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水清 徐辉
编者按提起西部农村学校,人们很容易会联想到其简陋闭塞的情景。然而就在这艰苦的环境中,西部农村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贫瘠土地上的孩子们播撒希望和光明的种子。
西部教育要跨越,西部教师素质必须实现整体跨越。西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相应的课程资源的改善,乃西部教育的发展之本。今年暑期,教育部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启动。这项计划由国家专项经费支持,直接培训教师30多万人,数百万教师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参与培训。西部农村教师成为这次培训最大的受益群体。
在某种意义上说,培训是短暂的,而教师专业发展是长久持续的。而且,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仍然是关键。这显然离不开对教师内在成长需求的了解。让我们聚焦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专业发展的期盼。
近年来,随着“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也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许多师范院校毕业生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主动来到农村中小学,他们扎根农村,辛勤耕耘。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村教师还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切身利益往往被弱化,有时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即便如此,他们仍保持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致力于农村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他们希望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期望自己的专业水平能得到提高。然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景并未得到应有关注。笔者在深入到西部农村中小学调研、对大量一线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西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景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愿景实现的对策。
一、西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景。
教师专业发展愿景是指教师为了自主实现专业发展,在自己的专业实践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构建出对未来的愿望与景象,它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个体内在需要的一种反映,也是教师个体内在精神追求的外部表现形式。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愿景随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发生变化。它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个体会表现出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专业发展愿景,同时它又有一定的普遍性。西部农村教师主要有如下专业发展愿景:
1.初任教师希望得到有经验教师的专业指导。
随着教师聘任政策的变化(日益关注城乡教师的均衡配置)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一批批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学子来到农村中小学从教,给农村学校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他们初任教师时,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在现实中实现理想抱负的心愿走入教室,希望用自己在师范院校的所学顺利驾驭课堂,在教育教学中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在与农村中小学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磨合后,一般认为在师范院校所获取的知识与能力基本可以胜任教学,但还是觉得自己在农村学校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似乎用师范院校所学的教育理论难以解决农村学校的现实问题。因此,初任教师非常希望有经验的老教师在专业工作中来帮助自己,给自己的专业成长以更多的切实指导。
2.工作多年的教师渴望外出进修培训。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小循环”教学带过两轮学生后,大致在工作到第七八个年头时,对学校的常规性教学可谓“轻车熟路”,他们对所教的课程内容也基本熟悉。如果继续循环,没有新的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充实自己,很容易在适应了农村学校教学后产生自满心理。因此不少发达国家明文规定教师工作六七年后,允许他们带薪到高校接受培训。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专业自主发展意愿强烈的农村青年教师希望外出进修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以便更好地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用新理念引领当前的课堂教学。
3.希望形成一个合作互助的专业团队。
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的教师们,经过多年教学后,对课堂教学既积累了许多经验,又感到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即使自己长久琢磨、反复思考,还是困惑不已。在一些学校,共同教一个年级学科的教师在学校现有的评价制度下,往往互为竞争对手,缺少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自己碰到的问题只能由自己想办法,不能指望同行的帮助,而每个教师的内心却又非常希望有那么一位同行来帮助自己,帮助化解自己的困惑。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使得与外校教师的交流又不方便,因此,他们非常希望在校内形成一个互助合作的专业团队。
4.年长的教师渴望专业职称能顺利晋升。
我们在深入西部农村中小学的调查中,亲眼目睹了老教师在艰苦的教学条件下,任劳任怨,默默地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踏踏实实地为农村孩子的成长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这些教师认为,他们的价值理应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承认。他们往往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职称的评定联系起来。他们认为自己评上职称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体现。他们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像城市中小学教师一样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顺利地评上专业职称。有的农村老教师感慨:“我们比城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条件差、工资收入低,我们都认了。但我们心里最不能接受的是与自己学历一样的同学,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論水平并不比我们高,有的人还不如我们呢,为什么只因为他们在城市中小学教书就可以顺利评上职称?而我们各方面条件都达到评审要求,却要比城市教师多苦熬几年,甚至多十几年还不能评上职称?”
