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后勤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2008-10-17 05:54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年18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王 富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30年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高校后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建立在改革开放基础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在30年的高校后勤改革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1 高校后勤改革的成绩和经验

高校后勤改革有了理论依据。在马克思的服务理论中,就已经把服务工作作为一个经济学的范畴。服务也生产产品,也有商品属性,也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服务劳动和生产劳动一样,也能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服务劳动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提供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1.1 高校后勤改革取得的成绩30年来,高校后勤改革可概括为“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管理大加强、质量大提高”。高校后勤战线发生了10大变化,即:1)后勤管理体制大变化;2)后勤运行机制大变化;3)后勤用工制度大变化;4)后勤分配制度大变化;5)后勤基础设施大变化;6)后勤管理制度大变化;7)后勤管理手段大变化;8)后勤管理队伍大变化;9)后勤精神文明建设大变化;10)后勤部门和人员形象大变化。

高校后勤改革初、中期大致分为6个阶段:1)酝酿起步阶段,实行半企业化管理阶段;2)实验发育阶段,试行“一体两制”;3)转轨变型阶段,福利型转为有偿服务型;4)分步实施阶段,先分开,再分立,最后分离;5)重点突破阶段,单项社会化;6)全面推进、整体实施阶段。这些年高校后勤改革模式基本上有5种: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实行“一体两制”;实行小机关、多实体(大实体)、大服务;成立后勤服务集团(总公司);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

目前,高校后勤改革主要有3种形式:1)政府主导,成立大后勤集团(公司、中心);2)校际联合成立后勤联合体;3)高校自己成立集团(公司、中心)。

这些年来,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学校的各项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对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今后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实践证明,高校后勤工作和后勤改革是经受了实践检验和各种考验的,方向正、路子对、效果好。

1)后勤改革的现状。简单概括为:①方向已经明确,思路基本清楚;②改革模式多种,因地制宜在做;③规范管理不够,要进一步严格;④体制仍需理顺,机制还要搞活;⑤制约因素较多,需要研究对策。

2)后勤存在的问题。①经费仍然不足;②基础设施老化;③设施超负荷运转;④多种物价上涨;⑤服务对象要求高。

3)需要解决的问题。①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②思想需要进一步解放;③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④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⑤领导需要进一步加强。

存在着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观念滞后,改革速度缓慢,在思想认识、措施、领导重视等方面还是有不到位的现象。由于理论准备不足,理论上的不成熟,导致思想上的不清醒;思想上的不清醒,又导致实践上的盲目性。

1.2 高校后勤改革的经验高校后勤改革必须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找到三者的最佳结合点。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保证。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最佳结合点呢?我认为至少要转变3个观念,要掌握3条标准,考虑3个条件。

1)要转变3个观念:①由无偿服务要逐步地、适度地转变为有偿服务;②由单一的对内服务要逐步地创造条件转为以对内服务为主,向社会开展经营服务为辅;③由坐吃“皇粮”给多少钱办多少事,要逐步转为通过扩大服务范围,兴办后勤产业,“以外补内,以外养内”,创造条件,逐步达到自收自支,自我发展。

2)要掌握3条标准:①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后勤干部、职工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后勤生产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把后勤搞活;②有利于充分挖掘人、财、物潜力,增收节支,改善条件,搞好服务;③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益和服务育人,改善后勤干部、职工的生活条件。

3)要考虑3个条件:①保证学校秩序稳定;②要同单位内其他部门改革配套进行;③考虑学校师生员工的承受能力,包括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一定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所施加的压力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所能接受的状态,它是各种心理能力的综合,具体可分解为认识能力、应激能力、耐压能力、平衡能力等。

