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 锋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少教师站在关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课堂生成,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景观。下面就是近年来在执教的公开课上出现的一些精彩片断,与大家探讨怎样发挥生成性资源的教学价值。
一、将错就错,化尴尬为精彩
[案例]:教学人教社国标版第七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在练习中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李师傅从甲地开车去乙地,先行3小时,共行180千米。后来又行5小时才到达,又行多少千米?”题目一出来,有的学生就嚷道:“老师,你丢了‘照这样计算。”老师一看果然如此,真诚地说:“感谢你给老师指出错误。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添上‘照这样计算吗?”有的学生说:“照这样计算,告诉我们后来行的速度与原来的速度一样。”有的说:“没有‘照这样计算就不知道后来行驶的速度,这题就无法解答。”老师严肃地说:“看起来‘照这样计算这五个字确实很重要。”随后又微微一笑:“难道说这题只有添上‘照这样计算这五个字才能解答吗?”一听这话,全班学生都愣住了,陷入了沉思。几秒钟过后,有个学生说:“还可以添上‘后来每小时比原来多行10千米。”可能受这位学生的启发,此时全班小手如林:“还可添‘后来每小时比原来步行10千米”;“后来速度是原来的2倍”;“原来速度是后来的2倍”;“后来速度比原来的2倍少20千米”……老师追问:“你们添的这些条件有什么共同特点?”有的学生说:“都是告诉原来与后来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有的说:“都是想法求后来的速度的。”……
在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课前作了详细的备课,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还是会出现由于教师的失误或预设不足导致不期而至的“尴尬”,有经验的教师总能坦然面对这些意外,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让教学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节课正是由于执教老师能够直面自己的错误,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创生的契机,将错就错,借题发挥,巧妙引导。在学生头脑中刮起了一阵“思维风暴”,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生成了连教师也未曾料到的精彩,真正应验了“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
二、推波助澜,促进思维发展
[案例]:教学“商不变规律”,在引导学生初步总结出规律后教师说:“大家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请你们接下来再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一会儿一个学生激动说:“我发现了,要是有余数,这两个式子就不相等。”其实这是后面一节课“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要研究的,教师也未曾想到学生这时就会发现,所以顺势把球抛给学生,说:“是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这位学生说:“比如16+6=2……4,要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2倍就变成32+12=2……8,它们的商不相等。”这时一位学生反驳道:“应该说商相等,余数不等。”大家点头表示赞同,教师及时补问:“有余数的除法都是这样吗?能不能举例说明”。学生再一次验证、汇报,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果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但余数也跟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即席创作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学习的主角。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上述案例中,虽然学生探究的内容超出了本节课要研究的范畴,总结的规律有点啰嗦,但它是学生积极自主地挑战课本、挑战权威的成果,是学生自己举例验证、反思交流、抽象归纳的结论,尤其是这样叙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一规律,深化了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认识,尤其是为后续学习“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和“小数除法”从算理上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顿悟点”,合理整合教材内容,适时调整预设方案,使学生的探究向纵深发展,让学生“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三、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案例]:执教“长方体认识”一课,在反馈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时,生甲说:“长方体有24条棱。因为……”另一位学生急不可待地打断他的发言:“错了!长方体只有12条棱。”这位学生手拿长方体模型,边说边数给同学们看。面对生甲的错误,老师并没有轻易放过,而是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生甲说:“我原来想,既然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边,那么长方体就有24条棱。”听了生甲的发言,老师思考了片刻说:“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边,边就是长方体的棱,它应该有24条棱呀,为什么只有12条呢?”教师的话引起了全班学生的深思。不一会,生甲高兴地说:“我懂了!因为长方体每一条棱都是两个相邻面的公共边,所以长方体的棱数应该用每个面的边数乘上面数,再除以2。刚才我重复算了,应该是4×6÷2=12(条)。”老师满怀激情地说:“你竟然能从面与棱之间的关系来考虑问题。不仅求出了长方体的棱数,而且还发明了一个公式,真不简单!好,我们就给这个公式命名为‘××公式。”顿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本节课生甲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认为长方体有24条棱,教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进而促使他自己发现错误。并创造出一个让老师也从未听说过的公式:多面体的棱数,等于面数乘每个面的边数再除以2。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教师面对的是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小精灵”,他们的思考中有许多东西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想象的,也是无法预设的。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思考。理智地对待每一次动态的课堂生成,把握住“上帝给予的礼物”,灵活调控课堂教学,才能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碰撞,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从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和升华,张扬学生充满智慧的个性,演绎未曾预约的精彩,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让教学充满智慧的灵气。
(作者单位: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