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减负增质

2008-11-04 02:53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11期
关键词:例题创设情境

张 巧

中华民族在21世纪能否以富强文明的形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教育的目标已经确定,作为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减负增质,提高教学质量呢?“向45分钟要质量”.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口号,无论是从个别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还是从教学理论讲,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课堂的学习,教师传授知识,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就是要向45分钟的课堂要质量.

一、 抓好预习

预习实际是课前自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还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所以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提纲进行预习,能为本节课的顺利完成打好基础.教学要有继承学习,更要有创新意识,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二、前提测评

前提测评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情况,并通过点评,使全体学生都进行学习新内容前的最佳准备状态.它可放在课前,也可安排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对教学中的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有针对性;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对原理进行广泛的变换和延伸,尽可能延伸出更多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要善于设计例题的变化,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某种近似于探索的体验,发现数学中的真理,让学生体验数学创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通过对例题变化,例题的解答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利用有形的和无形的活动,激发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归纳、猜想、转化,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

三、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教学课标的要求,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结合理科教学的实际,采取各种方法,交代清楚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和所要达到的程度.教学目标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课前吃透教材,熟悉大纲,要有驾驭课堂能力,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学习抽象理论时要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四、小结和测试

随着课改的深入,五花八门的课改题闯入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与脑海.这些课改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时候是一种真正的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是学生平时能够接触到的、经历过的实际问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做合一”,即“事怎么做,便怎么教,怎么学”.课改题以其鲜活的题材而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学生能感觉到解决问题是有必要的、有价值的.实际上,这正是课改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即让学生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可持续地学习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强化小结有益于学生把新学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条理清楚.通过测试,可了解课堂教学效果,诊断学习中的问题.试题与目标一一对应,安排4~10分钟时间,当堂进行测试以便查漏补缺.

五、做人和会学

把“教学生做人,教学生会学”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数学学科中突出一个“透”字.即道理讲透,数学教学本身就是说明为什么,说明科学道理的一门学科.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或因内容相似相近,或因形式相似相近,易造成混淆,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教学,就能促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学会客观地评价事物,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类比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类比能使知识向更深的层次或更广阔的领域迁移、拓展.在教学中,若教师从知识的顺延、从属、引申、互逆、相似等方面考虑和发掘类比因素,进行类比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联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在新知的教学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如,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 学生得出自己思考后的结果,那是学生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我们不断介绍新知识、新技能,促使学生不断地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他们自己发现的方法,对他们说出的每种算法只要是正确的都要给予肯定,同时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会把学生的探究活动推向高潮.

七、加强实验课的教学

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问题不过夜,困难不过夜.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总之,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不做超过教学课标的习题,按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高中升学考试的要求,加强数学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例题创设情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