30年来,高校后勤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找到了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和实践依据,这3大依据从理论到实践都带有突破性。通过实践,我认为高校后勤工作可概括为1个宗旨,2种属性,3个作风,4种功能,5个到位,6条经验。即:1个宗旨是以服务为宗旨;2种属性,既有政治属性又有经济属性;3个作用是先行作用、保障作用、基础作用;4种功能是服务功能、管理功能、育人功能、经营功能;5个到位是改革认识到位、转变观念到位、改革措施到位、思想工作到位、加强领导到位;6条经验是:1)领导重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干部职工共同参与,是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和内在动力;2)因地制宜,选好模式,把握方向,紧密结合自己实际,是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和有效措施;3)选好干部,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坚持配套改革,是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前提和重要内容;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协同一致,是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条件和外部环境;5)试点引路,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保证改革健康发展,是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法和主要任务;6)党的领导,队伍建设,思想工作,提高后勤队伍素质,是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保证和重要基础。概括为:领导重视是关键、队伍建设是根本、深化改革是出路、加强管理是基础、思想工作是保证、搞好服务是目的。

1.3 高校后勤改革的评价问题

分析改革形势:及时、深刻、准确、全面、有创见、要创新;

探索改革理论:科学、实际、大胆、有借鉴意义、有指导意义;

宣传改革典型:实在、具体、具有先进性、代表性、有可操作性;

反映改革成果:突出典型、可信任度、有推广价值。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必须善于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师生员工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唯有改革,才有活力,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必须要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

2 高校后勤如何深化改革

首先,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出发,来认识后勤改革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1)后勤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后勤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后勤改革,是打破“小而全”“家家办后勤”模式的必然要求;

4)后勤改革,是把后勤作为一个产业,发挥规模经济的必然要求;

5)后勤改革,是提高人们生活服务水平,发挥后勤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

当前,要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必须要充分肯定高校后勤改革所取得的成绩,认真总结经验;领会精神,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用社会力量解决高校后勤问题,这可能是我国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和行政后勤管理改革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

其次,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讲话精神、批示精神,提高各级领导和后勤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我们高校后勤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个部门领导关于后勤社会化的指示精神,研究后勤社会化的理论,探索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思路,总结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经验,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在高校后勤改革发展中都要做到4个体现,即:体现改革精神,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和谐,体现科学发展。

在高校后勤改革过程中,我们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模式可模仿或利用,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只能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来衡量和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因为“摸着石头过河”告诉我们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原则是,改革开放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来于实践,指导实践。既需要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把握,又必须要有扎实的实践作支撑;既需要有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又必须要有科学大胆实验为依托;既不要超越历史,去干那些办不到的事情,也不要推卸历史责任,该干的事情也不去干,我认为那就是失职。我曾经在高校后勤改革之初,就提出在相关条件成熟的地方和学校,后勤改革能快的就可以快些,但是大多数地方和学校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和基础上要坚持“小步走,走稳步,坚持走,不停留”。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李瑞环同志讲:改革要“迈小步,不停步,少走弯路回头路”。我从实践中认识到:“摸着石头过河”的基本方法,即“摸”,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我个人理解在后勤改革的实际操作上,就是要“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走一步,前进一步,稳定一步,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总结经验,形成新认识,概括新理论,用理论来指导新实践。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后勤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找准位置,为大局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科教兴国服务。后勤改革的任务就是沿着社会化改革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体制,搞活机制,优化队伍,增强活力,增强实力,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益,提高服务质量。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他人的经验,各学校选好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改革目标,明确重点,选好模式,找准突破口,大力推进本单位的后勤改革。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更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壮大发展实力,增强发展能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上面精神没领会、下面积极性没发挥、自己思路不清楚等问题。要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我们必须要做到:上面的精神要领会,横向的经验要借鉴,自己的思路要清楚。这样才能使高校后勤改革做到: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要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政策是资源,是能源,是催化剂,是生产力。怎样抓住机遇?第一,上面的精神要吃透;第二,横向的经验要借鉴;第三,自己的情况要摸清。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抓住重点,单项突破,点面结合,分类指导,全面推进。

当前,我们要理清工作思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途径,抓住重点,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攻克难点;选择有限目标,实行重点突破。要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要做到政策上有新举措,认识上有新提高,管理上有新加强,改革上有新进展,实践上有新发展。改革和发展要靠需求(市场)引领和技术推动。

3 结束语

总之,在推进高校后勤改革过程中,既要大胆改革,又要谨慎稳妥;既要大力推进,又不能一刀切;既要学习别人的经验,又不能照搬。后勤改革中既要放开,又要管理;既要搞活,又要约束;既要放权,又要监控。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实事求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改革路子来。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后勤服务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