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无疑给教育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给国内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逐渐成为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支撑。但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建设步伐依然缓慢,始终无法形成健全的资源建设与应用体系,根本满足不了少数民族教育对高质量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加快建立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共同体机制,探索适合本民族的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建设之路,实践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共建”“汇聚”“共享”模式,是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分布在东北三省的68所朝鲜族中小学及2100多名朝鲜族教育工作者的調研与交流,发现了多年来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新旧问题,总结了问题的根源,大胆提出了适合于新时期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的新路径,也为探索和实践新时期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与汇聚策略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路线图。
(一)市场关注度低
目前,全国朝鲜族学校共有140所,大部分分布在东北三省,在校朝鲜族学生总数只有5万名,教师7800名。面对如此规模小、市场小的朝鲜族教育资源市场,企业关注度低。据调查,大部分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只能依靠朝鲜族教师自行开发制作,另外一部分资源是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电化教育馆进行开发,资源的产出根本满足不了朝鲜族学校师生的需求。
(二)教育资源建设投入不足
多年来,大部分地方政府对民族教育资源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未能投入较大经费到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建设之中。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该自治州与新疆、内蒙、西藏等省级自治行政区相比,地方经济规模小,无法拿出数额较大的专项经费投入到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而且作为一个地级市很难承担面向全国的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任务。
(三)教育资源严重缺乏,质量普遍低下
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因投入少,开发周期长,且只能依靠朝鲜族教师及当地电教部门开发,很难研发出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多年积累的大部分教育资源的种类,也只是把汉语版资源简单加以翻译,或者是根据文本教科书的简单PPT化,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缺乏问题,但相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学校,资源的数量、资源的质量都相差很大。
(四)未能形成有效的资源建设机制
在国内使用朝鲜语开展双语教育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个省区内多个地区。因多个行政区域的上级主管部门和省级主管部门不同,很难共同研究制定有关朝鲜族教育资源的建设经费、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应用推广等决策和方案,无法有效整合各地资源建设优势,更是无法形成教育资源建设中的有效合力。
(五)缺乏资源汇聚与共享机制
越是资源缺乏,越要搜集和汇聚现有资源。因朝鲜族教育资源自身特征,使用群体规模小,加上分散分布等原因,朝鲜族教育资源存在形式比较分散,资源所有者(学校或教师个人)拥有资源比较保守,在没有统筹管理和激励机制下,朝鲜族教育资源很难汇聚成规模,各自成“信息孤岛”,无法进行有效分享。
二、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汇聚与分享实践路径
(一)建立与加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统筹机制
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共建共享体系。多年来,朝鲜族学校主要分布的东北三省在朝鲜族文字教材编译、出版方面一直能够形成合力。在此基础上,要按照“统筹规划、共同参与、集中建设、辐射共享”的原则,共同承担起少数民族教育责任,关注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倾斜政策、加大投入、集思广益,加快高质量朝鲜族数字教育建设,逐步形成国内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建立与发展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共同体
根据朝鲜族中小学在东北三省不同区域分布现状,鼓励在同省、跨省、地区内、地区外,有条件的多个学校联合成立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联盟,打破区域间距离,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朝鲜族教育资源汇聚与分享的又一路径。
(三)开展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基地校创建活动,创新资源建设新模式
学校是教育资源生产和应用的主阵地,每所学校基本都拥有具有独特优势的专业学科,同时具有一批在该学科领域突出的优秀教师。根据上述情况,在区域内开展学科资源建设基地校创建活动,把资源建设任务按照不同学科分配给多个学校。这样一来既能做到保证学科资源质量,也能分散和缓解资源建设集中的压力,能够盘活区域内教育资源建设生态,进而达到“建设分散、集中分享”的目的。
(四)采取教育资源评选活动等方式,激励教师“生产”和“分享”
朝鲜族教育资源需要资源建设者和资源使用者共同参与。一线教师作为资源使用者和初级提供者,其“生产”的资源是最贴切教学、最实用的资源。通过不断开展朝鲜族教师“一师一优课”晒课与评选,举办朝鲜族优秀教学资源评选等活动,积极尝试教师资源贡献、资源应用方面的激励机制,并与教师工作评先选优挂钩,鼓励教师和学生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信息化创新教学活动,提倡学校加强校本资源建设、鼓励教师主动贡献分享自制资源。
