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丽 马思源
摘要 介绍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以及这种理论对学校教学的启示,指出学校教学中应该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学生、教学和评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贯彻多元智能理念,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多元智能;内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8-0017-02
多元智能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博士在研究了大脑损伤病人、超常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智力状况后,于1983年在其《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系统地提出,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
1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人至少存在8种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智力类型: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内省智能、人际沟通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1]。值得一提的是,多元智能的“多元”是一个开放概念,构成智能的元素数量可能随着人类的不断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增加。从加德纳及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总结出多元智能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智力不是一种智力,而是一组智力。智力不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整合存在,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这8种智能,甚至更多。每个人身上的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在一起。
2)人的8种智能同等重要,没有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的智能的程度和组合方式不同,这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所以,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
3)人们应关心的是个体的智能类型是什么,而不是像传统的一元智力观那样,将人的智力做高低之分。每个学生都有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只不过每个人的强项领域和弱项领域不同而已,比如有的学生擅长数理逻辑,有的学生擅长身体运动,不能说哪一个学生更聪明或更愚笨。
4)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脱离一定的文化背景,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智能所具有的情境性。因此,智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评价才具有现实意义。
2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教学的启发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启示人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包括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等[2]。
2.1 以一种多维的视角看待人的智能和发展问题每个人的智力都有多种表现形式,不能以传统的纸笔测验来衡量学生聪明与否,也不能简单地仅根据学业成绩,用一把统一的标尺权衡学生,对其进行优劣等级划分;而是要树立积极平等的学生观,主要关注学生究竟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的舟舟智商只有3岁多,生活能力只相当于3岁的孩子,在台上需要有人引导才能走上指挥台,但一上了指挥台,演奏起音乐,他就能进入境界,富有表现力地手执指挥棒进行出色的指挥。这个事例说明人们不能以某一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也不能单向地看待学生智能发展问题,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厚此薄彼。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尊重差异,树立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因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结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设计观,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类型、学习风格或兴趣等,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力发展的条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充分发展其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会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类型和智能结构的个性情况。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智力发展的可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希望,只是成功的领域不同。
2.3 既重视个性发展,又兼顾全面发展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应改变传统的以狭隘的知识教育为主、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方式,在重视因材施教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来弥补他们的劣势智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在事业上才会更有能力,更富有竞争力。
2.4 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大多数人的智能都能得到适度的发展,若给予适度的鼓励和指导,每个人都有能力使自己的8大智能发展到一定水平。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立足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面对少数学生。教育不仅要把每一位学生看作是可塑造的、尚待发展的人,而且还要将他们都看作是有发展潜力的人,相信通过适当的教育,每个人都有机会把自己的潜能发展到极限,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
2.5 树立多样化、情境化的评价观,以评价促发展测验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学生分类、排名或贴标签,而应该是帮助教师和家长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传统教育把学科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种评价更多地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多元智能理论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形成多元化的评价观,确保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评价的情境化,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3 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让人们认识到学生的智力差异和多元化,那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贯彻多元智能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传统的课堂授受式的教学方法最多只能让某一部分学生受益,如果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实施适应性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多个维度去开发学生的智力。如创设丰富的、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机会,允许学生根据其智力特点、能力倾向、学习风格等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两全”——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光明日报社
[2]谢志萍.由多元智能理论引发的对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