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

2008-05-27 08:23李法领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4期
关键词:文体阅读方法

李法领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彰显学生主体精神,并针对不同阅读学习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提高阅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探究;阅读;教学;文体;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兴起探究性学习热潮。探究性学习是指借鉴科学研究的途径,使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学习方式。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相比,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由课程的接受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探究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就是阅读教学吸纳探究性学习基本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并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融合有关阅读理念的最新成果,建立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以达到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本文试图从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具有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以及应该建立哪些教学策略两个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有着共同的核心理念,即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凸显学生的自主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一理念,是以接受美学和现代阅读对话理论为基础的。接受美学和现代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自我”的作用十分明显,个性化体验非常重要,文本意义的实现,“取决于文本与取决于读者,其程度不相上下”。所以说,“只有阅读,才能使文本从死的语言物质材料中挣脱出来,而拥有现实的生命。”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精神感应和心灵对话,更是阅读者主体精神不断成长的过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观点是学生应独立地发现问题,深入讨论,自主研究,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答案。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得到肯定,探索意识得以培养。这一点与现代阅读对话理念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与其说是方法论层面的问题,毋宁说是价值取向层面的问题。因此,把探究性学习应用于阅读教学,首先必须确立这样的理念:

(一)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教师、编者的对话等,这些对话活动始终有一个围绕的“核心”——学生。教师要由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作为平等对话中一员参与到多重对话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自行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每个学生在阅读时都会对阅读文本产生疑问,生发一些想法,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这就为进一步的探究确立了基础。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答案。

(三)尊重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同样的作品由不同的人解读,可以产生不同的结论。可见,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是一种激发思维、主动探索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引领、指导的作用,而不应该把自己的解读硬塞给学生。

确立了上述阅读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只是为语文阅读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寻求一条可操作的途径,建立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实施不同的阅读探究性学习途径。

(一) 诵读·体验

在诵读中体验的教学,特别适合于一些感情充沛的散文、诗歌的学习。实施过程应以诵读为关键,以情感体验为主线,强调对文本整体感受。教学过程包含三个螺旋上升的阶段:初读,感知内容;熟读,整体感受;精思,内化体验。相对应的要达到三个学习目标:理解其语言,进入其情境,体味其感情。学生在读中自我质疑,又自我释疑,自觉融入作品营造的情境,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阅读探究性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诵读。但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便于学生整体感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钱理群教授给《新语文读本》写的阅读建议,就颇有借鉴价值。对萧红的《后花园、祖父和我》(《呼兰河传》节选),钱先生给出的阅读建议是:高声朗读——甚至像小萧红那样“喊”“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一段。对史铁生《我与地坛》的阅读建议,钱先生干脆说:“请抛开一切分析,只默读或高声诵读作品,看看哪一处打动你,甚至叫你落泪……你或许什么也说不出,留下的是似明似暗的印象,朦胧的感觉,缠绕的思绪,但却是心灵的瞬间悸动……这就够了。”在诵读中体验的探究性学习,完全以学生为阅读主体,以读生疑,又以自我体验释疑,强化了学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实现了阅读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二) 拓展·研究

拓展和研究教学适用于一些背景广,知识面宽的作品,特别是一些名家名著的节选文章。学习这类课文,可以采用课内向课外拓展,课内课外结合,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以课文为圆点,形成一个学习研究的“平面”。这样,学生不但对课内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增加了阅读量,“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式的学习。开阔了视野,促进了阅读的积极性。教学的关键就在于精心生成合适的“圆点”,使拓展的“平面”和这个“圆点”有机联系起来。例如,可以从课文背景入手,了解文章的写作的时代面貌,时代的烙印,以及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特征等等。也可以从主题、内容入手,补充课文以外的情节,探究主题思想的成因或与主题思想不一样的观点,比较分析类似作品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人物、文体、作品风格、语言特色等多方面选定探究的角度,开展延伸阅读。需要注意的是拓展、研究阅读学习必须立足于课内,着眼于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不能让阅读探究性学习泛化,或目标大而空,越扯越远;或内容偏离主题,丢失“语文”属性。比如学习《石灰吟》时去延伸探究明朝冤案和石灰生产中的化学反应,这就偏离了语文方向,“拓展”得再好,也是南辕北辙了。

(三) 悟理·表达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寓意深邃,富于哲理。对此类文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领悟文中蕴含的思想、道理,把握自己人生历程中做人、做事的方向和准则。悟理、表达教学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沉浸于生活实际之中,并用全部情感深入体验人生、社会,达到主体、客体“互渗”“交感”,获得人生启迪。进一步,学生还要把悟出的道理表达出来,所谓“道理越辩越明”,与他人讨论,更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说理能力,一举两得。对《新语文课本》中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设计了这样几问“鲁迅别出心裁地选择酒店里的“小伙计”(也即小说的“我”)来作叙述者,这是为什么?是否可以从这一点切入,来揣摩鲁迅写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你读到“(他)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一句时,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一个情景?你的内心感受如何?读完了这篇小说,你能不能换一个讲故事的人,重讲一遍孔乙己的故事,并赋予与鲁迅不同的另外一种意思?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此类课文时,巧妙提问,切中要害,学生便可“寻芳探幽”,到达真理的“彼岸”。

猜你喜欢
文体阅读方法
另类文体巧谋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