(五)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市场+公益”平台,汇聚、盘活资源
如何汇聚分散在全国各地朝鲜族学校和教师手中的高质量教育资源是破解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瓶颈的关键路径之一。据了解,一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实践、创新、自制积累的教学资源占据着朝鲜族教育资源总量的85%以上,但大部分教师比较保守,不愿贡献出自己存有的较好的教学资源。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设性地提出:在有关政策的指引下,大胆尝试搭建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资源线上交流与有偿分享模式。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延边电化教育馆目前正在策划建设“公益+市场”模式的朝鲜族教育资源线上流通平台——“延边教育淘宝”,市场化盘活优质教育资源。
(六)注重开发基于朝鲜族双语教学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朝鲜族聚居地区和散居地区之间民族语言文化不完全兼容现象在朝鲜族教育资源运用中普遍存在。在朝鲜族双语教学中,不严谨的学科语言导致学生对学科知识理解不透彻,是导致分布在不同省份不同区域朝鲜族学校之间教学质量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开发基于朝鲜族双语教学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设计要基于朝鲜族学生生活情境,贴合朝鮮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开发基于民族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二是对逻辑性和科学性要求较高的理科来说,数字教育资源的编译工作需要加以重视,电子教材、电子阅读物、双语课程资源等一系列朝汉数字双语教学资源建设应广泛推进,真正落实到中小学基础一线教学。
(七)建设功能完善的朝鲜族教育资源综合分享平台
教育资源的分享和应用是教育资源建设的最终出口,其分享与共享方式的便捷、快速、友好操作等决定教育资源分享效率和应用效果。据调查,早在2018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开始投入建设以朝鲜族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基础的“延边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ybeduyun.cn)”,为全国朝鲜族学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朝鲜族双语教育教学资源,该平台也成为吉林省唯一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平台。东北三省民族教育相关部门要共同加大对该平台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把“延边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成中国朝鲜族数字教育资源集散地。
(八)建立完善的教育资源评价体系,保证教育资源质量
笔者认为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汇聚过程中,对资源的筛选与评价是更好地运用资源的重要环节。虽然少数民族教育资源数量相对少,但也不能盲目地只顾数量不顾质量,少数民族教育资源越是紧缺,越要从资源的形式、类型、使用方法等方面加以准确地筛选和评价,为少数民族师生提供精准的资源服务。要专门成立朝鲜族教育资源审查机构,建立完善的朝鲜族教育资源评价体系,为朝鲜族教育资源的系统化分类和上线做好质量保证。
(九)关注跨地区跨学校之间的线上动态课堂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异地网络同步课堂及互动课堂是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新形态和重要补充。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全国朝鲜族中小学之间互联互通的网络在线课堂分享平台,做到“一校一录播教室,联结所有录播教室”,分享朝鲜族学校之间双语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是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的创新路径之一。
(十)教育资源建设要避免重建设轻应用
在教育资源建设当中,“应用”既是建设的内需动力,又是提升教育资源质量的“催化剂”。只有重视和关注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效,才能不断地优化和完善资源建设机制,提高教师利用教育资源教学的应用水平,形成不断更新提质的教育资源生产和应用之间的良性循环。一是要努力提高朝鲜族教师建资源、用资源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二是做到提供给教师的资源,让老师们愿意用、方便用。三是为朝鲜族教师搭建基于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教学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不断提升朝鲜族学校信息化创新教学水平。
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建设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少数民族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重要举措。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也要紧紧围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在现有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合于本民族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应用的有效机制,加快促进朝鲜族教育资源建设大发展,努力提升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信息化水平。
作者简介:
权文天:中学高级教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yanbiand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