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探讨

2008-01-21 08:27黄朝凤
总裁 2008年9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

黄朝凤

摘要:农村孩子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要想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革创新,使农村教育更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优化组合;教育资源;双向交流

1精简学校,优化组合,集中办学

农村地大人稀,尤其在山区,以前为方便学生上学,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甚至还有教学点,每个乡镇都有几所中学,学校分散且规模小,如今,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生育观念的转变,加上政府政策得力,学生的高峰期已逐渐衰退,再过几年,农村教育面临的不再是师资不足问题,而是生源问题,尤其是小学,以湖北省郧县胡家营镇为例,千余人的村同年出生的孩童均在10人左右,这么少的学生将来如何办班,岂不是在浪费教育资源。

2倾斜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农村教育资金缺乏,经费的紧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向农村学校倾斜教育资源,给它们注入新鲜血液,使学校能够正常运转,逐步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让祖国蓝天下的孩子们都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和教育条件。

3培训教师,城乡双向交流

农村学校应加大对年轻教师培训力度,为教师提供到外学习的机会,而不应让教师只在校内相互交流,你听我的课,我评你的课,年年如此。这同闭门造车,闭门取经有何区别,很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无异于坐井观天,缺乏同外校竞争意识。学校应抽取资金,派教师到外校交流取经,参加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不断给教师充电。

“支教”这一措施深受农村学校欢迎,支教老师的到来,不仅缓解了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乡村师资不足问题,这些支教老师更带来了先进的教学观念,他们从课改前沿来,带动了本地的教育发展,但支教教师不可能支教一辈子,那么学校要想持续发展,且具有同城里教师一样素质,我觉得一个捷径就是也派年青且有上进心的教师到城里学校“支教”,学就一身硬本领,带动本校教师接受本地最前沿的教学方法,提高本地教学质量。

4提高教师待遇,激发他们献身教育的激情

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随着时代发展,经济浪潮的冲击,人们衡量人身价值的标准也有所改变,以前奉行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天下最辉煌的职业”等人生观念,如今在人们理性认识下,也有所改变,人非圣贤,教师也非圣贤,也想过上舒适福足生活,而光有那挂在头上的精神花环不足以让教师满足现状。

教师为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进行学历进修,参加各种培训,另外还有各种保险费,各种费用,这些几乎全是教师自己掏腰包。而农村学校经费如今全要靠上级拨款,学校又没有勤工俭学项目,很难提高教师的待遇。这样就很难提高教师的进取心和爱岗敬业精神,前些年教师工资低,部分教师辞职而近几教师工资有了很大提高,还有国家对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减免学费生源激增就是明证。只有教师待遇提高了,他们才会更好地安心工作,增强献身农村教育的信念,激发他们献身农村教育的激情。

5与职业技术联合办学,改变教师评价机制

一费制的实施,使农村学生均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观念限制,一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将一无所长步入社会打工,而还有一部分想考重点高中上大学但未能如愿以偿,自费一是没钱二是分数太低,上职业中专又误解为没多大前途,因而产生了不如早点出门打工早点挣钱。再加上中考这根指挥棒,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成绩的优劣仍是衡量教师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的主要标尺,这就造成教师狠抓优生而很少关注差生,进一步挫伤了差生的求知欲,甚至因厌学而辍学。

要想改变这一问题,最好办法是初中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上初三学生分流,让一部分成绩差或家境贫困学生上这样的中职班,既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也能接受专业知识,毕业后直接到对口职业学校继续深造。这样既缩短了上学周期,又减轻了学习费用,还能巩固在校学生,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学校也应改变评价教师机制。学校应提高代中职班教师地位,不得歧视他们,认为他们业务素质低,敬业精神不强等,让他们觉得代中职班与高中班同等重要,在评优表模,晋升职称等也要与其它教师一样相待,而代中职教师也应尽职,不放弃一名学生,让学生觉得学校对他们没有另眼相待。

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兴盛,离不开教育。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教育面临着严峻考验,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更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农村学生将来才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成为小康社会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
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现状
少数民族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汇聚与分享策略
现资源 拓资源 用资源
开放教育资源愈加受美国高校青睐
美国高校推动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及使用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建立和完善机制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应用
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普及高质量学习内容
教育均衡不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