容,依标靠本,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主动权,使其能够自觉、积极地学习.学生更容易接受生动、风趣、活泼的课堂,寓教于乐,寓教于情趣,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于诱导.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意向,成为学习的动力.同时,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以趣味性为先导,通过层层深入,使学生具备理性的思维方式,将兴趣变为求知欲,逐步向其他方向发展,从而扩大知识领域,形成一种无止境的延伸性的求知途径.
四、注重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的知识首先从感性认识开始而后才上升到理性认识.实验正是完成这一认识过程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传授化学知识和技巧,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初中化学教学应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也才能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最终转变.
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扎实而丰富的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敏锐的观察是创新的起点,创造性思维决定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教师可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心设计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捕捉新知识的能力,善于建立新概念和新联想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他们探索问题的敏感精神.
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化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抓住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学生学好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化学,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化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体现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的要求;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渐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可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记忆的效果,根据遗忘规律,及时组织有效的复习.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总结,恰如其分地总结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以自身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去感染学生,了解学生各方面素质,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坚持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重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