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素质教育的路越走越宽广

2007-04-23 16:28刘群
人民教育 2007年2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学生

刘群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经过29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崛起于世界东方。

中国教育事业以显著的改革发展成绩,直接推动了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全国受教育人口超过3亿,“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

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规模扩大了,条件改善了,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能否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经得起社会的考验?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德育回归应有的分量和价值

今年春天,河南郑州爆出了一则新闻。

一个大学生招聘会,涌入了3万多学子,潮水般的人群挤倒了会场的两扇玻璃大门,把电梯也挤得变了形。

人们不禁惊呼:大学生找工作,怎么这么难?!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却抱怨说:目前公司招人,比大学生找工作还要难!

为什么呢?

一家知名企业,有一年招收了500多名大学生,但因为受不了在一线磨炼的艰苦,先后走掉了300多名。

有些新员工,上班第一天就迟到,大庭广众之下用公司电脑玩游戏、用公司电话煲“电话粥”,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一位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说,他们需要的人才,第一要诚信务实,第二要身体健康,最后才是专业技能。因此,公司每年对新员工的培训,都要先从讲规则、守纪律等最起码的规矩开始。①

这些事看似与基础教育关系不大,但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深思。因为问题虽然出在大学生身上,原因却要从中小学找起。

如果我们只教会学生考试拿高分,却没有从小就教会他们吃苦耐劳、讲规则、负责任、与人合作,他们迟早要被挡在社会的门槛之外。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再仅仅是口头上的抽象要求,而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需要,甚至是生存需要。

从更大的方面来说,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不能培养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那么这些学生将来必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事实上,教育从来都承担着双重的使命:不仅要以教育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前人的经验、常识以及各种特殊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以教育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该时代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各种行为准则。②

即使是最为标榜“自由与个性”的美国,在这一点上也不能例外。像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本科阶段的前两年,几乎都是所谓“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读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西方经典,其目的也在于培养学生的精神人格和内在的价值尺度。

相对于知识、技能而言,培养学生内心的价值尺度和行为规范是更为艰难的、更为重要的一件事情。然而在实践中,却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件事情。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朱自清先生就說过:“我总觉得‘为学与‘做人,应当并重,如人的两足应当一样长一般。现在一般号称贤明的教育者,却因为求功利的缘故,太重视学业这一面了,便忽略了那一面;于是便成了跛的教育了。跛的教育是不能远行的。”

几十年过去,朱自清先生所提到的情形,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当前的教育实践,尽管已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但仍然广泛存在着过于追求学生学业成绩而忽视德育,以及德育缺乏实效性的现象。

目前的情况是,中考、高考成绩是实打实的“硬通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命运。而学生的价值观、道德素质却缺乏衡量的尺度,不能参与那些决定命运的评价。评价的缺失,令学校、学生和家长都“不由自主”地偏向学生的学业成绩。

的确,我们还需要一种工作机制,能够更有效地把一整套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还需要一种制度性安排,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德育工作的成效。

在这方面,或许我们可以借鉴另外一些国家的经验。

比如美国的大学录取学生,不是仅凭某一次考试的分数,还要看学生在中学各种选修课的内容和成绩,以及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美国教育部门对每个学生做义工的时间有明确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有60小时的社会义工记录。③而如果想上名牌大学,做义工的时间还要加倍延长。

在我国,这方面的尝试也已经开始。

2007年,已经实施高考改革方案的广东、宁夏、山东和海南四个省、区,都把综合素质评价列入高考高招中,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之一。综合素质评价不仅记录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且将综合实践活动记录、重要成长标志等内容纳入其中。

2007年下半年刚成立的“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将对全国中小学生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宏观把握。质量监测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负责,既要监测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过程、方法,也将尽最大可能实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④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温家宝语)虽然综合素质评价还有诸如评价的诚信度、评价的公平公正、评价的等值等问题需要解决,但多元评价已成为应势之举。⑤

评价制度的重大改革,将在教育的天平上,为德育工作加上一个重重的砝码,使其回归到应有的分量和价值。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是党和国家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育事业的历史重任。

