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智障儿童的朗读能力

2008-04-09 03:17孙国莲
现代教育教研 2008年9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孙国莲

(济南市历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朗读是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活动,智障儿童语言发展迟缓,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教师要注重选材,启发引导,创设情境,提高智障儿童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感情朗读

How the exaltation ability of read aloud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ld is

Sun Gua-lian

Abstract:Read aloud's ising a student is a basic activity of the study, mentally retarded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 dilatoriness, vernacular speech expression ability more bad, the teacher want to pay attention to choose a material, inspire leading, establish a scenario, exaltation the ability of read aloud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ld.

Key words:Stir up interest;Establish a scenario;The affection read aloud

朗读是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活动,也是一种口、眼、脑并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正确指导学生朗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智障儿童在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等方面都与同龄学生有较大的差异。尤其在朗读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感知、理解及心理障碍,而读错字、读破词、读破句或停顿不当,有时出现省略、替换、歪曲、附加及颠倒句中词语的排列等现象,朗读速度缓慢,朗读时没有感情,有的即使把一篇文章读下来也不能正确表达感情。那么如何提高智障儿童的朗读能力呢?通过几年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选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智障儿童感性知识贫乏,学习时注意力不易集中,稳定性差,因此,教学中应注重选材,尽量选取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易于智障儿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记忆,符合智障儿童的学习认知规律的学习内容。童谣来自民间,短小精悍,非常适合弱智儿童朗读。例如:“大树大,小鸟小,小鸟给大树唱歌,大树让小鸟乘凉”这首童谣,由于都是智障儿童熟悉的事物和概念,智障儿童可以很快理解、接受并记忆它的内容。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内化这首童谣中所包含的互帮、互助、互爱的人文精神。同时童谣具有用辞简练,富于音韵,琅琅上口等特点,更易于智障儿童建立口语表达自信。智障儿童语言发展迟缓,表达力差,词汇贫乏,语法简单,发音不准,吐词不清。这样就阻碍了他们的语言思维的发展,而语言思维发展的缓慢又制约了他们的口语表达。但童谣教学却能给智障儿童以机会,简单有趣、琅琅上口的童谣能让他们大胆的说,大胆的练,较易体验口语表达成功的喜悦。久之,他们就会重建口语表达的自信,从而达到智障儿童会说话、敢说话、会表达、敢表达的目标,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交互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2.启发理解,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初读是感知课文的阶段。通过自读、默读、轻读、对读、小组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要求智障儿童逐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不颠倒字句、读音响亮、注意停顿;对于智商不同的学生,初读的要求也不同。重度学生重点认识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能较正确通顺地跟着教师朗读课文;中度的学生初步懂得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让学生边读边理解。在初读时,教师可以从了解课文整体内容人手,设计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思考。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我分别设计了以下问题:(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2)小羊在喝水时碰到了谁?(3)狼想怎么样?(4)大家是怎样帮助小羊的?这些问题不仅帮助弱智学生达到了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的要求,也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分组教学。通过有目的地读,学生初步读懂了课文,改变了“满堂灌”的现象,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是促进学生加深理解课文的手段,每朗读一次,对课文的理解也就加深一点。为了避免朗读流于形式,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每句话,读好每句话,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进行朗读训练。然而弱智学生缺乏感知的欲望和对事物感知的积极性,表现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浓厚而持久的兴趣。在朗读时教师就要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朗读的趣味性,使朗读不再是无目的、低水平的重复。

3.1配乐朗读。根据朗读的内容播放相应的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如在教学《春晓》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朗读好古诗,我找到合适的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争先恐后地进行朗读,不仅读出了感情,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3.2配音。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课件或事先准备好课文所需的录像带。教师在指导朗读课文后,关掉课件或录像带中的声音,只出现画面,让学生给画面配音。这不仅能引导学生读出课文所抒之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3角色表演。角色表演可以利用布袋木偶进行表演,也可以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在教学《狼和小羊》时,我制作了小羊、狼等几个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都争着扮演角色。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表现欲非常强烈,朗读时都能读得有声有色。

4.及时反馈、及时强化

在朗读教学中,我们除了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外,应该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强化。及时反馈是指在朗读过程中,让弱智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朗读情况,懂得怎样读是正确的,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校正。及时强化是指在朗读过程中,当学生有进步时,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有信心继续练下去。

总之,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还有助于记忆,反复朗读可以达到熟读乃至背诵。经常进行朗读训练,能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起想象,激发情感,是一种扎扎实实学习语文的好办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智障儿童朗读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