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浩
语文新课程标准目前已经深入到学校的每一间课堂,教师都注意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语文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然而,也有许多语文课,由于老师启发和提问不当,学生噤若寒蝉,气氛沉闷,教师干着急,没办法。可以说,课堂提问得不得法,直接决定了课堂气氛活跃不活跃。本文就课堂提问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提出的问题,课前要根据课文内容通盘考虑,做到环环相扣。
在上语文课之前,除了要钻研教材,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目标外,还要在师生互动环节的提问上做通盘的考虑,既要考虑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成一个一个的问题,又要做到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衔接,一定的梯度,使整节课浑然一体,扣住学生的心弦。这就是心理学上认为的目标的定向。如果问题是一忽儿东一忽儿西,学生的思维不能集中到一个点上,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一旦学生对问题失去了兴趣,课堂气氛又怎能活跃起来呢?
针对《〈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笔者是这样设计提问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学生很快回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么课文第二节论证什么?第三节呢?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到并回答出来。作者通过什么来论证的呢?由此作者得出什么结论?这是一种什么结构?“得道多助”中的“道”在文中指什么?与“人和”有什么关系?“道”在不同的时期有没有不同?请举例说明。问题环环相扣,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异常。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平时备课,除了备教材,备学生,重要的还要备提问!
二、课堂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一个大的问题可以分解为几个小的问题。
语文课中运用的最多的提问词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用好这些词语还有一些讲究。一般来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这应该说是课堂提问的总原则。因为问题一大,学生感到无从回答,不知从何答起。学生有了惧怕心理,课堂气氛当然活跃不起来。但问题小不等于太容易,这样也会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心理,感到不屑回答,课堂气氛也会沉寂下来。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憎恶黑暗现实,憧憬自由幸福的理想生活。如果一开始就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回答。如果分解成这样几个小问题就容易多了:①天上的街市中有世上没有的珍奇,说明天上比人世间要怎样?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富饶丰足。②牛郎织女都能自由来往,说明天上的生活怎样?自由、美满、幸福。学生很快回答出来了。③天上的生活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是虚无缥缈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赞美何向往呢?说明当时的现实生活怎样?黑暗、丑恶。这样,课文的中心思想在问题的解答中,被学生理解了。
三、课堂提出的问题应简明扼要,切忌绕弯子。
语文课堂提问与其说是一门技术,倒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因为汉语言文字实在是太丰富多彩了,同样的意思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语句表达出来。而语文课堂提问却应该简洁明了,少用专业术语和绕弯子。有时本来很活跃的课堂,因为一个问题问得不当,学生没有弄懂意思,往往气氛很快沉闷下去,教者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不知什么原因。例如,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讲到刻画人物的方法,学生也许对“刻画人物的方法”知之甚少,就不知从何谈起。如果直接问“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学生就能很快回答出来。还有学生本来就对“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概念区分不清,如果在课堂上蓦然提问到这些问题,学生可能也无从回答。
曾经有老师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性格时,他不是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和故事情节去领悟人物的性格,而是这样提问:“当有人借了你的钱,你再遇到他时,你会怎样?”答案当然是五花八门,不得要领。这样绕来绕去,不是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就是脱离教材,与教学目标相差十万八千里,最终学生是茫然不知所措,而教者也是哭笑不得。
四、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在语文素养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不但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上要设计提问,还要在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上提出一些问题,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发展,在思维上也有所拓展和提升。
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里,课后也设计了许多这样的问题,但并没有引起老师们足够的重视,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讨论。其实,这些问题一旦提出,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的课后习题上,就有这样的问题:你对哈尔威船长与船一起葬身大海的做法赞成吗?如果赞成,理由是什么?不赞成,理由又是什么?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各抒己见,甚至争吵起来,学生在争论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了提升,思维又得到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是笔者在课堂提问上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肯定不少的同仁有更好的做法,笔者诚心希望得到赐教。
(智浩江苏省如皋市如皋初级中学)