对于这个历史重任,我们责无旁贷。

从理念、政策和法律走向可操作的微观实践

2006年12月7日,美国新泽西州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40岁的小学校长,因与学生打赌打输了,爬上校舍屋顶,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

这位校长与学生约定,如果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读完1万本书,他可以任由他们处置,作为奖励。结果学生们提前完成了任务,校长也欣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应学生要求,他带着帐篷、睡袋爬上屋顶,直到次日上午才下来。据气象局报告,该夜当地气温降至摄氏零度以下。⑥

这位校长的举动,令人尊敬。不仅因为他积极鼓励孩子们阅读,更因为他能用让孩子们快乐的方式,鼓励他们阅读。

在美国的学生当中,阅读水平合格者仅为35%,1/4的高中生不具备足够的阅读基本技能,甚至无法读懂列车时刻表上提供的不同时段火车票价格。在数学方面,只有23%的学生具备足够的数学能力。

事实上,在美、日等发达国家,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烦恼,那就是学生学业成绩近年来的明显下降。为此,美、日等国相继恢复了已经废除多年的统一考试,有些地方甚至根据成绩排名对教师论功行赏。

在我国,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之牢固,基础教育质量之高,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在一些中学生的国际学科竞赛上,我们战胜了美、日、德等国。这是我们的优势。

然而,我们也有我们的问题。走进中小学,看看我们的学生吧,掂一掂他们沉重的书包,翻一翻他们成堆的习题,再瞧一瞧他们惺忪的睡眼,听一听他们疲惫的声音……人的终身学习原本是一场马拉松,我们却几近把它变成了孩提时代激烈的百米冲刺。

百米冲刺的速度怎么可能持久?

孩子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是沉重的课业负担,竟然使好多孩子厌学,想“退休”了。为了提高课业成绩,有的学生拼光了体力、耗尽了兴趣,甚至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成绩还有多少价值?

美国曾对200多位著名科学家进行调查,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于:多数人都是由于对某一领域的问题有强烈兴趣,才导致忘我乃至疯狂地工作,直至成功。

可见,从兴趣和快乐出发,人生才能走得更久远,更成功。我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却极有可能让他们输掉整场比赛。

毕竟,支持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其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学习的情感和自我成长的强烈动机。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去年,我国GDP增长10.7%———一个再度令世界震惊的数字。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却极为冷静地对媒体说,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结构不优化,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不改变,中国经济将走不好、走不远。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成绩增长方式”不改变,一味掠夺式地消耗学生的体力、兴趣,我们的教育也将走不远、走不好。

目前正在走向深入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试图在课程方面进行突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重要理念之一,是旨在改变传统的课程功能观,期望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到学习的方法,培养起对知识的热爱,并形成应有的价值观和态度。⑦

然而,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都离不开躬身实践的教育者———一线教师。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对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照本宣科的教师,对学生的“杀伤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2007年,西部某市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的辍学学生是由于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才厌学、辍学,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由于贫困所致。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变革,不仅要有无比的勇气和智慧,还要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最深沉的爱和最深切的了解。教育不是与儿童天性的对抗,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有效的启迪、激发和调动。

曾有一位教师去参观仰慕已久的北京四中。她发现一位历史老师的办公桌上,摊了一桌子的书。许多书被翻开着,做了标记,而这位老师正俯身其中,手中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

“您是要写论文吗?”她问。

“不是,我在备课,下次课讲拿破仑。”

她这才注意到,这些书里面,既有拿破侖的传记,又有当时法国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著作,甚至还有一本约瑟芬皇后的传记。

而教科书上关于拿破仑的内容,不过区区几百字而已。

原来人家是这样备课的!