5.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专业工作环境。
西部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虽然不甚理想,但致力于乡村教育的教师们并没有因此影响自己的教学工作积极性,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学校持主人翁的态度,对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关爱备至,对学校领导十分尊敬。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时,他们认为正是自己的理想抱负得以实现的大好机会,他们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在学科教学上,主动改变授课方式,尝试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们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反映,当他们在继续实施课程改革时,学校领导却要求老师们以升学率为重,“敦促”积极课改的老师们别“玩火”,给锐意改革的教师们“头上泼冷水”,致使部分教师的课改热情受挫。教师们觉得自己的专业自主权在不民主的学校管理方式下荡然无存,他们希望在专业上能够得到学校领导的尊重,更希望学校能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专业工作环境。
6.期望有一个较满意的文化生活条件。
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偏低,物质生活简单,在某种意义上说“物质需要仍然是教师的主导需要”。对于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也许物质需要更显重要,但他们在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并非十分看重物质生活条件,而是把文化生活条件置于重要位置,因为教师的工作是一个以传承人类文明为己任,与学生进行纯粹的精神交流的活动,他们对精神生活有着特殊的偏爱,“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然而,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身处乡村,合理的文化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偏僻的山村尤其如此。乡村教师们在超负荷状态下紧张工作,没有时间进行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放松紧绷的神经,因而他们迫切希望校园内能有一个放松自己压力又可以充实精神生活的文化活动场所。
7.希望自己能为学生传授优秀文化。
在广阔的西部农村地区,有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于此,西部农村有些中小学聚集有多个民族的学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都包含有优秀和糟粕的成分,它们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民族的少年儿童,西部农村教师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教师”这个角色是受社会的委托来教育学生的,应当作为“社会的化身出现在学生面前”(吴康宁)。作为专业化的教师有义务体现国家意志,向学生传授价值取向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文化,西部农村教师希望自己能担当此任。
二、影响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愿景实现的因素。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专业发展愿景是指向未来的,是美好的,是理想的。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受到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
1.教师数量偏少,教学任务繁重。
由于地理位置和工资福利等因素,很多人愿意留在城市学校工作和生活,导致城市学校的教师处于饱和甚至超编状态;而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的教师数量却明显偏少,尤其在山村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致使在岗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不少教师必须“包班”教学,一周上课达到20~30节之多,教师疲于应付课堂教学,无暇钻研教学业务,更谈不上外出进修培训。
2.单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而在西部许多农村学校仍然是只注重升学率的单一的教学评价。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师出于自尊心,对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业成绩排名十分看重,导致教师之间教研交流有形无实,合作不足而竞争有余。教师之间互相封闭,教师的教学往往只能在封闭的教室里、憑借个人的经验进行摸索。
3.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
由于我国还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教育投入差距很大,城市的学校获得的各类教育资源远远多于、优于农村同类学校。城乡享有教育资源不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建设很落后,西部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条件简陋,文化生活设施简陋。这主要是由于以前西部农村教育办学经费由乡级政府负责,而乡级政府财政收入少,“人头费”尚且难以支付,哪有财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用于教师的进修。另外,因为农村教师晋升职称后要提高工资待遇,于是就对教师高级职称数量严加控制。“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实施后,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由县级政府统筹,但历史遗留的问题难以一时解决。
三、实现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愿景的对策思考。
1.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的投入。
西部地区在继续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县级财政负责的前提下,县级财政还必须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考虑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有困难的县财政给予经济援助,确保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能正常、健康地发展。
2.地方政府要重视西部农村学校的师资建设。
对于西部农村教师来说,职称的晋升不仅是对教师自我价值的确认,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教师的进修培训不仅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西部,要缩小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必须重视师资建设,增加西部农村学校教师的编制和职称晋升的指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教育部《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西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和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西部农村学校需要建立民主管理制度。
城市中小学的管理既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又有当地媒体监督,还有社区、学生家长的关注,教师专业自主权一般不会受到侵害。而对于西部农村学校的管理,上级教育部门往往疏于指导,学生家长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对学校发展的监督,教师的民主参与若没有制度保障,专业自主权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西部农村学校需要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确保教师在民主的氛围里运用好自己的专业自主权。
4.西部农村学校需要实行发展性评价。
当前,西部农村学校存在过于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使得教师之间在封闭的环境中竞争,教师之间缺少内部交流和文化互动,只能孤立地成长,这对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提升都没有好处。因此,需要在学校尽早实行发展性评价,避免单纯以分数论英雄,消解教师的个人主义,增进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5.西部农村学校应倡导合作的教师文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依赖自身的努力,还依赖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同行的帮助。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尤为重要。在新课改中产生的问题,教师个体有时无法独立解决,需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需要有合作意识的团队支持。西部农村学校应倡导教师合作文化的建立,提倡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组建一个平等互助的教师工作团队。
(蔡水清单位系江西宜春学院师范分院,徐辉单位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责任编辑任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