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
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体现了其语文综合能力水平。写作能力是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的总目标已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他们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近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尝试从多条路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写作教学的经验。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根本在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长期以来,不少的学生畏惧甚至讨厌写作文,其根源在于对作文缺乏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老师,要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首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那么,在作文的起始就要让学生感兴趣,能够吸引学生继续思考,完成一篇不错的作文。因此我认为在作文课上要注意创设情境,而不先提写作文的事,以免形成闻作文即怕或厌的条件反射。我往往先设计精彩的导入,或谈一种现象,或讲一段故事,或讲一个名著片断,或讲个笑话,根据需要让学生进行特长表演,启发学生思考,先做口头发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发言内容整理成作文。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完成了作文任务,消除了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其次,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做事,一点一点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训练要从易到难,分解作文要求,将审题要准、拟题要新、选材要精要、结构要合理、层次要清楚、语言要生动、情节要曲折等进行分解,每次只强调一至两个要求,达到要求就算成功,其它方面则不求全责备,这种化难为易、逐个突破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消除畏难情绪。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文是个苦差事,要让学生写得好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乐写”,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根本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贴近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因此启发学生贴近生活,感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1.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情商,培养他们对生活感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平时我提醒学生观察春花秋月,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拟月亮、太阳等的形象。如“月亮是温柔的情人”,“太阳在夏天是父亲严厉的批评,在冬天是母亲慈爱的眼睛”,“土地是质朴的农人”,通过思考来增强他们的感悟能力。我鼓励同学们多游历祖国河山,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如逛花鸟市场、参加家务劳动和社区活动,观察男女老少,和各行各业的人交往。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增加知识积累。体验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的情感,用心体会父母之爱,同学之情、师生之谊。比如要求学生看看奶奶的手,数数爸爸的白发,给妈妈洗一次头,母亲节到了,提醒学生给妈妈送个小礼物,自己生日时感谢父母给了你生命。针对十三四岁学生的逆反心理和代沟问题,为了加深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我利用周末举办了学生和家长要相互理解的辩论会,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有一次,有个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扬起手来学生以为我要打他,没想到我却轻轻的翻起他翘着的领子,他在作文中写到:“老师的手拿过教鞭,拿过教科书,也曾轻轻地抚过我的衣领。老师教会我知识,教给我智慧,也教会我去关爱他人。”
2.创造生活场景,利用活动唤起学生沉睡的灵感,激发写作欲望。作文之前开展情境表演、课本剧、课前演讲、竞选发言、辩论来激发写作兴趣,或提前利用双休日体验生活,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使之想一吐为快。有一次组织学生去看电影《暖春》,他们的心灵被情节深深触动了,其间不时传来同学们的抽泣声。回来后他们写的观后感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情感充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与课文教学结合
传统写作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注重写作知识的传授,关注写作技巧,关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但收效甚微,原因是颠倒了“写什么”与“怎么写”的本末关系。当学生无“米”下锅时,任何烹调技术都没有实际意义。有了“米”就会做熟,就会有成品。也许这个“成品”色香味不全,但毕竟可食,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会更方便,更容易,更令人欢欣鼓舞。
为了改变传统作文教学中本末倒置的作法,应把课文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扩大了视野,接受了思想感情的熏陶,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所学内容与课文相关,有可写的东西,不愁“无米之炊”。用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的形式是很多的,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例如,我教完余光中、席慕蓉的《乡愁》(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之后,学生已经懂得意象了,让学生自己确定意象用一句话表达乡愁的意思,学生写起来就轻松自如,如有一位学生写“乡愁是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写得多好。教《爸爸的花儿落了》(《语文》七年级下)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出两三件事,说说爸爸对自己的成长有哪些主要影响。事情可以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反映的品质并不是非优秀不可,诸如幽默、严肃等都可以,让学生口述出来以后再让他们翻书,因为课文内容与他们口述作文的内容很相似,因此不用督促,他们就很认真的看课文,同时告诉他们注意文中的事例,让他们将自己所列举的事例和书中的事例相互比较,找出优缺点,明白选材取舍的根据。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发现,自己的爸爸原来也有这么多事情可写,这些典型的事例原来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样就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的问题。教完《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后,我便以“我的爸爸”为话题让学生自命题作文,学生写出的作文让人非常满意。
四、与综合性学习结合
作文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一个目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写,例如《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这就是我,是一个自我介绍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通过写文章,以文章的形式交流。目的之二是写活动,例如同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漫游语文世界,《我从____中学到了语文》这个作文题目就是写活动的。可以写在某项活动﹙如看文艺节目等﹚中自己学到了语文。
作文与综合性学习结合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做法是很多的,比如做游戏,写游戏;教新闻写作,就开模拟“新闻发布会”;教议论文写作,就组织课堂辩论等,激励学生写作文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编辑刊物,办手抄报等活动,激发写作文的兴趣,也可以组织学生看电视写作文,如看《水浒传》后让学生谈谈水浒中的人物,看新闻后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学科综合也可以写作文,例如学习了历史课的知识后写《我最崇拜的一个历史人物》。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可写科学小论文。
总之,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写作文有话可说,还需要注意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使学生能够有自主写作的欲望,注重观察、思考,表达生活感悟,提升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