一名教师下不下功夫,是使他高明抑或平庸的分水岭,其中的差别,何止千里。

曾有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谈到教学体会时说,讲课要图文并茂,要提供别人没有的信息量,资料取舍、切入角度等方面都要准确生动,要下大功夫,“教师要有激情,学生才有激情”。

在任何时候,我们缺乏的都不是教育理想,而是将教育理想付诸课堂、付诸每一个教育细节的具体操作。我们需要思想者,但更需要行动者。

然而,正如古罗马的昆塔斯·恩纽斯所说:“无人关心自己脚下的东西,我们的眼睛都看着星星。”很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谈起各种先进理念时滔滔不绝,却缺乏对课堂细节的深入研究。

从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来看,目前我们也正面临着从理念、政策和法律,走向可操作、可测量的微观实践。

这是真正艰难的阶段,尤其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突破。

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007年9月24日,肆虐一时的电脑病毒“熊猫烧香”案一审宣判,主犯李俊被判刑4年。这个25岁的年轻人只有中专学历,他制造的病毒却袭击了上百万台个人电脑,逾千家企业和政府机构也未能幸免。

被捕后,李俊说了一句足以让全社会为之警醒的话,他说:“我本无意犯罪,只怪生活现实。”他也曾到处求职,想在社会上谋取一个体面的位置,但由于学历不高,他四处碰壁。

社会上只重学历、不重能力的用人观,妨碍了年轻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当有一技之长而又缺乏表达机会的时候,李俊们就有可能用异化的途径将其表现出来。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当给各种人才(而不只是高学历人才)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实现自我价值,并得到在社会中上升的机会。

然而在当前,社会上“以学历为本”的用人制度和用人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人们改变命运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仍然是升学。是否上了大学,是否上了名牌大学,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机会、社会地位及收入,仍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把“应试教育”的板子都打到教育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

曾有一些认真执行“减负”任务的学校,发现学生的负担并未真正减轻。原因就出在家长那里,是他们给孩子留了更多的作业、报了更多的补习班。许多孩子从小缺乏户外体育活动,成为“小眼镜”、“小豆芽”、“小胖墩”,他们的家长难辞其咎。

儿童在他们的年龄,应该在田野上呼啸奔跑,在阳光中快乐嬉戏,看蚂蚁打架,到河里摸鱼……这些原本应成为儿童时期美好记忆的游戏,如今却在“出人头地”的压力之下,变得那么遥不可及。

一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最追求高学历,有77.5%希望读到本科以上,而日本只有52.5%。

这既是出于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也与整个社会片面的成功观有关。虽然书本上也写着劳动无贵贱之分,但在我们的社会里,平凡生活和普通职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

其实,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固然需要一些杰出人物的支撑,但更多的是依靠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服务与奉献。

据教育专家孙云晓介绍,在日本,甘于过平凡生活的观念相当普遍。日本的中学,经常把社区里的普通人请来给孩子们讲课。学生们在吃饭之前,要向厨师鞠躬表示感谢。大家对普通的职业都怀有尊敬的感情。

在我们的学校里,也应该有这样的教育。

不只在学校,全社会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不只是教育一个行业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我们不能逃避现实的复杂性,也不能指望找到一个简单的、完美的、毕其功于一役的解决办法。但是,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共识,把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下去。

2007年10月20日,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接受采访时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我们有能力、有信心,逐步地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他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以下几条:

一是更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正确看待和评价每个学校、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我们要多用几把尺子来衡量,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的学校,多一批好的教师,多一批好的学生。

二是改革。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质量评价标准。

三是提高。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使他们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学得生动活泼。同时要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

四是扩大。要扩大教育规模,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争取达到80%。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每个學生有更多的成功。

五是规范。要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不准利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补课,不准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准随意增减课程,不准增加需要考试的课程,也不准减少那些不考的课程。⑧

这五条,每一条都扣住了问题的要害,显示了教育行政部门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期待着,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素质教育这件关乎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的大事,一定会越做越好。

注释:

①《中国青年报》2007年1月5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难在哪儿》

②《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2日《用哲学激发灵感》孙正聿

③《青年参考》2007年2月13日《美国学生的必修课———做义工》毕胜福

④《人民教育》2007年13~14期《教育质量监测:为了国家教育目标》李希贵李凌艳

⑤《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17日《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发挥应有作用》何家军李琼瑛

⑥《京华时报》2006年12月11日

⑦《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6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朱小蔓

⑧《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21日《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周飞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育学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